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与MR显像对胰腺肿块患者诊断价值的比较

2019-03-08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郑州450052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炎胰腺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刘 洋 徐红卫 董志辉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以及磁共振成像、高端CR设备应用普及和胰腺精细扫描推广,使近年来胰腺肿块检出率显著提高。而人们对胰腺肿块认知不够以及对胰腺癌的恐慌,许多不能经病理诊断的胰腺肿块被视为胰腺癌并进行治疗,这导致严重医院资源浪费,使许多患者失去合理治疗机会[1]。胰腺肿块是指源于胰管、胰腺、胆总管胰腺段的疾病,其共同影像学表现为肿块中心位置在胰腺内。胰腺肿块包括胰腺内肿块和胰腺旁肿块。其中胰腺内肿块包括良性胰腺内肿块(实质性肿、囊性肿、炎性疾病、良性肿瘤)、低恶性胰腺肿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神经内分泌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恶性胰腺内肿块(继发性胰腺恶性肿瘤、原发性胰腺恶性肿瘤)[2]。由于病理取材困难,一些胰腺内肿块被误认为胰腺癌。胰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大肠癌、肺癌,是我国第四大恶性肿瘤,由于其位置深在,因此确诊难度大,早期容易误诊,一旦误诊则容易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影响预后[3]。因此早期准确诊断胰腺肿块性质,确定胰腺癌十分重要。多层螺旋CT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多种肿瘤鉴别中具有高灵敏度、特异性,且无创,故备受推崇。本研究分析了多层螺旋CT在胰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并以MRI为对照组,现报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者归为胰腺癌组,将同期收治的60例胰腺炎患者归为胰腺炎组。胰腺癌组:男性共21例,女性共19例;年龄为(42~82)岁,平均(65.23±4.56)岁,<50岁者共6例,50~60岁者共14例,61~70岁者共16例,>70岁者共10例;病理分类,胰腺囊性转移瘤共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共9例,浆液性囊腺癌共11例,粘液性囊腺瘤共11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共5例;分期,早期共11例,进展期共49例。胰腺炎组:男性共36例,女性共24例;年龄为(35~71)岁,平均(64.52±3.21)岁;<50岁者共10例,50~60岁者共22例,61~70岁者共20例,>70岁者共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标准 纳入标准[4]:患者对本研究意义和风险知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胰腺炎或胰腺癌;年龄为(18~85)岁。排除标准[5-6]:精神疾病史;严重肾、心、脑等重要脏器疾病及造血系统等病变;合并其它胰腺病变;临床资料缺失;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

1.3.1 多层螺旋CT扫描:使用16层螺旋CT(飞利浦)扫描仪,告知患者检查前需为空腹状态,检查前需饮500-1000mL水以充实十二指肠。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经隔顶扫描向双肾下极平面扫描,先给予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对静脉注射80-100mL对比剂(欧乃派克),注射速率为3~4mL/s,行动脉期延迟扫描(20-25s)、胰腺期延迟扫描(35~45s)和门脉期延迟扫描(60-70s)。

1.3.2 MRI扫描:使用1.5TMRI扫描仪(飞利浦 1.5T)相控阵体部线圈,行冠状位、常规轴位等扫描,参数设置:轴位脂肪抑制T2WI快速自旋回波成像(FSE):TE为87ms,TR为1800ms;层间距为1mm,层厚为4mm。T1WI TE为4.2ms,RE为186ms。冠状位3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TE为673ms,TR为1800ms,层厚2.2mm。动态增强扫描选择容积内插体部检查(e_THRIVE)序列,TE、TR分别为2.2ms、4.8ms,层厚5mm。肘静脉注射0.1mmoL/Kg GdDTPA,速率为2-2.5mL/s,同时注入20mL生理盐水。注射后15s给予动脉期扫描(15s)、胰腺期扫描(40-45s),300~360s后进行延迟期扫描。由院内2名资历深厚的放射科医师阅片,观察病灶性质、大小、位置及周围情况,2位阅读结果一致可诊断,不一致则商量后诊断。

1.4 观察指标 观察胰腺炎与胰腺癌在MSCT下的影响特征分布情况,总结胰腺癌的MSCT影响特征;对比胰腺癌与胰腺炎在不同扫描期CT值;观察MRI下胰腺癌特征,以病理结果为准记录MSCT和MRI诊断情况,记录假阳性、假阴性;计算MSCT和MRI诊断胰腺癌的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记录MSCT和MRI对胰腺癌分期结果。分期根据日本胰腺病协会推出的胰腺癌分期标准进行,肿瘤直径≤2cm,无转移和血管侵犯为Ⅰ期,肿瘤直径≤4cm,>2cm,包膜癌细胞浸润,无血管侵犯和转移为Ⅱ期;肿瘤直径>4cm,有第1~2站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为Ⅲ期;肿瘤直径与Ⅲ期相同,至少为第3站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其中仅Ⅰ期为早期,其余为进展期[7]。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F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胰腺炎与胰腺癌MSCT影像特征对比 胰腺癌组密度异常率、局限性增大率、胰腺弥漫性增大率、非肿块型不均匀强化率、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率较胰腺炎组低,结节或肿块持续弱强化率、胰周淋巴结增大率、胰周血管侵袭性改变率均较胰腺炎组高,P<0.05。胰腺癌CT平扫胰腺形态不规则、肿大,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早期胰腺实质内低密度影。见表1。

2.2 胰腺炎与胰腺癌组在不同扫描期的CT值比较 胰腺癌组患者CT值在动脉期、胰腺期和门脉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MRI胰腺癌影像学特点MRI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胰腺肿块均为T1W1略低或低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或略高信号;肿瘤浸润胰周则周边脂肪为高信号,有低信号条纹影。

