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19-03-07祝鹏赵君郎建华
祝鹏 赵君 郎建华
摘要: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目标滞后、课堂授课知识陈旧、学生职业意识缺乏、师资实践能力不足、考核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构建了一平台着力、三课堂联动、四主体参与的三段式分层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体现了高职人才能力培养本色,解决了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三段式;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5-0129-03
1 概述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正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工作、学习方式,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近年来,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的认可度降低,人才需求和培养环节出现供需脱节,导致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部分学生毕业即失业或即使就业薪资待遇也较低,探究其原因,一方面计算机隶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是高科技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高,招聘及就业的门槛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作為热门专业,绝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大部分为职高和中专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恰当、文化素质基础差等问题,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及实践性,课程间知识点衔接紧密,课程内容比较抽象,而现有课堂以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为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普通存在学习倦怠和畏难情绪。要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以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需求为培养导向,以学生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着力点,重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 计算机类专业职业能力构成要素
职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单一的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其中综合能力又包括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1,2]。上述对职业能力构成的细分是基于普遍职业而言的,由于不同的学科、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上有侧重性,依托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定位和特点,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为通用职业能力和专用职业能力。
2.1通用职业能力
通用职业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文字和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及处理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责任感、自律能力、创新能力等。现阶段,随着计算机工程项目的大型化、精细化,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及测试、网络的组建及维护等工作量巨大且技术要求繁多,依靠个人往往不能独立完成,需要团队合作、工作协同,许多IT企业招聘时提出“有才有德先用,有德无才慎用,有才无德不用”,这里的德指的是通用职业能力,才指的是专用职业能力,从这个角度看,通用职业能力与专用职业能力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其培养也尤为关键,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尽快融入社会。
2.2专用职业能力
专用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专业方向上的能力。根据计算机行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国产化率低、技术文档以外文为主及学生专业提升的实际需求,专用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持续学习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及外语沟通与应用能力。学生需要具备特定岗位的专业能力以使用对应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因此是否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否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往往是企业择人才、用人才的重要标准。
3 当前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计算机类专业,专业建设同质化严重,设立的课程大同小异,专业特色不鲜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与其他专业融合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提升办学特色,如何结合学校优势,让互联网与特色专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是需要深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视角审视,现有教学模式一般借鉴普通高等院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忽视实践能力尤其是应用性技术的培养,由于学情、理念差异,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普通高校学生有较大差距,动手实践能力体现不出高职特色,同时,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以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主要载体,个别活动举办的目的不明确、学生活动参与度低,职业能力培育未渗透到各教育环节,究其原因,与培养模式固化有很大关联。
3.2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企业参与度低,与实际需求脱节
职业教育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群)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提供通向该职业通路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与特定的职业(群)对应,体现岗位特性。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职业针对性,脱离了以职业能力和市场需求导向为主体的培养出发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低、积极性及主动性差,企业实际培养需求得不到正视,同时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实施周期长,更新论证程序烦琐,导致计算机行业的新技术融合不到原有培养方案中,这进一步导致了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的失配[3]。
