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03-09胡泳喆
【摘 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由于国家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大势所趋。根据十九大报告新时代新发展的理念,本文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意义、模式选择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阐述,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 创新中心 影响因素
引 言
关于“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者彼得·葛洛提出,该学者认为协同创新是各创新主体之间,基于整合优势资源和信息的方式,在自我激励和共同合作中实现各自创新的目标。后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不断进行研究和丰富,使得协同创新理论的应用十分广泛。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创新活动的平台。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针对我国未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这份关于我国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题的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的频率超过了50次之多,可以看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和严峻,大国之间相互博弈的核心往往是科技实力,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科技创新是提高一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作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对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1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现实意义
1.1有利于优化和整合创新资源碎片化。当前我国各行企业、各大科研院所、各类高校和地方政府在创新工作当中面临着创新资源分散,创新主體缺少协作、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各要素之间投入产出比值不高的普遍现象。因此,创新中心具备优化和整合资源配置,改革创新体制,按照需求充分调配“产、学、研、政、用”各主体之间密切协作的功能。
1.2有利于提高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中心集聚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建立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可以实现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使得技术研发和成果之间可以高效率转化。
1.3有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高校是知识产出、人才输出的摇篮,在知识和技术创新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创新中心具有整合和优化各领域优异的教师资源的功能,高校要想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科研实力应该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过程中,使科学研究、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1.4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根据高校自身在学科以及人才方面的优势,促进高校和境内外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等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多学科多领域进行交叉融合研究,探索建立出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路径,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实现高校资源共享和互补的重要途径,是高校之间、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能达到最高效率和配合的桥梁,对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之间的理论与技术创新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
2.1国外角度
(1)日本采取官产学模式。政府为官产学合作创新提供制度保证,并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向创新主体倾斜。高校为官产学合作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将研究成果通过企业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该模式注重各主体全面、互动发展。
(2)意大利采取集群模式。该创新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发挥重要作用,加快资源和知识流动,提高了集群竞争力。
(3)芬兰采取网络模式。该模式认为高校、企业是联结在网络中的平等主体,强调网络关系的重要性。
(4)美国采取校企模式。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合作是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世界典范。斯坦福大学协同创新的举措主要有:通过出租丰富的土地资源,吸引风险投资;加强校企协作,实现互利双赢;聚集资金,吸引世界一流师资队伍;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2.2国内角度
(1)校内协同创新模式。
基于高校内部现有的资源情况,打破以往以院系或部门为单位的条块分割,通过发挥各单位的主体作用,促进跨院系、跨部门深入合作,实现协同发展的目的。校内协同,能有效地调动创新意识和协同创新的意愿,整体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是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通过协同创新,打破高校内现有的分割模式局面,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交叉专业或边缘专业,极大地发挥了交叉效应;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新的学科增长点有利于发挥横向效应。
例如南开大学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问题,将环境学科与经济、管理、政治、历史、哲学、法律等学科进行整合,组建文理工交叉的研究团队,设立了循环经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显著地提升了科学研究能力。
(2)校校协同创新模式
校校协同模式是依托高校各自的特色学科,共享优质资源,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专业互通、互聘师资、学分互认、论文互评等途径,开展校际之间的协同合作。校际协同创新模式因参与主体均为高校,彼此拥有趋同的协同目标和文化诉求且创新能力往往相差无几,有利于在合作中各方进行有效沟通,快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例如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于2002年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校际协同模式,共同成立通理国际深造培训学院,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开展了深度教育合作,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3校企协同创新模式
校企(行业)协同创新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与一般的校企协作教育模式不同,校企协同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校企协同模式一方面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基地,使其了解企业需求和产品研发的前沿动态;另一方面,促进企业改进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例如南京工业大学与江苏德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江苏德邦――南工大联合技术开发中心”。此中心以学校科技资源作科技支撑,近年来承担了20多项研发任务,为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校还为德邦集团开办了工程硕士班,为企业培养了专门的技术人才,提高了企业科技人员的素质。
2.4校所协同创新模式
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具有理论研究优势的高校与具有科研能力与科研团队优势的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此协同创新模式适合学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即依托优势学科和专业,以协同创新平台为媒介,通过拔尖人才承担的科技攻关任务及发表论文,完善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校所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构建“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制、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将在“杜仲胶乳的开发及其在涂料领域的应用”方面建立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双方将致力于共同研究利用杜仲胶乳化后的特定性能制备具有阻尼、吸声降噪功能的水性防腐蚀涂料,以满足军工和军民融合相关领域的高端产品使用需求。未来,湖南大学化工学院将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给予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大力支持。
2.5校政协同创新模式
校政合作是指学校与政府部门以签订合作契约方式,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明确具体而丰富的合作内容、有效的合作保障机制,利用双方资源优势,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例如2013年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安徽工程大学正式签订了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框架协议,确立了“加强合作,致力共赢,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明确了促进毕业生供需合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培训、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合作内容。
从国内外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可以得出:
(1)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高校都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是创新的源头,在多方协同创新合作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2)协同创新模式具有多样性,根据参与协同创新合作的主体作用,可采取适用自身发展的模式,这些模式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只有多种创新模式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合作多方共赢的目的。
(3)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没有最优标准, 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情况不经相同,因地制宜,根据该区域的优劣势分析,选择契合自身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3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影响因素
3.1顶层设计,政府支持
根据国外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经验,完善的创新体系整体规划是该协同创新体系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国家和地方必须做好创新体系建设的前期规划工作。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讲,应当继续保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以及制定符合新时代新发展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政策引导其健康运行;从政府支持层面讲,一个好的政策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执行者,地方政府的支持对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该区域更了解实际情况的地方政府应当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3.2完善机制,保障权益
目前我国各地区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合作方面的政策和规定还不够完善,对合作各方的责、权、利的规定还不规范、不合理。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法律法规最健全的国家,为了保障政府研发部门和私营企业的各方利益,美国国会出台了《美国联邦技术创新法》予以规范,同时美国国会还颁布了《国际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以保障本国国家安全和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外,美国还制定了旨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美国竞争力法案》。因此,如何协调好各创新主体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权、责、利,是我们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改善现阶段地方高校参与创新体系动力不足的良药。
3.3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可以采用“带头人+团队”的队伍组合模式,精心选择和培育具有协同创新精神的领军人物,只有在本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师级领军人物才能率领各方主体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集团作战。只有深谙市场和社会规律的战略型领军人物才能整合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科研资源;只有懂得科学研究规律和国家、行业需求的应用型领军人物才能够真正以协同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4现有研究不足与展望
综上所述,关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方向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充分显示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的研究在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諸多的不足和缺陷,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对于高校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三者的定义相对模糊,其基本概念还未得到公认的界定,缺乏核心理论代表人物和核心观点,而且理论体系和框架还需日趋完善,需进一步厘清高校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索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探讨形成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策略,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其次,其中有关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还不太系统,比较零散。而且大多数研究仍是理论研究,是构想、是理念,既缺乏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也缺少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因此,今后应对协同创新的思路、模式、模型等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期得到基本一致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3] 曹青林. 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 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杜欣.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4(04):79-84.
[5] 熊励,孙友霞,蒋定福,刘文.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4):15-18.
[6] 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81-84.
作者简介:胡泳喆(出生年份1994.0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南湘潭,职务/职称 学生,学历硕士,单位湘潭大学,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