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区停车问题研究及解决思路
2019-03-08黄伟明
黄伟明,孙 兴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0 引言
随着温州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温州市区尤其是核心城区的停车供需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虽然近几年温州停车设施建设取得较快发展,但与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相比,停车设施建设速度仍显滞后。
1 现状停车问题分析
1.1 停车现状
1.1.1 现状机动车发展
近年来随着温州城市框架逐渐拉开,居民出行距离不断延长,机动化的交通出行方式更加受到依赖,而温州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交通机动化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至2016年底,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己达60.34万辆;2017年市区小客车增长十分迅猛,新增量已突破6万辆,增量为历年最高,反映出温州市区机动化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在温州市区机动车构成中,小客车数量占机动车保有量的比例逐年扩大,从2007年的47.2%提高至目前的87.1%。考虑到小客车近年来增长较为稳定,预计未来小客车所占比例将继续扩大。
1.1.2 现状停车设施供给
2017年底,温州市区机动车停车位总量达到26.4万个,其中路内停车位为1.95万个,路外停车位为24.45万个,见表1。
表1 2017年温州市区停车设施统计表
目前温州市区停车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若以温州市区登记在册的小客车总量 (525 605辆)作为停车需求总量,现有停车位满足率仅50.23%。
旧城区由于历史发展问题,停车配建标准偏低,停车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调查收集了各住宅小区总户数、实际泊位数量、机动车拥有量等数据,收集的数据经整理后见表2。
从停车需求率来看,即使新建住宅小区按照新省标的配建指标要求配建停车设施,也难以满足住宅小区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1.1.3 现状停车管理
1.1.3.1 停车管理机构[1]
《温州市区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了温州停车管理体系,明确了住建、规划、城管、交警等各停车管理机构的责任和工作要求。
表2 各住宅小区现状停车配建供需情况
1.1.3.2 停车管理政策[2]
近年来为加强温州停车设施建设,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政策。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停车场错时停车的实施方案(建议稿)》《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若干意见》《温州市旧住宅小区停车设施建设改造与管理暂行办法》《温州市区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等。
1.1.3.3 停车收费体系
目前温州现行的停车收费标准整体偏低,缺乏应有的路内路外价格级差,无力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也造成路外停车设施常年经营亏损,抑制了停车设施的产业化进程。
1.2 主要问题分析
尽管近年来温州停车设施建设取得较快发展,但停车设施供应明显滞后于小客车的停车需求,突出的停车供需矛盾是产生当前停车问题的根本原因。此外,公共停车场建设滞后、停车共享实施效果不理想也对温州停车设施建设产生较大影响。
1.2.1 停车设施供需失衡,停车供需矛盾逐年扩大
近年来小客车总量快速增长,而温州市区停车泊位供应增长的速度却远落后于小客车增长速度。2017年温州市区新增小客车6万余辆,而停车位新增2.5万个,仅占新增小客车数量的四成,停车位满足率逐年下降。
1.2.1.1 停车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
2000年之前温州机动车保有量较小,增长速度也不高,停车供需矛盾不突出,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导致当前温州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1.2.1.2 缺乏符合温州实际的停车配建标准
温州目前现行的停车配建标准是2013年出台的《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13),标准中的停车配建指标与温州停车实际情况的契合度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停车配建指标值偏低,以及与温州现行停车分区政策不匹配等方面。
1.2.1.3 缺乏停车调控手段
停车调控手段可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机动车总量控制,从源头减少停车需求;二是制定符合停车发展政策的区域差别化停车配建指标,通过停车供给调节停车需求;三是完善差别化停车收费体系,通过经济杠杆影响停车需求和停车行为。但目前温州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有所欠缺,缺乏有效的停车调控手段。
1.2.2 停车设施供需区域不匹配
现状温州停车设施不仅供需失衡,而且存在供需在区域上不匹配的问题。
1.2.2.1 停车需求旺盛区域开发建设早,配建停车设施不足
目前温州市区停车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主城核心区,其中以旧住宅小区、医院、学校周边最为严重,然而上述区域开发建设年代较早,执行的停车配建标准较低,停车设施供给严重不足。
1.2.2.2 新建停车设施多在核心区外围,缓解停车供需效果有限
由于近年来新建的停车设施多在城市核心区外围,虽然停车配建标准相对较高,但仍难以满足核心区尤其是旧住宅小区的停车需求,对于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区域的效果十分有限。
1.2.3 公共停车场建设十分滞后[3]
温州市区历年新增停车设施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建设十分滞后。虽然近年来温州市政府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停车设施,但实施效果有限。
1.2.3.1 停车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规划社会停车场用地难保障
