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回 大水漫灌不可取传统文化润人心
2019-03-09
1月30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对26个巡视对象的反馈情况集中公布。“大水漫灌”“名股实债”等巡视组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大水漫灌”,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即在扶贫工作中对贫困户个体情况不加以区别,以同样标准和统一形式进行“地毯式”覆盖来进行帮扶。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从上到下,层层实行结对帮扶,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进行脱贫,要求的就是要“精准”,要针对贫困对象的贫困根源,采取“输血”式的扶贫,真正让贫困对象有自己奔小康的内生动力。但落实到实际操作中,部分直接负责扶贫工作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对扶贫工作的认识不够、研究不够、重视不够,对工作的推进,停留在上面怎么说,下面依葫芦画瓢照样做;上面怎么强调,下面原声原样传声到基层。有的甚至没有对所负责的扶贫对象进行走访了解,就坐在办公室脑袋一拍,想当然地为贫困对象制定了脱贫措施。
“大水漫灌”式扶贫很容易造成一种扶贫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假象。“扶贫羊”就是被一些地方应付扶贫所催生的一种“产物”。
早在2017年,多家央媒曾集中报道了陕西省米脂县精准扶贫搞“大水漫灌”的消息。经榆林市纪委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了解到,当地贫困补贴资金都是5000元,产业扶贫都是“买羊”,种地扶贫都是“买刨刨机”。不区分贫困对象,不摸清致贫原因,扶贫搞“一刀切”全都“买羊”,这显然与精准扶贫的要求和精神相背离。最终,米脂县扶贫办包括主任在内的一正三副共四名领导干部均因精准扶贫不力被处分。
精准扶贫变“大水漫灌”,出现这种情况的不只米脂县,还有河南正阳县,只不过是扶贫“买羊”换成了扶贫“种粮”。
2018年11月,河南省纪委通报了六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其中正阳县委农办原副主任王国玺在扶贫工作中搞“大水漫灌”,因盲目决策造成了扶贫资金重大损失。通报中指出,2013年至2016年,王国玺在实施到户增收扶贫项目过程中,既不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又不征求贫困户及村民委员会意见,甚至连贫困户实际播种土地亩数都不掌握,就盲目决策采购花生种子和水稻种子的数量,导致购买的种子数量远远超过贫困户的实际需求。且在发放过程中违反规定,不根据贫困户实际需要,而是向实施扶贫项目村的贫困户按户平均发放。一场“大水漫灌”最终让王国玺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和政务撤职处分。
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要讲究科学施策、有效应对。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才能让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感受到扶持的温暖,不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
打赢脱贫攻坚战,空喊口号、胸中无数不行,搞“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各级政府部门应在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此正是:
扶贫贵精准,
切忌“一刀切”。
春节前后,故宫频繁成为媒体聚焦的主角。先是“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让游客体验了一把清朝宫廷年俗的庄重与热闹。接着一场瑞雪,又使人们津津乐道于唯美的故宫雪景。2月17日,故宫博物院官网发布公告,将于19日(正月十五)、20日(正月十六)两天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这也是故宫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夜场。刚开放预约,门票就瞬间“秒光”,甚至导致预售系统一度瘫痪。活动不仅向人们展示传统习俗的韵味,还邀请劳动模范、北京榜样、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公安干警等各界代表共同参与,营造出共庆佳节的浓厚氛围。
改革开放40多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在一些地方,“家中大小,出出进进”般筹备年货的场景,已经很少见了;过年因为能吃上一顿肉、穿一件新衣服、给大人磕头得到压岁钱而激动的场景,已成为过去;一位作家笔下“一条条挂在半空”的走亲戚的礼肉,也被精致的礼盒替代。在当下,年味与时代韵味相结合,不断催生出新面貌。
在传统节日中回归传统习俗、品味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今天许多人过节时的首选。不只是元宵节,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假期,许多传统的年俗和文化元素换个形式、换个空间,成了人们热捧的对象。在国家图书馆,小读者们可以参与写福字、画门神、换脸谱、做花灯、剪纸等体验活动;在内蒙古博物院,孩子们围坐在蒙古包里,亲身体验蒙古族小年祭火仪式,品尝麻糖、果条和奶茶等传统食品;在南京的一些老茶馆,不少人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南京白局”“苏州评弹”“扬剧折子戏”等传统节目……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更让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放射出新的光芒。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就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划一次采莲船,唱一嗓华阴老腔,看一场杂技演出……节日期间,各地各类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这既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也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只有紧紧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为传统文化寻找到转化发展的表达方式,才能为坚定文化自信注入强大力量;只有用心用情为传统文化找到适应时代的“语态”,才能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注入不竭动能。
此正是:
树高千尺不能忘根,
传统文化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