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绕阳河堤防防渗加固方案研究

2019-03-08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土工膜帷幕堤防

(辽阳市水资源管理局,辽宁 辽阳 111000)

盘锦市一直将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针对境内水系的特点开展了较大规模、较全面的河流整治工作。其中,境内4条大型河流的干流综合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形成了统一的防洪减灾体系,共同发挥防洪效益。但盘锦市境内的部分中小河流仍存在防洪标准较低、抵御常规洪水能力差、工程设施不完备或有不同程度损坏等情况,已成为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治理需求极为迫切。

旧绕阳河防渗加固工程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生态治水理念,综合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对堤防采取加固、防渗处理、生态护坡等措施,对恢复河道行洪排涝、保障堤防安全等作用明显,有利于改善水环境、维护河道生态系统,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工程概况

旧绕阳河位于辽河下游右岸,是小柳河最大的一条支流,是台安县和盘山县的界河。旧绕阳河全长13km,流域面积212.5km2,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工程等别为Ⅳ等,相应建筑物级别为4级。

旧绕阳河防洪工程以堤防工程为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起,部分堤防随辽河整治工程一同进行了治理,但仍存在治理不彻底,防洪标准不达标,部分河段防洪隐患严重等问题。旧绕阳河堤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a. 旧绕阳河堤防是辽河的回水堤,相对于辽河设计水位,部分堤段堤顶高程达不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b.现有部分堤防断面不能满足堤防设计规范的要求,有些堤段顶宽不够,边坡较陡,堤防断面较窄小,堤顶、堤身多冲沟坑洼不平。

c.沿河地质条件较差,多为粉土细砂,因此砂堤砂基较多,尤其是采用泥浆泵施工的河段质量更差,每当发生大洪水的时候,常出现渗水和管涌的现象。

旧绕阳河河床比降小,在辽河干流洪水的顶托作用下,旧绕阳河泄流缓慢,河段经历高水位时段较长,堤防经长时间浸泡,再加上堤防的质量隐患,堤身薄弱断面易发生决口,造成盘山县高升、陈家两个镇被淹,人民生命财产将遭受严重经济损失。

2 堤防加固工程方案

旧绕阳河堤防工程上游起于盘台交界(三角村),下游止于前进站,拟治理旧绕阳河右岸堤防10.335km。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堤防加固和堤防防渗。

2.1 堤防加固方案

旧绕阳河现有堤防走向合理,连接平顺。沿用原有堤线,在老堤基础上培厚加高,使加固后的沿线堤防达到2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堤身横断面型式为梯形。迎背水坡坡比分别为1∶2.5和1∶3.0。因堤防背水坡的村屯距离堤脚较近、房屋相对密集,征占土地难度较大,因此堤防加固采用迎水坡培厚加高的形式,背水坡按设计坡度削坡整形。堤顶宽度5.0m,堤顶设4.5m宽、0.3m厚的砂砾石防汛路。在提高堤防稳定性、扩大渗流断面的同时,兼顾汛期交通运输的需求。为防止降水和风力对堤防的自然侵蚀,堤防主体施工结束后,在迎、背水坡表面人工撒播草籽结合自然恢复形成生态护坡。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概率,创建生态、环保工程。

2.2 堤防防渗方案

2.2.1 防渗措施选择

2.2.1.1 坡面防渗措施选择

旧绕阳河堤坝现状部分堤身断面矮瘦,筑堤时采用泥浆泵抽取河滩地抗冲能力较差的粉土和粉细砂修筑,基本为无护面措施的“赤膊堤”。历经多年雨水冲刷和洪水侵蚀,坡面沟壑遍布,不利于堤身稳定的同时也造成了坡面渗流隐患。目前,国内堤坡防护的主要工程措施有黏土铺盖、浆砌块石、混凝土面板、复合土工膜防渗和机织模袋混凝土等,各种方案比较见表1。

表1 坡面防渗措施比较

旧绕阳河土堤历次加固过程都是简单的就地取土,在原堤基础上加高培厚。虽堤防断面能达到稳定标准,但受风力、雨水和洪水侵蚀等因素的影响,坡面防冲防渗能力较差,坡面沟壑遍布。考虑到采用机织模袋混凝土、混凝土面板护坡及浆砌石护坡不利于生态平衡,且投资大、施工进度慢、成本较高等不利因素,本工程堤坡防渗拟采用黏性土铺盖加复合土工膜、上覆草皮护坡的防渗方案。同时该方案较其他方案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且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无污染,可打造生态环保工程。

2.2.1.2 堤基防渗措施选择

旧绕阳河堤身、堤基多为砂性土,堤防迎水坡紧靠河滩地,铺盖空间不足,且缺土量大,水平铺盖方案不具备施工条件。针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堤基防渗加固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得出推荐方案。分析过程见表2。

经过比选,本设计中无穿堤建筑物堤段的加固方案选用垂直铺塑法;有穿堤建筑物堤段的加固方案选用高喷灌浆法。

表2 堤基防渗加固方案分析对比

2.2.2 防渗方案

2.2.2.1 坡面防渗方案

坡面防渗选取0.5mm厚的复合土工膜,为防止土工膜与填筑土体间出现平面滑动,迎水坡的堤身清基0.3m后,采用锯齿形铺设(深度0.5m,间隔1.25m),铺膜范围从堤脚至设计水位以上0.5m高程处。为防止土工膜沿坡面滑动,土工膜上端埋入0.3m×0.4m的防滑槽,分2~3次回填至槽口,夯实,防止坍塌。土工膜的另一端与堤基处水平铺设的土工膜搭接。土工膜搭接方式选用顺水流方向上游压下游土工膜的形式,搭接长度不小于2m,以提高防渗体的稳定性。