长期以来由于对城市停车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公共停车场建设得不到充分重视。在土地规划和供给上,由于公共停车场投资回报率不高,存在过度看重短期收益等问题,导致现阶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或修改时,社会停车场用地往往被调整到如旧村、工厂等需要拆迁而较难实施的地块,使得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成本大大增加,实施难度大大提高。
1.2.3.2 公共停车场规划与管理相脱节
在城市核心区域,由于土地价值较高,公共停车场往往不再布置在独立的社会停车场用地,而是结合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绿地、广场用地等分散布置,既可以节约城市核心区域紧张的土地资源,也有利于解决公共停车场建设的资金问题,推动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结合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布置的公共停车位却难以真正落实,无法起到调节停车资源的作用。一方面,配套政策尚未跟进,技术规定没有明确结合地块布置的公共停车位与配建停车位进行区分,导致实践中公共停车位成为配建停车位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配套管理也没跟上。
1.2.3.3 停车收益难保证,公共停车场建设缺乏动力
温州现状停车收费标准总体偏低,并且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类型的停车泊位收费标准差异性不明显。例如路内停车价格等于或低于路外停车价格,甚至大部分为免费泊位,导致现有公共停车场利用率总体偏低,停车收益更难以保证。
1.2.4 错时停车政策实施不理想,停车共享流于形式
截至2012年4月,温州市区两批次对外错时停车的单位共计70家,开放停车泊位总数达2 424个。从调研情况来看,错时停车泊位的实际利用率非常低,错时停车政策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
1.2.4.1 居民不配合单位管理,不按规定时间进出
一些居民出现不按规定时间进出等不配合单位管理的行为,尤其是在单位上班前未能按时将车辆移出,导致单位自身在工作时间内的停车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严重影响单位停车对外开放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多次超出规定时段停放并影响单位自身停车秩序的车辆,单位却无相应手段保障自身权益,这也造成很多单位不愿意继续执行错时停车政策。
1.2.4.2 单位管理人员有限,居民车辆安全权责不清
目前执行错时停车政策的各单位均实行免费开放且无财政补贴,导致许多单位在执行错时停车政策时由于担心额外增加管理成本而未配备专门夜间管理人员,而管理人员也由于精力有限不愿执行错时停车政策或在执行时大打折扣。此外,内部停车场向周边居民错时开放后单位是否负有车辆的保管义务,即使不负有保管义务,居民因车辆安全产生的纠纷如何解决,许多单位对居民在错时时段内车辆安全权责不清的问题表示担忧。
1.2.4.3 缺乏监管措施,单位执行力下降
对于单位而言,将单位内部停车场对外错时开放是一种单方面付出的行为,虽然可以收取停车费用,但错时停车带来的微薄收益与额外付出的管理成本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而会带来影响单位自身停车秩序、提高单位安全风险、产生居民停车安全纠纷等诸多问题。如果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督与管理措施,不能对单位错时停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反馈,单位错时停车政策将难以推进。
2 解决思路[4]
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举,进一步加强停车位供给,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健全停车管理机制和配套政策。
2.1 坚持停车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
近期停车设施建设计划要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合一的行动策略。结合温州现状停车发展实际情况,修编城市停车专项规划,修订建筑停车配建标准,制定停车设施近期建设计划,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为接下来温州停车设施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同时继续巡查整治停车位违法挪用行为,严格控制路内停车规模,继续加大路内违法停车的管理处罚力度,通过加强停车管理来规范停车秩序。
2.2 采用区域差异化的停车供给模式
鉴于温州目前的停车供需情况及实际建设条件,不同区域应采用不同的停车建设策略。城市核心区停车供需矛盾较大,但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停车设施供给应以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旧住宅小区停车改造为主,并通过单位错时停车等方式提高核心区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城市外围区域停车供需矛盾相对较小,停车设施供给应采用以专用停车设施建设为主的方式。
2.3 扩大停车供给与提高停车利用率相结合
不仅要加强专用和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强化旧住宅小区停车改造,还要积极引导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对外错时开放,建立差别化的合理的停车收费体系,切实提高温州现有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
2.4 强调停车设施建设的机械化和信息化
一方面在停车设施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使用占地少、成本低、安全性能好、存取方便的新型机械式停车设施,以减少车均占地面积,提高用地资源效率;另一方面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完善的公共停车信息系统,鼓励停车场智能化管理,通过实现停车信息发布和停车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停车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3 结语
希望通过以上解决思路的提出,能为改善温
州旧城区停车问题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