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2019-03-07李冀东郭慧爽张先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电子资源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

李冀东 郭慧爽 张先迅

摘要:以图书馆深化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对数字图书馆应用做了深入的探讨。对数字图书馆进行概要性地分析,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应用的需求分析,并从信息资源系统、管理系统、移动信息化、网络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应用的整体建设方案。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245-02

1 數字图书馆概述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书馆资源数字化是发展趋势。互联网把不同国家、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信息资源连接为一个整体,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查询、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图书馆除了可以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外,还能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广泛的资源。

数字图书馆也称为“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图像、文本、数据库等信息组织、加工处理,将他们转化为数字格式存储的数字信息。用互联网传输,跨越时空信息资源共享,使读者更方便、更丰富地查询、阅读数字化信息,不受时间的限制。

2 数字图书馆资源类型和模式

(1)数据库。数据库是将相关数据有组织的集合在一起,将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将信息处理、存储、开发用现代化形式进行,和传统的相比无论类型还是内容都更丰富。数字图书馆常用的包括书目相关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等,如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等。

(2)电子出版物。也称网上出版物,包括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阅读和检索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更新快捷等优点。

(3)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是一种在网上远程检索馆藏信息资源的工具,读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从网上检索图书馆及情报机构的馆藏信息资源。

(4)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指通过因特网传递或发布的所有信息资源。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声音、图像、表格等等。

3 高校数字图书馆应用的需求分析

(1)读者需求。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所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该满足读者的需求。目前的文献资源还是很匮乏,已经不能满足老师们的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所以需要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和传统的资源建设模式,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正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

(2)图书馆自身需求。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建设了新校区,不同校区间使图书馆内部管理很不方便,所以急需一个管理和沟通方便的信息平台。

(3)资源共享的需求。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前提。目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大多以购置各种数据库为主,但最终要做到馆藏资源数字化、整合所有资源,实现跨库检索,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4 高校数字图书馆应用的整体建设方案

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结构图如下(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高校数字图书馆包括信息资源系统和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包括(1)内部资源,即自己建设自动生成的资源。(2)外部资源,包括购买电子资源、试用数据库、免费网络资源等。

管理系统包括图书管理系统、公共检索管理系统、阅读机。移动信息系统包括微信公众号、馆藏资源APP。

4.1信息资源系统

(1)自建资源。自建资源包括书目数据库、读者数据库、工作数据库。

①书目数据库。对纸质图书、期刊、报纸等原始馆藏资源,按照标准进行编目、加工,添上书名信息如书名、出版社,分类号、索书号等等,生成mare数据,建立书目数据库。

②读者数据库。读者数据包括读者信息和读者行为数据。读者信息是读者用户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系别等;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

③工作数据。数字图书馆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相关业务数据,主要有:采访数据,包括书商提供的书目数据、订购数据、到馆时间、到馆率、入藏登记等;编目数据,包括已完成的书目数据、编目员个人信息、编目数据源、审核记录等;流通数据,包括流通率、借阅记录、还书记录等;咨询访问数据,包括通过网络软件、通讯技术等途径,在访问、咨询过程中产生的记录。

(2)从外面获取的资源。从外面获取的资源包括期刊数据库、电子书刊报、试用数据库及免费网络资源。

目前,我馆在网络资源开发方面做得不多,采用的是在图书馆的主页上公众号上提供的服务和信息资源有图书馆概况、读者服务、信息检索、网络服务等栏目,网络导航链接一些重要网站,如各大大学图书馆和一些免费的全文网站。

4.2管理系统方面

(1)图书管理系统。我院图书馆自动化的起步始于1998年,主要用于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管理业务,包含了图书馆采访、编目、流通、期刊和管理五个子系统,实现了图书馆信息电子化管理。

(2)公共检索管理系统。从网上检索馆藏书目信息和读者个人信息及借阅信息,为读者提供网上书刊检索、续借、预约、借阅排行榜、查询排行榜、新书通报等服务。

4.3移动信息化建设方面

移动信息系统是指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无线网络或通讯网络下,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浏览、阅读及下载到移动设备上,使读者更方便、更好的使用图书馆的资源。

(1)微信公众号

图书馆传统的消息推送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需要一种更及时和方便、快速的模式,微信公众平台是最好的模式,它能将图书馆和师生关联在一起,将图书馆的资源和图书馆相关信息给全校师生,实现与读者的语音、文字、图片等全方位的实时沟通与互动,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现代化。微信公众号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和高效,并且成本低,也使读者浏览信息更加方便,为师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自主设计并开发了移动微信公众平台,可随时查询本人借阅情况,同时也提供了查询馆藏资源及免费电子资源的使用。我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具有的功能如下:

①我的借阅。绑定一卡通后,可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的借阅信息,关注还书日期,及时还书。

②我要找书即查询馆藏资源。检索图书馆馆藏的书籍,可输入书名、作者、索书号、主题词等进行查询,并将检索出来的馆藏图书显示出来。

③电子资源。

④消息推送。本馆新闻、资源动态、临时性调整等消息及一些实用的网上的知识链接等等,将这些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出去,可以使读者及时获取消息。

⑤读者指南。图书馆的简介、开馆时间、馆藏分布、借阅规则、借书管理办法等等,方便师生更好地了解图书馆并使用图书馆。

(2)馆藏电子资源在移动端使用。例如中国知网APP。除具有中国知网网页版的功能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兴趣的期刊进行定制,首页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推荐内容。

4.4网络环境建设

目前我校东西兩校区图书馆已经建成了先进的局域网络,并且搭建了图书管理系统服务器、公共检索服务器、图书馆网站服务器,完成了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的硬件建设。随着移动阅读的普及,师生对无线移动网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我馆增加了无线移动网的接入点,无线覆盖区域越来越多,尤其是学生密集的阅览室,可以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更完善得满足师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渊.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5).

[2]王军伟.关于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2011(6).

[3]苏榕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刍议[J].数字图书馆技术论坛,2007(3).

[4]邵雷.浅谈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和建设[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6(4).

[5]鲁荣荣,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J].太原科技,2009(1).

【通联编辑:王力】

收稿日期:2019-09-10

作者简介:本文系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YB201604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冀东(1970-),男,山东陵县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及应用技术;郭慧爽(1973-),工程师,本科。

猜你喜欢

电子资源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
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最优配置研究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