2.2.2.2 垂直铺塑防渗方案

a.帷幕位置。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地形、施工条件及要求,拟在堤防迎水坡一侧堤脚布置垂直铺塑防渗帷幕。施工方法为开槽法,槽线位置位于迎水坡堤脚外5.0m处。施工过程中,若有影响施工的树木及弯道,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开槽位置。

b.帷幕长度。根据地勘报告及渗流稳定计算分析,需要进行防渗处理的右岸堤段治理总长度为10335m。考虑到部分堤段存在穿堤建筑物,垂直铺塑施工时将受到影响。所以存在穿堤建筑物的堤段(长130m)拟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代替进行防渗处理。

c.帷幕深度。由于本工程所在位置相对不透水层较深,帷幕深度可选用1~1.5倍堤前水深,形成悬挂式防渗帷幕,可有效降低浸润线、延长背水坡堤脚产生渗流的时间。考虑到盘山县的重要经济地位和旧绕阳河防洪安全的重要性,结合施工机具、工艺技术和类似工程成功经验,综合确定该工程的防渗帷幕深度为8m。

d.帷幕厚度。类似堤防加固工程实践表明,0.5mm厚的复合土工膜能够满足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应力要求,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变形能力,而且抗老化能力强,综合考虑采用垂直铺设0.50mm厚的LDPE低密聚乙烯土工膜。

2.2.2.3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方案

a.高喷防渗板墙的布置。本工程迎水侧堤脚垂直铺塑施工需要4m宽的施工平台,受穿堤涵洞影响,现有垂直铺塑设备无法靠近建筑物基础,不能形成连续的防渗帷幕。所以对存在穿堤建筑物的堤段拟采用高喷灌浆方案法进行防渗处理,防渗总长度130m。

高喷防渗板墙立面呈矩形,布置在迎水坡堤脚。防渗深度与垂直铺塑深度相同,即自堤脚地面深入堤基以下8.0m。帷幕轴线布置在迎水坡堤脚外5m处,与垂直铺塑防渗帷幕轴线在同一条线上。防渗板墙总面积1040m2。

b.墙体的性能指标。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板墙渗透系数不大于3×10-6cm/s,平均厚度可达到150mm,能够保证防渗墙体与穿堤涵洞的紧密连接,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2.2.2.4 帷幕体连接方案

a.铺盖与水平土工膜连接。垂直防渗帷幕施工前,应在迎水侧堤脚向外8m范围内进行清基处理。清除尖角杂物、枯草树根等,清基厚度0.3m。在距堤脚5m处开槽布置基础防渗帷幕,土工膜一端应靠向槽口一侧铺设,预留长度不小于2m(本设计上部预留5m土工膜),并压入防滑槽。土工膜完成全部铺设工作后,膜上压盖0.8m厚(垂直于坝坡方向)的黏性土填筑至设计断面堤顶。

b.高喷灌浆段与水平土工膜连接。铺设土工膜时,防滑槽位于灌浆中心轴线靠近河道一侧,在防滑槽底部铺设一层透水性较差的黏土,厚度为0.1m,然后再铺设土工膜。

c.垂直铺塑与高压喷射灌浆防渗连接。高喷防渗板墙与相邻垂直铺塑施工连接时,两者防渗帷幕的轴线要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施工时两边各有10m重合。首先进行垂直铺塑,然后进行高压喷射灌浆,并且高喷灌浆孔与垂直铺塑帷幕轴线要尽量接近。高喷灌浆连接部位施工时,灌浆方式由摆喷折接改成摆喷对接。

采用堤基垂直铺塑防渗(穿堤建筑物结合处采用高压喷射灌浆)和堤身迎水侧铺设复合土工膜的处理方式(见图1),在迎水侧形成一道悬挂式防渗帷幕,截断渗流通道,延长渗径,可有效地防止渗流破坏,保障堤防工程安全。

图1 旧绕阳河堤防防渗加固示意 (单位:mm)

3 结 语

通过盘山县旧绕阳河堤防防渗加固工程的实际运用效果分析,堤防除险加固工程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a.堤防工程具有复杂性,要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填筑材料等,从安全性能、实施效果、性价比、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这些技术的应用,确定适合的堤防整治方案。

b.堤防险情具有潜伏性和发展性,因此要加强管理和巡查,推广应用有效的堤防隐患探测技术,及时发现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堤防稳定和安全。

c.不能忽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后将对原有的地质条件、地下水补给关系等造成的长期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d.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禁止影响河道行洪排涝和生态建设的倾倒垃圾、占用水域、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大河道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设与管理双管齐下,提高群众保护河道、维护水生态的意识,最终实现“人水和谐”。

猜你喜欢

土工膜帷幕堤防
最美四月天
土工膜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刘雯 每次躲在帷幕后向前看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全库盆土工膜防渗水库的基础处理设计与探讨
复合土工膜在潍坊滨海第二平原水库防渗中的应用
复合土工膜在旁侧水库中的应用
第85届中国电子展圆满落下帷幕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