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模式研究
2019-03-09卢贵香
【摘 要】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内战略规划以及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 对湾区经济内在规律等理论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所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缺少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支撑。因此,作者运用计量模型,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口流动自由度、区域内港口吞吐量三个方面,将各个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区域内港口吞吐量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人口流动自由度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人口流动越大,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有负面影响。本文在模型理论基础上,进行政策建议,对湾区经济的开放路径、内在动力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人均GDP “9+2”城市
一、研究背景
2017 年 3 月 5 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粤港澳和湾区经济发展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2019年1月11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晓明确立了五个战略定位。
这些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湾区经济的独有的经济形态和地理位置,学界已经开始对粤港澳大湾区进行研究。但当前对湾区经济内在规律等理论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所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缺少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撑。因此,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将各个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在模型理论基础上,进行政策建议,对湾区经济的开放路径、内在动力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模型构建与关键因素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香港统计年刊》、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2000年至2017年的数据。构建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各变量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湾区发展,从而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在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建议启示。模型构建如下
其中,以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作为因变量Y,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X1、人口流动自由度X2、区域内港口吞吐量X3作为自变量,β1,β2,β3分别为X1、lnX2、lnX3的系数,扰动项为U。以下是对各个变量的具体分析:
(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粤港澳大湾区分为珠三角地区,香港,澳门三个部分,其中珠三角地区包括九个城市,分别为广州、深圳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从图(1)中可以看出,澳门人均GDP在2005年超过香港之后,一直处于大幅领先地位,香港则处于粤港澳中间水平,而珠三角地区则在下游阶段,没有超过平均水平,但有缓慢上升的表现。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基础设施便利性以单位土地面积的铁路、公路和内河的总里程表示。2000年至2005年一直维持在0.6左右,但2005年到2006年有一个明显的上升阶段,从0.61上升至0.95。这是因为2005年珠三角的公路通车里程数从32312公里一下提高到2006年的52139公里,两年间公路增加了近两万公里。到2017年已接近1.2 的水平。
(三)人口流动自由度
人口流动自由度用净迁移率(流动差量的流动率)来体现,即单位时间内一个地区总迁入人口减去总迁出人口之差,再除以年末户籍总人口,结果取千分比。由图(3)可以看出,三个地区中,在一开始,香港是一直大起大落,直到2011年才逐渐趋于稳定状态。澳门迁移率起伏较小,珠三角地区在2000年到2012年处于倒u型,即在金融危机阶段有下降趋势,之后在2015年重新开始有直线上升,迁移率提高。
(四)区域内港口吞吐量
港口货物吞吐量是经由水运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图(4)珠三角和香港的港口货物吞运量,由于澳门的统计口径与大陆及香港不同,故图中澳门地区没有列举。由图可知,香港多年来货物吞吐量均维持在20亿万公吨左右,变化不大。相比之下,珠三角地区却有非常明显的增长,2000到2017年,增长了近六倍,速度之快,着实让人惊叹。
三、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stata软件,在检验数据平稳性后,发现lnx2与lnx3都是平稳的,而x1要二阶差分后才能平稳。接着,我们对粤港澳大湾区,即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时间跨度从2000-2017年共18年。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回归结果显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x1的回归系数为0.049,人口流动自由度lnx2的回归系数为-0.269,区域内港口吞吐量lnx3的回归系数为1.015,则回归方程为y=0.049X1-0.269 X2+1.015 X3。Prob>F=0.0000<0.05,说明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R-squared和Adj R-squared分别为0.9289和0.911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效果很好。人口流动自由度lnx2和区域内港口吞吐量lnx3是显著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x1不显著,但系数为正,说明正相关。
图(6)是三个变量对人均GDP的回归拟合图,有图可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x1和区域内港口吞吐量x3的散点图较为集中分布于回归线,而人口流动自由度x2则明显较为分散。由实证结果可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区域内港口吞吐量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高,区域内港口吞吐量越大,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也会越高。但是结果显示人口流动自由度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且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人口流动越大,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有负面影响。
四、结论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区域内港口吞吐量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高,区域内港口吞吐量越大,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也会越高。第二,结果显示人口流动自由度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人口流动越大,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有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许勤. 加快发展湾区经济服务“一带一路”战略[J]. 人民论坛,2015(6):11 - 13.
[2] 马忠新,伍凤兰. 湾区经济表征及其开放机理发凡[J]. 改革,2016(9):88 - 96.
作者简介:卢贵香(1994—),女,广东省潮州市,汉,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单位邮编:510320,研究方向:全球價值链,湾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