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柞蚕示范园区促进鲁山柞蚕产业发展
2019-03-08雷伍群
雷伍群
(河南省鲁山县蚕业局,河南鲁山 467300)
河南省鲁山县是我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主产区,具有2 000多年的悠久养蚕历史,素有“柞蚕之乡”之美称[1]。全县土地总面积2 400 km2,其中山区面积1 847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0%,而且这些山区的柞树、柞坡资源十分丰富,柞坡总面积超过667 km2,占全县山区总面积的36.1%,历史上养蚕农户最多的1965年,开发柞坡超过5.3万hm2,全县养蚕及从事缫丝、织绸的农户高达4.5万户,8万余人[2]。鲁山县不仅拥有丰富的柞坡资源,而且鲁山县的山区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还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柞蚕产业一直是鲁山县的传统优势农业产业,也是历年来鲁山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在鲁山县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但从2010年开始到2013年间,鲁山县柞蚕产业进入了低谷期,出现了部分柞坡闲置、蚕农转行的局面,放养柞蚕卵量迅速下滑,年均放养柞蚕卵量仅有800 kg。面对这种不利局面,鲁山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由鲁山县蚕业局牵头,组成了由省、市、县有关专家和部分蚕农参与的论证小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集中座谈的方式,认真总结了鲁山县柞蚕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通过建设柞蚕示范园区,采取“以点带面”的做法,在园区内实行集中化、规范化科学养蚕,实现了柞蚕生产的高产稳产,并以柞蚕示范园区的高产、高效益证明发展柞蚕产业的可行性,提高了柞蚕示范园区周边蚕农的养蚕积极性,促进了鲁山县柞蚕产业的良性发展。
1 制约鲁山县柞蚕产业发展的因素
1.1 从事柞蚕养殖的蚕农变动频繁
鲁山县从事柞蚕养殖的蚕农变动频繁,不断更替,有相当大部分的蚕农在实际生产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养蚕技术培训,致使整体养蚕技术水平不高,柞蚕公斤卵产茧量较低,蚕农的经济效益与其他行业相比没有优势,从而导致蚕农放弃柞蚕生产而改行,鲁山县柞蚕产业规模不断缩小。
1.2 柞坡流转机制不健全
鲁山县柞坡流转机制不健全,使部分蚕农每年放养的蚕场不固定,蚕农不愿或疏于柞坡管理,致使单位面积柞坡载蚕量低,从而增加了柞蚕放养的劳动量和移蚕次数,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多次移蚕还容易对柞蚕体造成伤害而诱发蚕病,降低柞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1.3 产业链条不完善
鲁山县区域内甚至平顶山全市均没有成规模的涉蚕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断接,柞蚕茧价格基本受外地市场左右,鲁山县的柞蚕茧价格极容易在外地柞蚕茧丰收之年受到打压,致使鲁山县柞蚕产业的经济效益下降,蚕农失去从事柞蚕生产的信心,不利于鲁山县柞蚕产业的稳定发展。
1.4 蚕场(柞坡)缺乏规划
在蚕场(柞坡)规划上,大部分蚕农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场地、集中放养柞蚕以便抵御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观念,导致柞蚕成活保苗率大大降低,影响柞蚕放养的经济效益。
2 鲁山县建设柞蚕示范园区的措施
2.1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柞蚕示范园区建设初期按照每个蚕区或重点区域至少设1个柞蚕示范园区的原则,全县先期共设5个园区(瓦屋镇马停柞蚕示范园、下汤镇松树庄柞蚕示范园、赵村镇三道庵柞蚕示范园、四棵树乡张沟柞蚕示范园、土门办事处焦山柞蚕示范园),每个柞蚕示范园区柞坡面积要求不少于133.3 hm2,放养柞蚕卵量不低于25 kg。场地先以5个国有原种场(瓦屋柞蚕原种场、下汤王庄柞蚕原种场、赵村柞蚕原种场、熊背柞蚕原种场、土门柞蚕原种场)的自有繁育基地为依托,统一行动,进行柞坡流转,先期投资。场地确定后,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实行科学轮伐和水、电、路上山。
2.2 合理规划蚕场培育高效柞坡
