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

2019-03-09庄炯森

大经贸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

庄炯森

【摘 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将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转移至经济建设领域,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和解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得以有了质的提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社会矛盾问题得以缓解,经济问题也呈现复杂多变的想象,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之一的本·阿格尔,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认为当今亟待解决的生态危机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异化消费”。当然,简单地认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问题的根源存在有对生态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的不足,但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新形势的全面研究,也给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方面赋予了现实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本·阿格尔 异化消费 生态危机 启示意义与不足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出现了另外一个声音,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的更迭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社会中出现的问题。阿格尔是在其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但他本人并没有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对其批判继承,在此基础上来建构自己的“异化消费理论”。

(一)阿格尔提出“异化消费”理论的背景

当人类历史文明进入20世纪以来,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越来越呈现复杂多变,程度加深,在范围上已经从一个地区或国家向整个世界演变。当今的生态问题促使着一批生态学家和社会学者对人类现代工业文明和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而本·阿格尔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由他首次提出,并以此为起点积极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解决现实生态问题的破解方法。

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人和自然的关系还没有达到紧张冲突的状态。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生态学方面的内容并没有像他研究政治经济学那样作为他研究的重点,但也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包含生态学方面的理论内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是异化消费的理论前提,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是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批判创新。而弗洛姆的异化思想也给了阿格尔启迪,弗洛姆把异化理解为“在现代社会中,异化无处不在,它弥漫在人与他的工作,人与消费品、人与他的同胞、人与他自己的关系中”[1]。对阿格尔产生影响的还有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理论,在马尔库塞著作《单向度的人》中写道:“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2] 一言以蔽之,阿格尔在形成自己的异化消费理论过程中,都对上述三者有不同程度的理论借鉴。

(二)“异化消费”理论的内容

由于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让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质的提高。另,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发展由军事竞赛转移至经济发展领域,同时资本主义的资本扩张性使得全球市场与世界经贸的格局形成,也促使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也让社会生产力再进一步得到了富足的发展动力由于物质资料生产的飞速发展,虽然人们的社会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却衍生了许多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代言人——资本家为了追逐最后一分的利润,不断利用科技与资本的优势,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许多“为金钱服务”的虚假需求,为了满足该需求,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将加大力度与速度向自然无情地索取尽可能多的资源,这就造就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且程度将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在这样的社会生产关系下的人们为了获取生活资料和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不得不依附于该生产关系且沦为生产商品的工具。不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都离不开该生产关系,这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出来的商品是不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真正需要的商品,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资本家追逐利润的需要。在社会生活方面则表现为在表面上满足人们因虚假需求引发的消费购物欲望。劳动者对自身的生活和心里状态产生的不满,同样对产生社会价值的生产活动也表现除了抗拒的情绪。只能试图通过消费并且过度地消费来缓解压抑的生产和生活气氛,满足心里的需求,但这种生活方式肯定不是自身生活意义上的体现,是不幸福的。“人的幸福在于把自我实现的劳动和有益的消费结合起来”。[3]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被以消费为主导的生活方式所主宰,完全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其他的社会活动。这种“异化消费”,首先是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又使人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机会。

(三)阿格尔的生态危机与“异化消费”关系

阿格尔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首先被资产阶级利益集团设定为消费者角色,进而控制人们的劳动与生活,除去消费者角色,其次才是别的角色。资本家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生产种类繁多的商品和沉浸在消费狂欢的人们,在其背后是无限制的向自然索取有限的資源,这就造成了当前的生态危机问题,这生态危机的本质就是人的异化,异化表现为人们的被迫劳动和对被引导消费商品的获得感的不满,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生活满足感,将工作中的不满情绪和被资本家压迫的痛苦转移至消费领域。“劳动时身心受到压抑,追求自由自主的本性使他们迫切地寻求发泄的突破口,即“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4]”消费领域中的“自由”是无限的,这种“自由”或许是消费者对压迫痛苦情绪的麻木又或者是本身意识不到,其实消费领域的自由是被资本家所操控的,资本家通过资本优势(投资)和广告等技术手段引导人们消费的方向,而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的福利政策又再进一步刺激这种所谓“消费领域自由”的影响扩大。阿格尔在此指出:“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为媒介变得十分复杂”[5]所以,劳动者从事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生产商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消费,资本家通过引导消费来控制人们的生活,使人们不能真正地出于本身的需要来选择商品。在享受所谓的“消费自由”同时又被自己生产出来的商品所奴役,这便导致了人的异化。“人们把贯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6]而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不再根据自身喜好去挑选商品,不再选择凸显自己个性的商品,而是被金钱气氛笼罩下,以社会地位和商品价格高低去审视一件商品,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这样,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被异化了。这种异化关系直接就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使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再对自然万物的承载力和自身恢复周期有所顾忌,全然转换为对大自然的无情索取,使得人与自然之间得不到良心循环,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急剧恶化,从而引发了全面的生态危机问题。因而,我们必须通过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本.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