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2019-03-08周林

西部论丛 2019年7期
关键词:肖邦文本阅读教学

周林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接触文本,通过充分的自主预习,使其全面把握文本的相关信息。通过生本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接触文本,在接触中体验文本,完成语文知识的自我构建。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基于生本对话的视角设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笔者有如下几点看法。

一、自主预习文本,掌握相关信息

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这一理论说明,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孤立的。因此,在基于生本对话视角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接触文本,通过充分的自主预习,使其全面把握文本的相关信息,包括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心路历程和创作风格等,为阅读学习作好铺垫。这样才能够深化生本对话,使学生从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音乐家肖邦由于革命起义失败,被迫离开祖国前往法国生活,后来因为肺结核客死他乡。在生命弥留之际,肖邦请求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这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之情。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本,笔者要求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包括肖邦的生平、时代背景和音乐作品等。学生了解到肖邦的祖国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大部分国土被当时的沙皇俄国侵占。生活在被欺凌、压迫的时代,肖邦内心满怀悲愤,被迫离开祖国,写下了《革命练习曲》。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学生与文本进行初步的对话,在课堂上进一步与文本对话,从而为全面解读肖邦的形象作铺垫。

二、立足文本,强化阅读,增强感悟

在基于生本对话视角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全面接触文本,更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对话,构建开放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学预设,要关注课堂的自然生成,尊重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成果,强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体验。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为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文本对话;要从文本的视角解读文本,从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解读文本,达到读与说的结合。教师只有构建开放的空间,才能增强生本体验,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为了优化生本体验,强化学生对一株柳所包含的深刻哲理的感悟,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分小组朗读文章最后一个小节。要求学生读出自己对这株柳的形象的理解,再结合课文说出这株柳对自己有什么启示,最后进行一分钟主题为“我愿成为这样一株柳!”的即兴演讲。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这一活动既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既突出了朗读,又通过表达强化了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推动合作与对话,产生思维碰撞

基于生本对话视角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突出生本对话,但这并不意味着唯“生本对话”。教师要积极推动多元互动,促进阅读教学中的生本对话,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本对话。具体来说,在基于生本对话视角的阅读教学中,积极推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之间的对话,使不同的学习主体对文本产生思維的碰撞。例如,《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群谱,人物形象又各不相同,因而要深入把握文本的人物形象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模拟刘备、关羽、张飞等角色,推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对“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进行补白,模拟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合作表演,深化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并且通过补白,激发了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猜你喜欢

肖邦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肖邦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