合理规划蚕场,通过点橡植柞等方法,培育稚蚕保苗场和专用蚁场,并加大放养蚕场的柞树栽植密度,建成高效柞坡(稚蚕保苗场按行距1.5 m、株距1.0 m的标准进行建设改造;专用蚁场按行距40 cm、株距5 cm的标准进行建设改造;放养蚕场按行距2.0 m、株距2.0 m的标准进行建设改造);同时,根据鲁山县5月中旬和6月份易高温干旱的特点,大蚕期统一以中干留桩放拐(主干离地面60~80 cm)树型为主,按照计划好的时间表进行合理砍伐。在蚕场内建成集水、电、作业通道、密植树型养成于一体的高效柞坡,最终达到提高单位面积柞坡载蚕量的目的。
2.3 加大技术培训培育养蚕专业户
根据自愿申请、严格把关的原则,在各园区就近吸纳有志向的蚕农(贫困户优先),把经营权转让给他们,并与这些蚕农签订长期使用合同。然后,由鲁山县蚕业局聘请省、市、县蚕业技术专家从蚕场规划、树形管理、蚕期放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这些蚕农进行多次、多方位的系统的技术培训,提高蚕农养蚕的专业化水平,使他们逐步发展成为合格的养蚕专业户,带动鲁山县柞蚕产业的发展。
2.4 加强技术服务提高蚕农的养蚕水平
对柞蚕示范园区的蚕农,不但按照科学养蚕的标准进行养蚕理论指导,而且注重生产期间的实际操作指导。对主管部门的技术人员实行分包责任制,充分激发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在养蚕时期,要求分包的技术人员吃住在园区,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积极为蚕农提供一对一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和服务,以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来迅速提升蚕农的科学养蚕水平,提高柞蚕茧产量和质量,促进鲁山县柞蚕产业的发展。
2.5 创新经营模式完善柞蚕产业链条
2014年,鲁山县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柞蚕产业的发展思路,从完善柞蚕产业链条入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涉蚕企业牵头参与柞蚕示范园区建设,不断完善柞蚕产业链条。首先,县政府从不同单位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了家纺产业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积极开展市场调研,重新对鲁山县的柞蚕产业进行规划,寻找鲁山县柞蚕产业的振兴之路。其次,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先后引进了河南靖焜实业有限公司、河南伟富实业有限公司、鲁山县“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鲁山县千禧美茧丝制品有限公司、鲁山县“织女秀”蚕业有限公司等蚕茧深加工企业到鲁山县投资创业,以鲁山县的原材料为依托开展“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第三,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涉蚕企业积极参与柞蚕示范园区建设,即由蚕茧深加工企业牵头,蚕业管理部门协助,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柞蚕示范园区建设。柞蚕示范园区建成投产后,由参与投资的蚕茧深加工企业与蚕农签订长期的蚕场管理、柞蚕放养、柞蚕茧回收等合同,以确保柞蚕示范园区的柞蚕生产顺利进行。
2.6 落实双保险政策切实保障蚕农的利益
为加快鲁山县柞蚕产业的发展步伐,从2017年开始,鲁山县政府又规定凡是柞场集中连片,能够按照蚕业主管部门统一要求,基本达到园区建设标准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享受双保险政策:一是把保险业融入到蚕业生产中,降低养蚕风险,通过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把蚕农因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二是由县政府和涉蚕企业担保,为当年柞蚕茧提供保护价收购,防止因市场波动茧价下降而挫伤蚕农的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保障蚕农的利益。
3 柞蚕示范园区建设的成效
3.1 提高了公斤卵结茧保苗率和公斤卵产茧量
柞蚕示范园区建设虽然是一边建,一边放养,效果还未完全发挥出来,但从瓦屋镇马停柞蚕示范园、下汤镇松树庄柞蚕示范园、赵村镇三道庵柞蚕示范园、四棵树乡张沟柞蚕示范园、土门办事处焦山柞蚕示范园5个柞蚕示范园区建设前(2013年)的数据与柞蚕示范园区建成后(2017年)的数据(表1)可以看出,公斤卵结茧保苗率由2013年的40%提高到2017年的55%,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公斤卵产茧量由2013年的250.00 kg增加到2017年的350.00 kg,提高了40.00%;总产值由2013年的95.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62.50万元,增加167.50万元,提高了176.32%,增产增收的效果明显。
表1鲁山县柞蚕示范园区建设前后的生产情况
