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堤路结合”项目关键技术要点研究
——以南安市“两溪一湾”项目为例

2019-03-08陈桂福陈丹妮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1期
关键词:南安西气东堤防

陈桂福,陈丹妮

(1.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2.福建泉州安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福建 安溪 362400)

0 引言

水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在进行防洪堤建设的同时,如何堤路结合建设滨溪道路,开发周边景观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业内相关人士探讨的重要课题。

南安市“两溪一湾”项目属于福建省级重点水利项目、南安市的重点工程,设计内容包含水生态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市政工程,为PPP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南安市“两溪一湾”安全生态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一期项目范围:西起绿岸拦河闸,东至旧金鸡拦河闸,北至康美滚水坝,含水利、市政及景观工程,总投资约23亿元;二期项目范围:康美滚水坝—新兰水电站,水利设计长度约为15 km,市政设计长度约为27.4 km,方案未定,总投资未定。图1为南安“两溪一湾”项目全景效果图。

本文结合南安市“两溪一湾”项目,对堤路结合的项目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堤路结合项目的一些关键技术要点进行探讨研究。

1 堤路结合项目特点分析

图1 南安“两溪一湾”项目全景效果图

堤路结合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城市堤防、滨溪道路、景观布局,不再是各行其道,而是进行有机结合,统筹建设。

(1)堤路结合项目涉及的专业多

本次南安“两溪一湾”项目涉及生态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市政工程。沿西溪、东溪两侧的滨溪路大部分为堤路结合,涉及的专业较多。该项目在进行堤路结合方案确定的过程中,需与水利岸线走向、防洪形式相适应,同时综合考虑景观布局、慢行系统通行等需求,对接协调的专业较多。

(2)堤路结合项目协调的部门较多

本次南安“两溪一湾”项目为联合体设计项目。该项目跨越地区大,涵盖了南安市区、美林街道、康美镇、洪濑镇、梅山镇等,需要协调的部门多而杂。在设计过程中,多次召开水利、市政、景观专业的内部协调会,跨院、跨专业的配合、协调工作较多;与南安市政府、“两溪一湾”办、规划局、交通局、公路局、南安交通部门、美林街道、康美镇、洪濑镇、梅山镇等的对接工作量大。

(3)堤路结合项目包含的标准繁

堤路结合项目,水利、市政、景观有各自的标准规范。水利部分有《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1—199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等,园林景观部分有《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199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等,市政部分有《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 51286—2018)、《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等。堤路结合的时候,交叉部位涉及多个专业,水利、景观、市政各自范畴内的标准繁,又是该类项目的一个特点。

(4)堤路结合项目建设的意义大

“两溪一湾”安全生态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属福建省级重点水利项目,对带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文体旅游、交通路网、美丽乡村建设等具有深远意义,有助于实现南安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项目建成后也将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1]。

(5)堤路结合项目涉及的难点多

本次南安“两溪一湾”项目,涉及到较多难点:堤路避让保护现状高压铁塔、堤路与西气东输管道交叉处理。堤路与高速公路交叉处理、堤路软基处理,下穿高速、西气东输管道交叉段存在部分高边坡石方开挖等,都属于该项目的主要技术难点。

2 堤路结合关键技术要点

2.1 线形布置原则

道路的平面布置应本着防洪安全、景观协调、交通安全的原则进行堤、路、景观的有机结合。

(1)在用地条件相对宽松的路段,尽量采用堤顶路或堤后路的形式,以减少对行洪能力的影响。

(2)下穿高速、与西气东输管道交叉线形应保持防洪标准不下降,道路线形灵活设计,堤路适时分离。

(3)在堤线曲折处,可采用道路规范指标的下限值进行设计,以达到路线与堤线的走向协调一致[2]。

2.2 堤路结合形式

根据防洪堤和道路的相对位置,堤路结合形式分为3种:堤顶路、堤前路和堤后路[3]。

(1)堤顶路。堤顶路即堤路完全结合的形式,以原有堤防工程的堤身整体作为道路的路基,在堤顶加铺路面结构层[3]。堤顶路不侵占河道,景观视野开阔,利用堤身,初始投资较少。该形式适用于堤内拆迁相对容易或堤外有重要设施不能侵占的路段。

(2)堤前路。该形式道路布置于防洪堤前面(临水侧),紧邻水侧,可作为亲水平台,充分发挥景观的优势,但占用河道,容易产生行洪影响,也容易在汛期发生道路损毁。该形式适用于堤后拆迁难度大的路段或下穿高速净空较难满足的堤路分离路段。

(3)堤后路。道路布置于防洪堤后面(背水侧),堤路后的高程一般低于堤顶高程。该形式不侵占河道,对行洪无影响,堤路适当分离,道路线形不受堤线影响,线形指标好,但景观效果差。该形式适用于用地情况相对宽松、对道路线形指标要求高的路段。

2.3 堤路与西气东输管道交叉

本次南安“两溪一湾”项目,西气东输三线管道东段工程福建段与本项目柳霞路陈塘水闸1处交叉,管道与柳霞路3处交叉,与滨溪北路B段1处交叉,与滨溪东路2处交叉。与西气东输管道如何保持安全距离、软基路段如何处理、边坡存在开挖石方如何爆破施工是本项目的主要技术难点(见表 1)。

