APP下载

人工智能在军事国防领域应用分析

2019-03-10

互联网天地 2019年12期
关键词:指控战场国防

□ 文 朱 玥 刘 扬 戴 炜

1、前言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人工智能各行业的应用也纷至沓来,军事国防领域也逐渐将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到相关专业。

最早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军事战争领域的,可追溯到二战时诞生于英国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化计算机“巨人计算机”,它最初就是被用来帮助英军破解德军通信密码的,之后,人工智能在军事国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至今,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国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各国积极建设现代化国防,正在推动着各国国防朝着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进。

人工智能在当前军事国防领域主要的关键技术有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武器精确导航与制导等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这一场智能化的风暴也会极大地加快军事国防领域的发展。

2、人工智能在作战武器中的应用

作战武器中最常用的大型武器就是导弹,如今的导弹也加入了更多智能化的元素。其具有更高分辨率的探测器和运算速度更快的处理芯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具有感知、理解、思考、决策等功能,可自行识别攻击目标,智能选择攻击轨迹,以达到最优的攻击效果。

目前,美国“海尔法”第三代反坦克导弹,采用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和先进探测技术,它能独立自主地捕捉和识别目标,并能排除干扰,准确命中目标。美国的“神剑”制导炮弹,不但在弹丸上装有制导系统和可供驱动的弹翼或尾舵等空气动力装置,而且直接接受卫星定位系统的精确方位数据,能够自动搜寻目标。在末段弹道上,制导系统探测和处理来自目标的信息,形成控制指令,驱动弹翼或尾舵,修正弹道,使弹丸命中目标,有效提高了过去半自动化制导炮弹打不准的问题。

俄罗斯花岗岩反舰导弹被认为是最早具备智能化特征的导弹。白杨-M和亚尔斯导弹有望采用一套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使导弹发射后可以实时控制或修改攻击任务,大幅提高突防能力。

欧洲在新型导弹研制中也高度重视导弹的智能化,在NSM BlockII和JSM导弹的发展计划中,双向数据链均被列入验证发展的关键技术。

以色列的“哈比”反辐射导弹能够在目标区上空滞空飞行,自动识别、锁定并攻击敌雷达目标。

当前作战武器平台的发展趋势为无人化和智能化。无人化作战武器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无人机,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和“全球鹰”无人机,“捕食者”无人机可实现对敌方目标的自主识别和攻击。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大放异彩,其自主水平可达到ACL-2,能够进行机体故障的自我诊断和修复。除了单一无人机的智能化发展之外,多无人机的集群飞行中能更多地出现了人工智能的使用。2016年3月,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与复合材料工程公司、Dynetics公司、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式开启了“小精灵”无人机项目,可以实现小无人机从大无人机上的放飞与回收,探索小型无人机集群的空中发射和回收等关键技术,通过其多无人机的集群智能合作、与有人系统协作的分布式空中作战团队,可提供多种任务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组合与协同。

在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上,智能武器的出现为军事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智能”,一个典型的人工智能武器通常须具有以下特征:

(1)自动目标检测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武器系统必须可以使用不同的感知技术,例如红外、视觉、雷达等信息来自动探测目标,并能通过对不同传感器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融合,共同增强对目标的检测能力,当某种探测方法对目标的检测不足时,可使用其他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来共同补足该方法所或缺的目标信息。

(2)智能抗干扰策略。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环境非常复杂,各种电磁波干扰和不确定性的恶略天气都会对所获取的信息造成干扰。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对噪声进行减弱甚至消除,才能正确的识别敌我目标信息,减少对攻击目标的错误选择。

(3)智能协同杀伤能力。多个智能武器可协同组队,相互配合,实现对目标的协同攻击,并实施更新组队内部各成员的信息,对成员的故障及受损状态进行评估,便于及时调整组队策略。

其中智能机器人应用价值也逐渐被发现,逐渐运用于战争中,各类战机、舰体、战车搭载有智能计算机,可智能控制火炮对目标的攻击,履带式(轮式)小型智能车可实现自主规划路线、识别障碍物。自主搜查,潜入前线监控战场信息,排雷等功能也被一一开发出来。美国奥德蒂斯公司研制的“章鱼”机器人可以用于搬运战场上的物资,它在静止时能举起935kg的物体,行走时可搬运409kg,非常适合于战场的近距物资搬运。具有潜水功能的机器鱼可潜入水下监测敌军水下目标。各类智能武器将在未来实现更高的自主化和智能化,将极大地提高未来军队和武器的战斗力和战斗性能。

3、人工智能在作战指控和后勤中的应用

传统的战场指控系统发展到当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战场信息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导致了传统战场指控系统存在信息获取不全面与时效性差的问题,尤其是其复杂性导致了使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对其建立相对可靠准确的数学模型;目前人的智慧不能很好的对战场形势作出准确的估计与判断,将会导致决断失误。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战场指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通过计算机技术,大大降低了人力的使用,并提高了智能度和可靠性。人工智能应用于战场指控中的技术主要有专家系统等,发射平台和武器本身装配有专家系统,综合利用接收的天基、空基、海基或地面控制站的信息及敌方武器的电磁及声波等信息,对战场态势和毁伤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估,根据作战模拟时所提供的经验进行推理,利用专家系统作为战争决策的辅助工具,提高战场决策的关键性意见和方案,相比传统的战场指控系统大大提高了速度,其效果也通常胜于传统的方法。

使用智能调度和指挥方法的智能战场指控可以做到对战场资源的更高效率与更高合理性的调度,在当今的信息化战中,使用智能化作战指控无疑成为了一种必然,当目标特征变化和其他作战条件改变时,能够自主制定作战对策,选择最优方案,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当前,各国都在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将人工智能方法引入到战场作战指控中。

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能与现有的联合部署智能支援系统(JDISS)和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联结,图像能直接而实时的传给指挥官实用,用于指示目标、预警、快速攻击与再攻击、战斗评估。

4、总结与展望

人工智能经过多年发展,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出无穷的力量。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人工智能在增强监视,计划,后勤支持,决策和作战方面的武器化和未来军事应用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加以利用。当然,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国防领域的应用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也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当前,我们必须抓住人工智能这场最新的技术革命,加强战略与技术两方面的研究,深入地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未来信息化战场中,提高国防实力与战斗实力。■

猜你喜欢

指控战场国防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地导防空指控系统ZK-K20引关注
国防小课堂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美国指控汇率操纵的历史、启示与应对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伊朗被指控研发核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