经营模式公斤卵结茧保苗率/%柞坡的载蚕卵量/kg春柞蚕人均年放养卵量/kg公斤卵产茧量/kg总产值/万元建园后55150.001.50350.00262.50建园前4095.000.75250.0095.00两者相比#/%1557.89100.0040.00176.32
表中数据为瓦屋镇马停柞蚕示范园、下汤镇松树庄柞蚕示范园、赵村镇三道庵柞蚕示范园、四棵树乡张沟柞蚕示范园、土门办事处焦山柞蚕示范园5个柞蚕示范园区建园前后的平均或合计数据,桑园面积800 hm2。建园后指开展柞蚕示范园区建设后的2017年情况,建园前指开展柞蚕示范园区建设前的2013年情况。#—公斤卵结茧保苗率为建园后比建园前增(减)的百分点,柞坡的载蚕卵量、春柞蚕人均年放养卵量、公斤卵产茧量、总产值为建园后比建园前增(减)的百分率。
3.2 减少了公斤卵放养面积和蚕病发病率、提高了小蚕期成活保苗率
2017年我们把5个柞蚕示范园区涉及的蚕农和所在区域内零星户生产的平均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按1 kg卵量计算):其一,在使用蚕场柞坡面积上,柞蚕示范园区的蚕农公斤卵放养面积一般只需要4.66~6.00 hm2的柞坡,而零星户则需要6.66~8.00 hm2的柞坡,柞蚕示范园区蚕农比零星户蚕农的公斤卵放养面积减少了25.00%(表2)。从公斤卵放养面积可见,柞蚕示范园区蚕农与零星户蚕农之间的劳动强度相差甚大,园区放养劳动量明显减轻。其二,由于柞蚕示范园区把多户小蚕期的蚕场规划集中在一起,所以在护场上可以轮流值班,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而且对鸟害和虫害的防治效果也明显好于后者。其三,由于柞蚕示范园区小蚕期集中连片饲养,加上又有专用的稚蚕场,柞树叶质得到有效保证,所以极大地提高了柞蚕成活保苗率。以入大眠场时所剩柞蚕头数的调查情况来看,柞蚕示范园区的柞蚕(小蚕期)成活保苗率平均达到了75.0%,而零星户仅有60.0%,柞蚕示范园区蚕农比零星户的小蚕期成活保苗率提高了15.0个百分点。其四,柞蚕示范园区建设有利于对柞树进行科学管理,为柞蚕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从蚕期蚕体发病和结茧后的发病情况可以看出,柞蚕示范园区蚕病发病率平均为7.5%,而零星户达到了20.0%,柞蚕示范园区蚕农比零星户的蚕病发病率降低了12.5个百分点。其五,公斤卵产值方面,按鲁山县近3年平均茧价45元/kg计算,每放养1 kg柞蚕卵柞蚕示范园区蚕农与零星户的收入相比就有4 500.00元的差距,公斤卵产值提高了40.00%,况且现在的蚕农每户的平均放养卵量绝大多数都超过了1 kg,总收入的差距更大。
表22017年柞蚕示范园区与周边零星户的生产情况
饲养户类型公斤卵放养面积/hm2小蚕期成活保苗率/%蚕病发病率/%公斤卵产茧量/kg公斤卵产值/元示范园区4.66~6.0075.07.5350.0015 750.00零星户6.66~8.0060.020.0250.0011 250.00两者相比#/%-25.0015.0-12.540.0040.00
表中“示范园区”数据为2017年在瓦屋镇马停柞蚕示范园、下汤镇松树庄柞蚕示范园、赵村镇三道庵柞蚕示范园、四棵树乡张沟柞蚕示范园、土门办事处焦山柞蚕示范园5个柞蚕示范园区整体生产情况的平均数据;“零星户”数据为2017年未参加示范园区的零散养殖户整体生产情况的平均数据。#—公斤卵放养面积、公斤卵产茧量、公斤卵产值为示范园区比零星户增(减)的百分率,小蚕期成活保苗率、蚕病发病率为示范园区比零星户增(减)的百分点。
4 结语
经过4年多的建设,目前全鲁山县已建成了5个条件相对完善的柞蚕示范园区(瓦屋镇马停柞蚕示范园、下汤镇松树庄柞蚕示范园、赵村镇三道庵柞蚕示范园、四棵树乡张沟柞蚕示范园、土门办事处焦山柞蚕示范园),其中瓦屋镇马停柞蚕示范园、下汤镇松树庄柞蚕示范园、土门办事处焦山柞蚕示范园3个柞蚕示范园区由涉蚕企业牵头管理,基本形成了区域集中化放养的格局,柞蚕示范园区内蚕农的人均收入(2016—2017年平均值)已达到2万元,按人均养蚕投入时间为3个月计算,人均月收入近7 000元,超过了当地同期出门务工人员的人均收入,建设柞蚕示范园区的做法效果明显。开展柞蚕示范园区建设及时扭转了鲁山县柞蚕产业的被动局面,使鲁山县从事柞蚕产业的人看到了柞蚕产业的美好前景,同时还带动了鲁山县各个区域的农民,重新激发了他们放养柞蚕的积极性。2016年以来鲁山县柞蚕卵放养量以每年增加150 kg蚕卵的速度递增,柞蚕卵集中连片放养在各个柞蚕示范园区及其周边地区逐渐扩展开来,有力地促进了鲁山县柞蚕产业的发展。建议,鲁山县蚕业局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科技兴蚕”活动,把已建成的柞蚕示范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强,并不断建设新的柞蚕示范园区;同时,鲁山县县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更多涉蚕企业和成功人士积极参与到柞蚕示范园区的建设上来,实现鲁山县柞蚕产业向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鲁山县柞蚕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