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抗AT1受体抗体阳性病人疗效及IFN-γ、IL-4的影响

2019-03-09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氯沙坦那普利受体

, ,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抗AT1受体抗体(anti AT1 receptor antibody,AT1-AA)阳性病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在难治性高血压中所占比例高达42.5%[1]。如不能及时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可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安全[2]。目前AT1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均是临床治疗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常用药物,但目前关于两者系统性抗压效果的报道较少[3]。本研究选取98例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氯沙坦和伊那普利片进行对照试验,旨在为此类病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A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45~71(57.64±10.25)岁;病程3~9(5.68±1.21)年;合并冠心病12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5例。B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3~70(57.42±10.16)岁;病程2~10(5.59±1.17)年;合并冠心病13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确诊为抗AT1抗体阳性;年龄≥40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人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心、肝、肾、脑等原发性疾病;近3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或介入治疗者;合并恶性肿瘤;自身有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合并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影响结果评估的视听、失语、认知等功能障碍。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规格: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90,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每次5 mg,1次/日。

A组:给予氯沙坦(规格:5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371,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每次5 mg,1次/日,持续治疗4周。

B组:给予伊那普利(规格:1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938,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次10 mg,为1次/日,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症状和血压范围进行评估。显效: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舒张压(DBP)或收缩压(SBP)下降分别超过10 mmHg、20 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有效: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DBP下降10~20 mmHg,或不超过10 mmHg但在正常范围内,或DBP下降超过30 mmHg;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血压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使用血压测量仪测量病人DBP、SBP水平,均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治疗前后检测IFN-γ、IL-4水平,采集清晨空腹时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分离血清,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病人治疗期间是否出现头晕、腹泻、过敏、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A组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B组的75.51%(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两组总有效比较,χ2=4.780,P=0.029

2.2 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DBP、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BP、SB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 mmHg

2.3 IFN-γ、IL-4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FN-γ、IL-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IFN-γ、IL-4水平比较(±s) ng/L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出现头晕、腹泻、胃肠道不适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B组出现头晕、腹泻、过敏、胃肠道不适分别为1例、2例、1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4,P=0.461)。

3 讨 论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血压反馈控制系统,RAS能够有效调节血压和血容量[5]。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的核心因子,也是血管活性最强的内源性升压物质,能够主导性调节心血管系统,其主要由AngⅡ受体1型(AT1受体)介导,二者结合后,可通过缩血管效应而提高血压水平,还可促使炎症、细胞等因子发挥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平滑肌增殖,并参与血管重塑,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6-7]。有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中存在AT1-AA,且与免疫机制关系密切[8]。免疫调节的核心是Th细胞,其被分为Th1、Th2细胞,前者产生IFN-γ,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9]。后者产生IL-4,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正常情况下,Th1、Th2细胞维持动态平衡,一旦失衡,则引起免疫性疾病[10]。有研究发现,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血清中,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11]。本研究结果也存在这一现象,推测此类病人中Th1、Th2细胞处于失衡状态,在外源性抗原刺激下,Th2细胞功能亢进,促使AT1-AA产生。

伊那普利是ACEI抑制剂,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阻断AngⅡ与其受体结合,通过防止血管收缩,促进全身血管舒张,达到降压效果[12]。氯沙坦可抑制AngⅠ向AngⅡ转化,减少AngⅡ生成,并降低其效应,对AT1-AA与AT1受体结合起到间接刺激作用,增强AT1-AA介导的升压效应。氯沙坦是AT1受体拮抗剂,对AT1受体与AngⅡ结合具有直接阻断作用,充分发挥降压作用[13]。有研究表明,采用氯沙坦与伊那普利治疗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氯沙坦降压效果更好[14]。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总有效率、SBP、DBP水平优于B组,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氯沙坦用于治疗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降压效果更确切。分析原因可能是氯沙坦能够直接阻断T1受体与AngⅡ结合,而伊那普利则是间接刺激AT1-AA与AT1受体结合,因而氯沙坦降压效果更强。有研究分别采用氯沙坦和伊那普利治疗高血压ATI-AA阳性病人,并对治疗后病人血清IFN-γ、IL-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经氯沙坦治疗后病人血清IFN-γ、IL-4水平明显降低[15]。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IFN-γ、IL-4水平优于B组,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氯沙坦能够降低病人IFN-γ、IL-4水平。安全性是备受病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稍低于B组,提示氯沙坦治疗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安全性可能更好。

综上所述,氯沙坦与伊那普利用于治疗高血压AT1-AA阳性病人,均具有降压效果,但氯沙坦能够更有效降低DBP、SBP水平,改善IFN-γ、IL-4水平,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高。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限制,治疗时间较短,未对远期疗效进行追踪观察,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今后将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氯沙坦那普利受体
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青霉素钠、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肾复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