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的电影批判
2019-03-08李香雨孙兴达陈艺萌
李香雨 孙兴达 陈艺萌
摘 要:《阿甘正传》在搞笑之外的含义和对于文化的解读让这部影片有了更宽广的意义,影片中对历史的思考和现实的批判让这部经典的作品更具价值。所以,《阿甘正传》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敢于直面美国的传统道德,存在美国经典的批判价值观。
關键词:阿甘正传 电影 批判
一、《阿甘正传》电影故事梗概
《阿甘正传》是由1986年美国著名作家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的男孩阿甘自强不息、不懈努力之后,最终得到上天眷睐在生活中各个领域都成就奇迹的故事。《阿甘正传》的故事背景建立在20世纪50~80年代,正如电影中所涉及到的越南战争、水门事件、APPLE电脑的发展以及中美乒乓外交等历史节点,即使是完全不熟悉美国历史的受众也对这些时间有着一定的了解。电影《阿甘正传》中,伴随着电脑高科技技术的发展,阿甘被植入到了记录美国历史档案的纪录片中,作为一个小人物的阿甘意外地却按触到了美国历史的扳机,他无意识间表达的话成了风靡全美国的口号,他带着矫正器所演绎的舞蹈成为了猫王创新舞步的灵感源泉,他的一个投诉电话将水门事件连根拨出,甚至于中美外交关系都有着阿甘的一份功劳。
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与电影意识形态分析
阿尔都塞的意识观点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发展,他认同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但同时他又将上层建筑当做是一个相对独立且自给自足的理论来进行分析和研究。他更加关注的是马克思所忽视的意识形态理论,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并将人道主义和历史主义都纳入了意识形态的范畴,同时他认为在意识形态运行的过程中,主体已经被剥夺了其全部自由,因此绝对的个体是不存在的,个体在出生前就被家庭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询唤为了主体,意识形态是无所不在的,是对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的表现,甚至于一切的社会制度、生活规则以及机构都囊括与意识形态领域。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曾提及,国家是具有镇压性的国家机器、国家政权与国家机器又有着一定的差别,阶级斗争的主要目的是取得国家的政权,而无产阶级就必须取得政权。阿尔都塞一定程度上认同马克思的观点,但是他又强调需要补充一点,即“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电影理论自身的脉络中,所谓意识形态批评大致有两种理论渊源和实践趋向。一是侧重通过电影中的台词等文本去展现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的变迁,受众能够通过仔细琢磨电影中文本的变化而了解电影所讲述的那个年代;二是通过通过对电影文本的考察,揭示某种社会霸权理论何以形成并获得确认。电影的意识形态为受众提供了完整的景象以供受众进行想象,受众能够在这份图景中寻找到自己的自己的影子,同时接受自身身份、地位与处境的合理性、合法性的叙述。此外,电影的意识形态能还能够为每个受众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提供一种想象性的解决措施,即一种合法性的解释。电影《阿甘正传》以阿甘作为视点描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会的摇摆不定的历史状况,详尽地呈现了那个时期美国社会一次并不成功的政治谋杀。
三、《阿甘正传》的电影批判
(一)阿甘的哲学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有其独具匠心之处,一方面,它重新将旧的道德与旧的社会文化搬上了荧屏,致力于传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主流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影片对于新兴的文化又是极其捍卫的,例如影片中提及的APPLE电脑公司的发展以及阿甘被高新科学技术植入到美国历史新闻纪录片的事件。
电影《阿甘正传》所呈现的阿甘一种理想主义的化身,阿甘与生俱来着最为纯净、通透的美德,他诚实冰洁高尚,及时面对这旧世界最为尖刻的、最为复杂的偏见却丝毫不受其困扰,阿甘是一个及其简单的人,也是这样的纯粹让他能够不为种族与阶级所阻碍。影片中呈现了两个美国,一个是在外肆意进行着侵略而内部保守分离之苦的美国;另一个则是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充满着知性的力量与崇尚团结的美国,而阿甘则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也就是这样,阿甘更多的是启发美国的观众、美国的人民要给予国家宽容,要以人道主语标榜人生,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然而其实在原著中,阿甘的角色可以说是与电影所呈现的完全不同,小说里的阿甘不仅脏话连篇、性与爆棚,还有着纵欲、吸毒、酗酒等各种各样的坏毛病,甚至于他还曾与一只猴子一起被当做是美国太空试验的试验品,最后落得家财散尽、街头卖艺的荒唐局面。或许这就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所强调的国家的镇压性,故电影会将阿甘的形象去做很大的改变,以一种纯粹的、纯良的、圣神的、具有较强警示性的形象去带动国家、带动群众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
(二)阿甘与周围的人
意识形态是无所不在的,个体在出生前就被家庭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询唤为了主体。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或者说,阿甘与母亲的戏份算是整部影片中最为温馨与动人的,母亲这一角色则是阿甘人生的关键,他的母亲隐忍、伟大、慈爱而坚强,正式在伟大母亲的守护之下,阿甘才能够拥有他的善良、直率与纯粹。影片策略性的忽视了当时浩浩荡荡的妇女解放运动,珍妮也是阿甘人生的一个重要角色,对于珍妮而言,阿甘是一个体贴、痴情的好男人,电影与小说不同的地方是,电影中珍妮曾有过一段堕落而荒唐的人生,而在小说中其实是阿甘背叛了纯情的珍妮,电影这样的改变自然也引来了当时女权主义者的愤恨与不满,她们完全不顾阿甘的纯粹与忠厚而进行着猛烈的抨击。影片策略性的忽视了马丁·路德·金遇刺的事件,影片《阿甘正传》中讲述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和解,即阿甘与布巴的友情,布巴是一个身材健硕、忠实憨厚的黑人,他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布巴的这种形象也是美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中对和人的习惯性认知,在布巴的启示之下,阿甘才能不断坚持自己的梦想,并成为一个实现的美国典型案例。
四、结语
电影是通过与现实进行多重对话与互动的形式进行意识形态呈现与传播的,从社会体制的角度来分析,大众文化的创作者与传播者都应该从构建积极上进的民族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出发去推动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良性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 戴锦华著.电影批评.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3.
[2] 宋昱岑.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北京交通大学,2017.
[3] 陈雪雪.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