3.3课堂授课知识陈旧,重视实践但缺乏真实岗位项目及任务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更新迭代快,要适应行业发展,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持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当前,无论是教材还是师资,对新技术的包容度都远远不够,受限于教材的出版周期,教材内的技术与当下流行的新技术有时间上的差异,而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为缩短这个时间差异,部分教师采用边学习边讲授的方式,由于教师本身理解深度及缺乏企业真实项目经历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对新技术的理解低下,形成不了具备竞争力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上,基于高职面向职业的特点,一般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都重视实习实训,但基本上停留在机房演练的阶段,企业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手段应用较少,与企业真实项目案例的开展过程不符,缺乏职教特色,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学生职业意识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力
职业意识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积极的职业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引领职业选择、激励不断进步、鞭策持续努力、实现职业理想。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未来能够的就业方向及所需具备的知识及技能知之甚少,对未来职业方向缺乏明确规划,这里面既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上的偏见,例如过早规划没有意义、计划赶不上变化,也有对自我认知及职业环境认识上的不足,理想化倾向明显,例如择业时过分追求职业经济价值,目标聚焦于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外企等优质单位及经济发达地区,成功机会较多和职业技能提升较大的初创企业和私企鲜有问津,这些都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力的表现。
3.5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来源于高校本身的培养体系,育人理念以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为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重要度认知不够,没有企业真实工程项目的工作经历,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缺乏,导致课堂讲授时依托教材开展,重理论轻实践,许多一线企业使用最新的开发模式、测试手段等未能深入讲授,学生依托专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某些高职院校也已认识到上述问题,通过开展下企业锻炼、跟岗访学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但由于观念、考核上的不到位,教师依托企业进行实践提升的融合深度不够,拘泥于形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3.6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考核评价机制仍以书本知识掌握的多少为主,忽略了职业能力的考核。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需要具备融会贯通能力,即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书本知识外的、创新性的问题,这比单纯的高考试分数更有说服力。不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转移了学生及教师的教学关注点,影响了职业能力的培养。
4 构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为响应国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密合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推动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我院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系以IT企业需求为培养导向,以树立学生职业意识为先导,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基础,以养成职业行为习惯为重点,以校企密合、产学研结合为手段构建了一平台着力、三课堂联动、四主体参与的三段式分层培养体系。
4.1一平台着力
一平台即校企合作平台,包括师资培养子平台和学生培养子平台,见图1。其中师资培养子平台一方面需要完成行业需求和企业岗位要求对接,针对当前流行的IT技术结合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分析和筛选,确保所教即所需、所学即所用;另一方面依托企业资源开展教师实践技能提升,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开展多方向前沿技术学习,依托企业真实项目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生培养子平台按照“职业认知、生涯规划、职前准备、职场适应”的职业素质养成路径,依据“以引导为主,教授为辅”的教育思路,以择业价值观教育为引领、以专业思想教育为突破、以助力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精准对接需求为目标、以校企双师指导为手段,主要完成四部分内容,第一是行业思想引领,通过企业新生入学专业教育、行业发展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前沿、找准专业兴趣方向、明确专业发展及努力方向;第二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包括创新创业指导,主要利用企业导师实际经验引领学生职业规划,开展路径建设,少走弯路;第三是专业课程深入,通过引入企业导师讲授实践操作类课程、开展新技术校内外实训、“一生一品”项目孵化与指导等手段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保证供需两端均衡,深化职业能力内在修养;第四是就业素质提升,通过校企双师开展职场礼仪、求职技巧、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指导,强化职业能力外在修為。
4.2三课堂联动
三课堂联动指的是将职业能力培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渗透于各人才培养环节,其中第一课堂严抓教学质量、第二课堂培育职业特色、第三课堂塑造拓展品牌,三者空间上并存、时间上交叉,能力培育上侧重点各有不同,见图2。
第一课堂注重专用职业能力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论知识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见图3。理论知识模块按照学习层次进度及年级知识水平分为专业基础阶段、专业提升阶段和专业拓展阶段,专业基础阶段对接大一新生,与企业专业入学教育同步开展,关注学生专业基础技术(知识)的培养;专业提升阶段对接大二,细化计算机专业方向,构建软件技术类、硬件技术类、网络技术类、图形图像类四个专业模块,学生依据兴趣引导、个性特征和学习需求选择对应模块方向,重点关注专业核心技术(知识)的培养;专业拓展阶段对接大三毕业生,对学习基础好、适合研究型的同学开展专业能力再提升,引入IT行业新技术,重点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习基础一般的同学开展专业结合兴趣行业的“互联网+行业”培养,重点关注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开展专业辅助技术(知识)的培养,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拓展咨询、营销等方面的知识领域,开展相关职业技术(知识)的培养。实践教学模块[4]依托专业课程体系、学院开展的一生一品项目、企业实习实训,其中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专业基础课验证性实验→专业课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逐次递进的形式开展,对接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重点关注职业岗位认知能力和基础岗位能力的培养;学院开展的一生一品项目来源于校内教师自有课题、校外企业导师真实项目,校企双导师协同育人,按照项目要求开展项目开题、项目进度审核、中期答辩及结题答辩等,重点关注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企业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按照岗位真实工作任务开展,对接职业技能训练,实现职业素养的再提升,达到毕业后与企业无缝对接的要求。
