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凡是过往 皆为序章

2019-03-08

中国老区建设 2019年2期
关键词:老区改革农业

□本刊记者 曹 晖

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们隆重纪念了取得巨大成就的改革开放。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老区走到了全面振兴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毛泽东同志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老区全面振兴的长剧即将开始,我们的前方是什么?

老区建设进入振兴发展新阶段,有机遇也有挑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区域发展在两个时期面临的矛盾最多、压力最大,一个是贫困之时,另一个是发展振兴之时。老区建设到了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到了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了解老区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既是现实的需要,也将激励我们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山河壮丽,岁月峥嵘。

老区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发展是老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

老区人民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推动者。当年,正是老区人民的“闯一闯”、中央的“试一试”“看一看”,促成了农村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

目前,农村改革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老区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

我们面临的形势

乡村振兴战略,是未来老区建设的重要遵循,也是老区建设的重要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制定基础,是对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未来5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趋势的研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对此的阐述,也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理解老区建设所面临的形势。

产业发展方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粮食生产基本平稳,畜牧业、渔业比重逐步上升。农业生产呈现主体职业化、方式机械化和产品绿色化趋势。城乡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农村产业融合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互联网+农业等将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人口布局方面。乡村人口规模和村庄数量持续减少,乡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农业劳动力规模继续缩减。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部分区域可能出现逆城镇化现象。乡村分化趋势更加明显,复兴、消亡和整合态势并存,特色小镇、美丽宜居村庄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土地利用方面。乡村耕地保护压力依然存在,土地经营权加快流转。宅基地闲置、乡村空心化等现象进一步发展。

生态保护方面。农业污染恶化趋势得到一定遏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但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要更全面理解我们面临的形势,还需要跳出农业农村。

投资增速下滑、消费增速放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有增无减、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愈加复杂严峻。

从国际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类风险叠加冲击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在2018年年底均下调了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长期积累的矛盾与新问题新挑战交织,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这样的表述是有原因的。2018年底,有媒体报道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潮,折射出当前城镇吸纳农民工就业空间正在下降,而这种下降主要受国内经济下行及产业结构升级共同影响。

2018年农民工返乡潮的提前,再一次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护好农业农村这个“蓄水池”的战略眼光。

我们的任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虽然大方向已经明确,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并非易事,农村改革的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实践中依然还有很多矛盾和突出的问题:

当下农村基础设施尚显不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民分散居住,但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求一定的人口规模,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如何破解?

振兴乡村,拆旧建新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规模过大,甚至会令那些没有财力物力建造新房的农民,背负巨额债务。如何平衡?

乡村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应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然而,乡村问题,凡积重难返者,都是不讲公平所致。公平与效率,如何周全?

乡村振兴意味着人口布局的大调整,如何调整?

提升农民收入,过去大多看重规模经营,现在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如何转换?

资本与农业如何结合?

探索村干部职业化,村委会主任可不可以尝试外聘?

……

从宏观政策方面来看,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金融保险支农机制、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每一个都是“硬骨头”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重点抓哪项改革。

我国农村改革就是从群众首创到顶层设计,再由顶层设计进而推动群众创造的伟大实践。乡镇企业、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等,都是农民在实践中的探索创造而后升华成为指导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的政策举措。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已经起航,启动了农村改革伟大事业的老区,必将不辱使命!

猜你喜欢

老区改革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老区在努力奔跑
改革之路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改革备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