表1 西气东输管道保护措施

针对以上难点,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1)堤路紧邻西气东输隧道进洞口,采用堤路往临水侧改线,保持安全距离;

(2)上跨管道,路基良好段,采用沿管线新建盖板涵进行防护;

(3)上跨隧道,边坡石方开挖段,距燃气管道及设施20 m之内石方采用静态破碎剂或破碎锤方式开挖,距20 m以外采用A类复杂环境控制性爆破,控制爆破震动控制指标按0.5 cm/s进行设计控制;

(4)上跨隧道,路基为软基段,沿管线新建盖板涵进行防护,墩柱基础加设DN650 mm水泥搅拌桩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

2.4 堤路与高速公路交叉

本次南安“两溪一湾”项目堤路存在4处与高速公路交叉,如何处理与高速桥净空问题,如何避免方案对高速公路桥墩扰动,临近路段存在高边坡石方开挖如何保证高速公路安全,是该项目的主要技术难点(见表2)。

表2 堤路与高速公路交叉处理方案

针对以上难点,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1)线形方案。路线下穿高速公路桥,应尽量正交,利用现有桥下空间,堤路分离,防洪堤与市政道路从不同跨下穿高速桥。

(2)净空问题。堤路结合段,堤防标准不能降,市政道路设置于堤后,下调纵段,满足最小5.5 m净空要求。

(3)对高速公路扰动问题。临近高速公路段存在高边坡,为避免对高速公路的扰动,高边坡石方开挖段,石方采用静态破碎剂或破碎锤方式开挖;下穿段挡墙施工,应加强施工监测[4]。

2.5 防洪安全影响

堤路结合应减少对现有河道的侵占,避免形成积流。该项目基本为堤顶路、堤后路,对河道无侵占,部分下穿桥梁、高速公路桥为堤前路,应注重行洪安全影响分析。

2.6 堤路纵段协调

在进行纵段面设计的时候,防洪堤一般采用平坡布置,而市政道路因排水需要,一般要求道路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进行布置。针对堤路结合项目,如何进行堤路纵段协调,是该类项目的技术要点之一。

该项目根据道路功能定位,在满足一般市政功能外,结合景观和排水要求,提出两种纵坡布置方案(见表 3)。

表3 堤路纵段布设方案比选表

综上所述,为增加滨溪路沿线的观景效果,提高路面排水能力,纵坡推荐采用方案二,即路线纵坡采用0.3%排水纵坡进行正反向拉坡,能使堤路结合的纵段更好地协调。

2.7 堤路压实度标准的统一

堤路结合后,堤后的建筑物既是道路,又承担防洪堤的功能,如何协调好堤路压实度的标准,才能保证堤路的安全性,是该类项目的技术要点之一。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堤防填筑压实度标准见表4。

表4 堤防压实度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支路压实度标准见表5。

表5 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要求(支路)

本次项目的滨溪道路为景观支路,防洪堤为4级堤防,按照堤防压实标准,4级堤防填筑压实度不小于91%,由于该工程采用堤路结合,压实度应套用堤路规范中的高限,即堤路压实度统一采用路基压实度的标准。表5中填方路基路面底面大于150 cm深度的压实度应提高到91%以上,确保堤路的统一施工。

2.8 水利、市政、景观的结合

本次南安“两溪一湾”项目,将城市功能、生态景观、区域文化与道路形态看做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量,打造道路即为景观,与城市空间、休闲游乐体验密切融合的景观生态休闲廊道。以“两溪贯千年,再忆闽南源”为基调,努力打造“交通畅通、快慢结合、山水对话、水绿交融、文化流淌”的市政工程项目[5]。图2为水利、市政、景观结合示意图。

市政工程设计理念:三位一体。

(1)快慢结合:市政路网和绿道慢行系统相互衔接。

(2)水绿交融:市政、景观、水利浑然天成。

(3)文化流淌:文化融入,历史沉淀。

3 主要结论

(1)堤路结合线形布设。尽量采用堤路结合形式,但下穿高速、与西气东输管线交叉、避让高压铁塔,线形亦应灵活设置,适当选取堤路结合形式。

(2)堤路与西气东输管道交叉。与管道交叉,应以保障安全为前提,做好管道防护措施,做好软基处理,石方边坡选择非爆破的方式开挖。

(3)堤路与高速公路交叉。下穿高速公路,应尽量保证线形正交,灵活下穿,适时堤路分离,保证最小净空需求。

(4)堤路压实度标准的统一。市政、堤防的压实度标准不一致时,以较高的压实度标准为主。

(5)堤路纵段的协调。路线纵坡采用0.3%排水纵坡进行正反向拉坡,增加江滨路沿线的观景效果,提高路面排水能力。

4 结语

本文以南安市“两溪一湾”项目为例,介绍了堤路结合项目中关键技术要点的解决方案,不仅归纳总结了堤路结合线形布设、堤路与西气东输管线交叉、堤路与高速公路交叉、堤路压实度标准统一、堤路纵段协调的处理思路,也能够为道路设计中同类项目的堤路结合难点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南安西气东堤防
秀美南安
赤枣子.西气东输
中国首部石材大片在南安开拍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达标堤防长度
南安乡贤再发力
西气东输二线与川气东送实现互联互通
西气东输泗阳站阀室放空安全分析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