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

2019-03-09常焕城

大经贸 2019年12期
关键词:swot分析法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摘 要】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抉择,需要制定一些决定性的策略。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来分析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优劣势还有机会与威胁,为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SWOT分析法

(一)优势

我国的大型的国有企业拥有不可小觑的优势,商业银行在利率固定的情况下肯定在贷款方面更青睐于国企。但是中小企业对资金也有大量的需求,它们在商业银行处获得贷款的难度又比较大,只能去寻求“影子银行”的帮助,这些“地下银行”恰恰可以符合它们的要求。除此外这些地下银行有相当之高的存款利率,因此地下银行在江浙一带有比较大规模的市场。由于没有受到监管,有很多公司违反相关规定进行非法集资和高利贷活动,存款人又无法识别其经营风险。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许多不稳定性。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制定新的贷款存贷款定价策略,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更多的关注那些高附加值的新型行业,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将会产生更多的回报。一般来说,正规的商业银行拥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并且有国家政策做保障,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也比较高,业务的覆盖范围也将越来越广,这都是“影子银行”无法媲美的优势。随着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自己的贷款体制,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资金投放模式,中小企业一定会更倾向于选择商业银行。

(二)劣势

1.利息收入占比较高。银行利息收入比重过高是以前特殊的经济制度导致的弊端。工商、建设等银行的利息净收入比重都有60%以上。选取的几家银行2016年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值达69.39%,相对于2015年来说有所下降,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努力改变经营方式,拓展经营领域来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重,但还落后于国外发达的商业银行一段距离,仍需不断投入追赶,开拓创新。从工商银行利息收入结构可以看出,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而其他的三部分只能占到32%的份额,新兴的借贷业务还有待发展。

我国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构成,非利息收入包括中间业务收入比如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以及咨询、投资等业务产生的盈利。这部分业务有着可观的利润并且可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其他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投资收益等等。银行卡和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都占到了最多的23%的份额。投资银行业务也占到了15%,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试图加强对新兴的投入,增加业务品种、提高业务深度,发掘自身具备的潜力,向西方的先进的商业银行学习,使非利息收入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部分。

2.定价能力不足。以前中央银行拥有对利率的绝对管控权利,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确定基准利率。并且为了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也限定了企业银行间存贷利率,导致我国银行的定价能力不足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模式有几个不足:首先是组织体制不健全,以前利率管制导致商业银行缺乏定价理念,而业务部门定价话语权低,没有研究存款定价机制的动力;前台营销单位缺少定价权。其次是银行不细分客户,精细化管理不足,采取统一的利率定价标准,缺少对应的量化处理模式。最后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有漏洞,数据库不健全,信息系统开发滞后,不利于维护市场公平有效的定价机制。

(三)机会

1.有利于展开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缩窄了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还有各种旧型业务的空间变小,只有开拓创新才能保证发展,研究新兴的业务尤其是对利率风险能够进行规避的业务,许多中间业务必然会大力发展。对这些业务的大力发展,加上拥有相当大的自主定价权,商业银行在主观上一定更加愿意进行金融创新。另外,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可能会会遭遇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的局面就更加复杂,这样的环境就迫使商业银行改变自身,进行金融创新。

2.加强银行間的公平竞争。推行利率市场化之前,我国商业银行处于垄断性的地位,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只要你达到了进入了标准,无论你之后经营管理是否出色都不会被挤出局。失去了价格竞争这一方式,银行就只能专注于追求更高的存款规模以及更稳定贷款质量,这便导致了银行的服务局部过剩。推行了利率市场化之后,价格竞争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这种合理的机制将更有利于经济持续平衡发展。

3.优化商业银行客户结构。利率市场化的实行推动商业银行实时注意贷款市场走向,根据客户对应的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贷款的资金成本和其他因素相结合来制定利率,特别是关注客户自身经营水准和管理层素质。这样提供出的服务更加能招揽到稳定度高的客户,对稳定度高的客户给予利率上的优惠而稳定度低的客户则应收取更多利息,不同风险的客户数量占比由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来确定,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盈利。

(四)威胁

1.财务稳定性受到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必将加剧银行业的竞争,各银行之间的价格竞争必将导致存贷利差减小。在1996年以前,社会上的资金匮乏,只有偏低的存贷利差才能保证企业摆脱窘境。1996年以后,商业银行累计的不良贷款总数己经严重影响到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降低不良贷款率就成为首要目标。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主要方法有政策性不良贷款的剥离和财政注资。在此过程中必须不断累积利润,存贷利差又将不断扩大。2007年至2015年,我国一年期存贷毛利差长期处在3%附近。

2.资本压力日益加剧。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商业银行获得资本发展壮大规模的两大方法,随着时间推移,内源融资占比提升比较迅速。内源资本产生于利润的转增,盈利越多,内源融资的空间也就越大,经济不断发展带来了盈利的增加,所以外源融资逐渐被内源融资所取代。目前银行主要通过传统的借贷业务产生的利差来盈利,利差的缩窄将会给内源融资带来更大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万荃. 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

[2] 肖欣荣等.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 [J].国际金融研究, 2011 (1) :69-75

[3] 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J].经济研究,2001 (1) :19-28

作者简介:常焕城(1995),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市,硕士研究生,湘潭大学商学院,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swot分析法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