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示范建精品 万名群众喜安居
—— 丽水市开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特色示范小区建设
2019-03-08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庆亮
□ 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黄庆亮 周 华
为进一步促进地灾安置小区规范化建设,提升搬迁群众生活品质,2017年底,丽水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丽水市“大搬快治”三年行动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特色示范点建设考评办法(暂行)》,系统推进以“地质环境安全、土地节约集约、农村环境美化、生活条件改善、项目管理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特色示范小区建设,打造搬迁群众安居乐业新家园。目前,该市“大搬快治”工作选址的93处安置地块,已完工54处,并按照考评办法,初选出特色示范小区14个;通过迁建、公寓、货币等多种形式,安置搬迁群众2.4万余人,安居率达85%。
一、注重品质,加强前期谋划
(一)坚持规划先行,小区建设更有序
按照科学选址、合理规划的要求,安置地选址需符合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县(市、区)总体规划、村镇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等相衔接,无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如庆元县早在2013年就谋划全省最大地灾安置小区——同心安置小区,按照“重建与防灾减灾相结合、与改善生活相统一、与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推进实施了“千户避险工程”。
(二)开展危险评估,小区环境更安全
注重安置地地质安全,建设前,对场地进行详实勘察、设计,并具备完整资料;对于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在选址阶段进行危险性评估;对于建设前影响场地安全的地灾隐患和不稳定斜坡、或者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形成的边坡,需进行有效防护和治理,并通过竣工验收。初选的14个示范小区,均按要求落实了相关安全措施,符合建设和安全条件。
(三)注重节约集约,小区用地更高效
选址时,坚持少占耕地,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荒地、未利用地等非耕地资源;规划时,要求建筑容积率不低于1.0;分配时,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标准,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符合省级文件要求。如缙云县利用低丘缓坡区块建设舒欣安置小区,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庆元县同心安置小区充分利用斜角、路边及零星用地,实现紧凑型设计,小区可节约用地56万平方米。
二、整体提升,深化中期建设
(一)加大投入,基础配套“全”
各县(市、区)设立“大搬快治”专项资金,加强避让搬迁工作保障,配全安置小区基础设施。要求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主次街道和公共场所实现亮化,路灯安装率100%;自来水水质达标,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给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如景宁畲族自治县梅坑安置点依托千峡湖景区优势,搭建小区建设大平台,投入3000余万元,对主街改造、弱电线缆、河道护栏等进行修建,小区生活设施更齐全。
▲ 遂昌县应村乡南塘安置小区
(二)注重融合,小区环境“美”
小区设计上,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统一规划、设计、管理;小区环境上,要求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庭院墙体洁净完整;小区绿地率不低于30%,“三废”治理达国家环保标准。如青田县鹤东村安置小区立足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投入200多万元进行整体提升,引导安置小区向农旅产业集中区发展;遂昌县采用新中式结合新徽派风格建设下马村安置小区,荣获2018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成为远近闻名的精品样板。
(三)阳光建设,过程监管“严”
加强搬迁安置过程管理,搬迁安置方案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立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加强安置小区施工监管,相关部门对安置地建设过程监管不少于10次,并形成监管意见表,要求限期整改。如云和县石塘镇政府将安各户补助标准、金额及安置小区设计等信息在乡村公告栏公开,做到阳光透明;庆元县淤上乡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对蒲谭安置小区开展建房巡查,保障小区建设统一性、规范性、有序性。
三、创新方式,兼顾后期发展
(一)实行社区模式,破解管理缺位
实行社区统一管理,有相应管理条例和准则,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在小区醒目位置设置永久性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标识牌,充分发挥地灾防治知识宣传作用。如庆元县同心安置小区引进社区化管理模式,推进基层党建、公共服务、均衡教育、就业保障、平安建设等“五进社区”,搬迁农户变市民;遂昌县下马村安置点实行“网格+楼道”党群互助新模式,即村“两委”干部联系1个网格党员,网格党员联系2个楼道群众,加强安置小区组织引领、网格联系和集成服务。
(二)引进便民中心,破解服务缺位
安置小区建有集便民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同时,建有农村文化广场,农民安居乐业,群众满意度高。如莲都区里东安置小区将文体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社区警务室、金融网点等建在安置小区内,为搬迁群众提供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庆元县同心安置小区依托“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四个平台”建设,在安置小区内设立便民服务中心,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三)打通就业渠道,破解增收缺位
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休闲及其他特色产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搬迁前水平,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如青田县彭山安置小区依托当地油茶产业,建立280亩油茶基地,去年收益达30多万元,同时,立足山口镇石雕和华侨优势,新增石雕从业和出国务工人员20人,有力带动群众增收;缙云舒欣安置小区发挥“缙云烧饼”“缙云土面”等产业优势,加强劳动技能培训,让搬迁群众既能走出去、也能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加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