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2019-03-09梁晓昙
梁晓昙
【摘 要】本文论述基于微课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创新策略,认为微课教学模式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具有契合性,提出应用微课形式创新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方法,包括课前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微课 广告设计专业 教学模式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C-0081-02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在同一节课中精讲大量的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这些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但是从取得的教学效果上来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较低,学生很难对相关内容进行及时掌握。微课教学模式由于其特殊性,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对广告设计中的各类知识进行精讲,虽然在教学内容推进上无法占据优势,但是能够大幅提升教学质量。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是应用视频资料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的过程中,能够对视频中涵盖的知识点进行全面了解,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如下:
一是知识点讲解的高效性。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各类设计相关知识,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应用,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各类知识点进行高效讲解。在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每个知识点都会以视频的方式进行讲解,通过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类知识点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是知识点讲解的全面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单节课授课内容很多,导致教师容易遗漏一部分知识点。而在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中,一方面教师会通过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完善,对知识体系进行分解,提升知识点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不要求学生深度掌握的知识点,也可应用短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大体印象。
三是讲解过程的低速性。微课教学模式由于其特点,在具体应用中很难取得极其迅速的授课速度,从授课进度上来看,这种方式的授课速度较低,但是最终取得的教学质量更高。
二、微课与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契合性
(一)教学内容上的广泛性。广告设计专业对学生的文字把握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能力等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讲授,让学生能够应用这些基础技能开展正式的设计工作。这些内容虽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综合运用,但是在基础阶段,需要学生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独立和全面掌握,这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培养。引入微课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不但能够通过视频中的实例建成具体的设计体系,并且在学生完成大量视频观看后,能够广泛了解这些能力的建设方式。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方面,微课教学模式和这一性质有很高的契合性。
(二)教学内容上的全面性。广告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广告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和介绍,由于当前的广告设计向多元化、高文化融合性、人文性等方向发展,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与介绍,提高学生设计广告的质量。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很难在同一节课中对這些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和介绍,导致学生只能够熟练掌握广告设计中的相关理论,最终设计的作品对文化、人文等方面的融合程度不足。在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不但可以向学生发布各类知识点的视频,也能够向学生发放文化讲解、人文因素分析等内容的视频,学生通过对这种教学资料的观看和总结,对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行完善和建设。从教学模式上来看,微课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的全面性能够全面契合。
(三)培养过程中的高质量性。在当前的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全面提升对学生的培养质量,通过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素养,提升学生设计作品的质量。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出于课时、授课内容等多个方面的考虑,单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并且对学生缺乏有效监管,很难满足当前对培养过程提出的高质量要求。在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发放的教学视频能够包含各类知识点,并且学生可以对这些视频进行多次播放,学生能够加深对独立知识点的了解程度,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对教学地点和教学时间的要求较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培养质量。
三、微课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一)课前教学。课前教学是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的过程,可以说学生要能够全面提升学习质量和效果,需要重视课前教学阶段,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了解,该过程中的教学措施如下:
1.制定教学目的。在正式的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目的进行制定和分配,在确定了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料进行选择,并开展后续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目的的制定中,应用目标导向法对整个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进行剖析,目标分配的流程为:整体性目标—— 阶段性目标—— 课堂目标。整体性目标为让学生掌握广告设计的各类基础知识,同时在设计中能够融入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各项内容。阶段性目标可以以月、学期为单位进行制定,为对整体性目标的分解内容。课堂目标为对阶段性目标的进一步分解。
例如,对于平面设计课程来说,整体性目标为让学生学会平面设计中的线条、文字、图形的搭配方式,同时让学生能够融入传统文化和人文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为:第一阶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设计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图案搭配要素、字体选择方法等,第二阶段为对学生文化意识进行培养,同时也要对第一阶段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巩固,这两个阶段构成了整个学期的授课内容,两个部分的课时比重为3∶2。第一阶段的课堂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平面设计的整体性要求,后续教学中进行知识精讲;第二阶段课堂目标是思想、文化与平面设计的融合方法,当确定了这些目标后,教师再合理选择教学资料。
2.发放教学资料。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一些学校已经建成了WOOC和SPOC平台,这两类学习平台原理上较为相似,对于有这种平台的高校,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知识讲解,该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建成讨论组,教师在讨论组中发放教学视频,让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观看,达到教学视频的发放效果。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当学生能够自主观看教学资料并且自发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时,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习质量会大幅提升,达到提升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完成发放教学视频资料后,还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讨论过程中,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3.检测学习效果。在教师完成资料发放后,还需要了解学生对发放资料的了解和探究质量,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需要开展学习效果检测工作,检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开展。一种为教师发放针对视频知识点的评测题目,学生在线完成这些题目,在解答完成后将题目提交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效果进行分析和记录,以了解学生对视频内容的平均掌握情况。另一种方式为观察学生对视频内容的讨论情况,当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时,说明学生不但对相关知识点有较高的兴趣,也说明对教学资料进行了全面深度分析。这两种检测方式可以同时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
(二)课堂教学。在微课教学方式的应用中,可以发现与很多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有很好的适配性,由于这种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前了解课程的基础知识,所以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很高的适配性,可以从整体上对授课体系进行优化。但是无论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微课教学模式本身,课堂教学都是整个授课过程的重点。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题分析以及答疑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质量。
例如,对于广告设计中的视觉设计课程来说,针对视觉设计中的立体图形设计,教师的单次课程教学内容为光影表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模式探讨如何通过光影塑造提高固定图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讨论时间为20分钟,在讨论完成后,让各个小组派代表提出小组的讨论方案。教师在了解了所有小组的設计思想和设计方案后,指出各个小组讨论结果的优点和缺点,在后续的授课中,教师介绍图形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塑造方案,该过程结合学生的讨论对象进行讲解,达到对学生的深度教学目的。
(三)课后教学。对于课后教学来说,事实上该过程会与课前教学过程进行深度衔接,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课后教学和课前教学可以进行合并。但是课后教学的一个教学重点和课前教学有很大区别,教师需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应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上传相关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在完成资料上传后的一至两天内,教师在建成的讨论组中向学生发放针对上次授课内容的测评题目,要求学生在解答完成后提交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教师需要合理分配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时间,学生的课后复习时间需要适当延长,达到提升复习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模式由于具备知识讲解的全面性、高质量型和广泛性,与当前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过程有很高的适配性,能够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全面设计,既让学生能够自我学习,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形成对学生的监督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伟妍.浅谈广告设计课程的微课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8(8)
[2]徐芳斌.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
[3]徐姗姗,徐瑶.微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的运用与探究[J].职教论坛,2017(20)
[4]葛慧.浅谈广告设计课程的微课教学[J].科技展望,2016(24)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