2.4 MSCT、MRI、病理检查结果及胰腺癌诊断效能分析 CT出现5例假阳性和8例假阴性;MRI出现5例假阳性和2例假阴性,见表3;MRI诊断敏感度、符合率均较MSCT高,特异度与MSCT相同,以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MSCT、MRI、病理检查分期对比 病理检查早期为11例,进展期为49例;MSCT确诊早期共7例,进展期共42例;MRI检查早期8例,进展期45例,P<0.05。

3 讨 论

引起胰腺肿块的胰腺病变范围广,肿块是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医院常见胰腺肿块入院诊断为胰腺炎。胰腺癌早期确诊率不高,容易与胰腺炎等病变混淆,这与胰腺癌发病隐匿、胰腺解剖位置深、早期无典型症状等有关[8]。胰腺癌临床常见症状包括黄疸、纳差、腹痛等,仅观察临床症状难以与其它消化道相关病变区分,容易漏诊[9-10]。影像学是胰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现有影像学诊断手段中,超声成本低、无创、操作简单,但由于胰腺解剖位置深,受前方肠气影响,难以显示胰腺癌,诊断较难[11]。MSCT则弥补了超声诊断不足,不受患者肠道气体、体重等因素影响,获取图片清晰,密度分辨率高,可重复使用,常规平扫能了解胰腺病灶形态、大小、位置等,在增强扫描中能清晰显示肿瘤与胰周的关系、肿瘤结构、尤其对胰腺相关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等具有一定优势,甚至直接关系到手术方案[12-13]。肖波[14]等研究者在MSCT与超声诊断胰腺癌的研究中发现,MSCT在显示肿瘤转移、肿瘤大小和分期上准确率较超声高,指出MSCT在术前分期、可切除评估中优势。本研究胰腺癌组密度异常率、局限性增大率、胰腺弥漫性增大率、非肿块型不均匀强化率、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率较胰腺炎组低,结节或肿块持续弱强化率、胰周淋巴结增大率、胰周血管侵袭性改变率均较胰腺炎组高,P<0.05。提示通过MSCT观察,胰腺炎和胰腺癌影像学表现区别较大,CT平扫胰腺形态不规则、肿大,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早期胰腺实质内低密度影。此外通过观察CT值也发现胰腺癌组患者CT值在各增强扫描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影响特征、CT是MSCT区别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重要指标。过与病理结果比较,MSCTC存在5例假阳性和8例假阴性。考虑假阴性与肿瘤较小有关。

表1 胰腺炎与胰腺癌CT影像特征对比

表2 胰腺炎组与胰腺癌组在不同扫描期CT值的对比(;Hu)

表2 胰腺炎组与胰腺癌组在不同扫描期CT值的对比(;Hu)

组别 n 动脉期 胰腺期 门脉期胰腺炎组 60 24.62±4.32 73.62±9.52 30.15±7.52胰腺癌组 40 52.01±5.28 104.32±9.62 54.62±7.95 t - 28.40 15.73 15.58 P - 0.0000 0.0000 0.0000

表3 MSCT、MRI、病理结果对比

表4 MSCT与MRI诊断胰腺癌效能分析(n;5)

MRI是目前临床常用化学成像方法,与各组织氢原子核数目及存在方式差异有关,在软组织分辨上敏感度较高,具有成像序列多等优势[15]。本研究中MRI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胰腺肿块均为T1W1略低或低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或略高信号;肿瘤浸润胰周则周边脂肪为高信号,有低信号条纹影。与CT相比,MRI还具有无射线损伤,对血管情况、矢状位、冠状位成像上无需对比剂静脉注射,安全性较高,且对水含有量动态变化敏感性高,在胰腺肿块性质、大小、胰周浸润情况判断上有着与MSCT类似的效果[16-17]。有研究指出MRI在直径≤2cm肿块诊断率上较CT高,但在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诊断上与CT相似[18]。Rodrigues Andreia Fialho[19]等研究者指出CT和MR增强扫描在胰腺癌中的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各自平扫,指出在胰腺癌诊断上仅需行MR增强扫描或CT增强扫描。本研究通过对比MRI出现5例假阳性和2例假阴性;MRI诊断敏感度、符合率均较MSCT高,特异度与MSCT相同,与MSCT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观察,高场强度显示病变内钙化情况不如MSCT,在抑脂T1W1上,正常胰腺组织呈高信号时,胰腺癌组织为明显低信号,在此方面较MSCT优。由于胰腺癌为乏血供,正常胰腺血供丰富,因此MRI动脉期时胰腺组织明显强化,癌灶则为弱强化或不强化,这种强化与MSCT下胰腺癌相似。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MSCT和MRI均为胰腺肿块(胰腺炎与癌灶)鉴别的可行方法,其效果相当,但各具优势,因此实际应用需要根据情况选择使用,或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综上所述,MSCT和MRI在胰腺肿块(胰腺炎与胰腺癌)鉴别中具有相当价值,均可使用,临床可根据患者需求、医师建议选择,也可考虑联合应用以结合二者各自优势;本研究仅对比分析了多层螺旋CT与MRI的价值,并未研究其联合应用的效果;此外由于条件受限,本研究虽为诊断胰腺肿瘤,但仅为胰腺癌和胰腺炎的鉴别,在今后需要累积多种类型病例并分析二者联合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胰腺癌胰腺炎胰腺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吸烟会让胰腺癌发病提前10年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胰腺超声检查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