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孝悌之德 守成仁之本

2019-03-09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之德孝悌和睦

《论语》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见,在传统伦理的次序当中,悌是仅次于孝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的成仁之本。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名叫李毓秀的秀才编写了一本启蒙书,名叫《训蒙文》,后经清代贾存仁修订改编为今天的《弟子规》。这本书开宗明义即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显而易见,这是对《论语》中孝悌之德的直接继承和发扬。

孝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从遥远的先秦时期到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都被明文载入教育后代必读的启蒙书中,可见中国古人对此的重视程度。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在育人上的独到优势又被重新认识,一些传统道德的本义及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那么,仅次于“百善之先”的悌,究竟是何义呢?

何谓孝悌之德

从字源角度讲,孝字上面是老的上半部,下边是子,原意是晚辈对长辈的扶持和敬重,象征着年轻人搀扶老人;悌的左半边是心,右半边是弟,原意是指弟弟对兄长的敬重,象征着心中关怀同辈人。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孝悌所要求的晚辈善事长辈,子弟敬重父兄,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悌的本义虽是弟弟对兄长的敬重,而实际更强调的是同辈之间的忠恕之道。要实现这一点,兄弟皆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要求,具体应是兄友弟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长子继承制奠定了长兄如父的家庭地位,也使得弟恭成为守悌德的要求。而这里面的一个前提,是兄长必须对弟弟友善。这种友善,体现在什么方面呢?主要是面对困苦,兄弟能一起承担;面对利益,兄弟不能见利忘义。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受伤了,赵匡胤亲自为他在皮肤上涂烧热的艾草疗伤,结果弟弟疼得不能忍受。面对弟弟的痛苦,赵匡胤就取了烧热的艾草涂在自己的皮肤上,和弟弟一起承受痛苦。赵匡胤的举动不仅感动了自己的弟弟,也感动了后人,其故事传为佳话,成为“孔怀兄弟,同气连枝”的典型。除了能够共同面对困苦,最能检验兄弟之间是否真正友善的,还在于能否在利益面前做到互让。清代时期,浙江鄞县有李氏兄弟二人,哥哥叫李士楷,字叔则,弟弟名士模,字叔范。弟弟刚刚就塾读书时,哥哥已是秀才了,在县里小有名气。后来,兄弟二人,一个专治经史,一个治理家业。后来,父亲让二人分家单过,哥哥说:“我们家的田产房屋,都是我弟弟奋力添置的,我应该分得下等的。”弟弟则说:“有长兄在,凡是田宅我都应该分得下等的。”兄弟互相推辞谦让,乡里人听说后,无不赞叹。如此的兄弟相处,自然可以称之为人之楷模。

兄友,才能使弟恭成为自然之举,悌德自然成为现实。据《南史》记载,任官于南朝的蔡廓虽然年位并轻,“而为时流所推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悌德的践行,也就是对兄长蔡轨的恭敬。史载他“奉兄如父,家事大小,皆咨而后行,公禄赏赐,一皆入轨,有所资须,悉就典者请焉”。

古代地方官以劝悌行教化

悌作为兄弟之德,对维持家庭的和睦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会发生一些见利忘义、伤害兄弟之情的事。古代社会,分家析产往往被视为兄弟不睦的不孝不悌之举,是家道败落之始。兄弟闹分家,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因此发生了纠纷,一般先通过家内或族内来解决,实在不行才上告官府,由官方来判决。据史料记载,地方官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案件,因为兄弟争财的纠纷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官司,是发生在有着密切亲情关系的兄弟之间,因此官员的处理方式也是比较有特色的,总结起来一般有三种类型:

其一,以自责的方式使争讼者感悔。西汉韩延寿担任左冯翊职守京师重地期间,推行礼义,注意礼教感化。一次,延寿出行,遇“民有昆弟相与讼田”,结果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咎在冯翊,当先退。’是日闭阁思过。”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这种方式尽管不一定奏效,但也不失为一种解决财产纷争的办法。

其二,以牺牲自己的些许利益平息纷争。北周时期的安武太守于义曾经遇到郡人张善安、王叔儿争财相讼,于义曰:“太守德薄不胜任之所致,非其罪也。”于是取家财,分与二人,喻而遣去。结果“张善安等各怀耻愧,移贯他州。于是风教大洽”。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不会让兄弟们从根本上认识到情义重于利益的道理,纷争的平息也只能是暂时的。

其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唐代韩思彦以御史职务到蜀地巡察。成都一富商积累财产极多,他死后,兄弟三人因财产分配不均到官府争讼。官员们收受了他们的贿赂,却一直不作出判决。韩思彦审问此案几天后,让厨师拿着奶送上来,自己喝完后,把剩下的奶分给争财产的三兄弟,对他们说:“你们兄弟被关押这么久了,应该又饿又渴了,可以喝这个奶。” 兄弟三个人喝完,窃相语,遂号哭,攀援不解,俱言曰:“蛮夷不识孝义,恶妻儿离间,以至是。侍御岂不以兄弟同母乳耶!”悲号不自胜,请同居如初。面对不可避免的兄弟利争,地方官从如何让其明白悌德对于维系兄弟之情、家族和睦的重要性上加以劝导,这才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从根本上能杜绝兄弟之争的办法,因此往往为古代地方官所惯用的。

悌德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晋代的王祥在遗书中谆谆告诫子弟们说:“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因为兄弟之争,所争者主要是家庭财产,所以王祥专门提出以“让”来化解利益冲突。南齐豫章王萧嶷在给儿子们的遗令中也强调:“当共相勉励,笃睦为先。”告诫儿子们在自己去世后要和睦团结。他告诉儿子们“才有优劣,位有通塞,运有富贫,此自然理,无足以相凌侮”,每个人的才能不同,运命各异,这是非常自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兄弟之间不能因此而互相伤害、欺凌。

孝悌本义虽然是一个家庭观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中国传统文化观看来,要干事,先做人。只有把个人的品德修养好了,才能担当“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而修行孝悌之德既是个人修身之本,更是个人将来能否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在人的血缘关系中,除了父子关系之外,最亲近的就是兄弟关系了。在大家庭中,兄弟之间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安定。为了促进家庭之间的团结与和睦,古人特别重视对子弟悌德的培养。这方面在古代的许多家训中有大量的反映,一再强调兄弟如何亲密友爱,推崇兄弟互相谦让,批判兄弟互争而损伤亲情、破坏家庭团结。翻阅不同时代、不同家族的家训,其中往往都有“宜兄弟”“重友恭”“息讼争”“敦孝悌”“尚齿序”“尚友爱”等类似条目,大都强调“从来天伦之恩,父子而外,莫过兄弟”,告诫“慎勿以田产不均而操共室之戈戟”,只有兄弟和睦才能“父母其顺,和气致祥,家道必昌”。

在现代社会中,悌的思想应推广为社会交往之中的尊重友爱。“君子敬而不矢,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个人只有具有“敬而不矢”“恭而有礼”这样的修为,才能被他人敬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敬爱,怎么可能期望他对群众、对四海之内的兄弟有仁爱之心呢?作为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悌德,不仅要遵从家庭、社会中与人相处的规矩,还须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规范自身言行,以良好的个人修为引领社会风尚。

猜你喜欢

之德孝悌和睦
“和睦”
你会怎样做?
齐心
不说谎话的小狐狸
病榻侍母
人应该向水学点什么
常修“四为”之德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
长幼有序
孔子孝悌思想中人的主体意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