第二课堂注重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职业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为保证第二课堂效果,将第二课堂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必修课及选修课学分[5,6]。依托人文类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纽带作用,开展人文类职业能力培养;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等为学生开展行业讲座、专业授课及项目指导,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考证考级、技能竞赛、一生一品项目、创业孵化园项目,以赛代练、以项促学,促进专业相关类课程体系构建,提高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专业技术服务、假期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提前适应社会,加快角色转变进程。
第三课堂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普及度越来越高,网络课程、在线教育平台层出不穷,人们学习知识已由传统的纸质、离线变成现在的网络、在线,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一种技术吃遍天业已不复存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学院建设了计算机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引入了超星尔雅大课堂开展网络课程教学,打造了不同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资源库,提供了有效的线上线下沟通方式,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等能力。
4.3四主体参与
四主体参与指的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参与对象为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四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和监督,形成闭环推动着培养质量的提升[7]。当前人才培养症结在于企业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认同,作为人才培养的接收方,其诉求应该得到重视,尤其是其人才需求情况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培养过程,因此必须将企业纳入人才培养主体。从校企协同育人角度,企业承担起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培养目标优化、岗位(群)工作职责及任务分解、专业及核心课程共建、培养结果反馈等任务,使企业辅助教育贯穿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全过程,保证所培即所需;学校转变办学理念,引入成果导向教育、CDIO工程教育模式等先进教育理念,指导教师开展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建构,同时做好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打造好目标定向、产出导向;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做好职业素质培养下的课程体系构建,明确所授课程在整个目标岗位(群)中的地位和作用,多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案例主导的教学模式,同时考核评价标准中纳入软考等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技能竞赛考核标准、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对标的专业技能要求等,避免以书本知识点定单一考核标准的情况,同时教师自身通过师资培养子平台加强新技术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承受主体对整个培养体系起到监督评价的作用,同时其培养情况数据也可以为后续改进提供定量分析依据。
5 实施效果
一平台着力、三课堂联动、四主体参与的三段式分层培养体系对接了计算机行业需求,体现了高职人才能力培养本色,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专业能力与通用职业技能相结合、课上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通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和专用职业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提升了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锻造了理论知识强、实践技能高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5.1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明显
该体系自实施以来,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优质单位就业学生保持在20%以上,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学生人数保持在40人以上,各级各类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学生30余人次,创新创业人数和项目质量较往年提升明显。品牌专业行业口碑良好,评价我系学生“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提得起”。
5.2锻造了高水平的双师团隊
该体系自实施以来,通过与企业导师互通互融,专业教师掌握了计算机行业发展趋势,提升了行业视角和工程实践指导能力,骨干教师均取得了计算机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累计具备1年以上企业实践经验,探索并实践了多种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承担十余项自治区级科研及教改项目,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各类论文二十余篇。
参考文献:
[1]唐伎玲,李念峰,李国琳.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4):33-35.
[2]许鹏,王继强,李华平.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系统化培养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4):141-143+153.
[3]李海峰.以IT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6.
[4]刘芳.高职信息类专业群“实训、实战、实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1):37-40.
[5]李蓉,李向阳,廖福保.基于“四课堂联动”模式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5(08):44-48.
[6]高永梅,沈海娟.计算机类专业职业素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的路径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6(10):60-62+66.
[7]李海胜,张明真.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四方合作”机制初探[J].科技视界,2019(02):79-80.
【通联编辑:王力】
收稿日期:2019-09-10
基金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基于USEM模型的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NDZYSZ1802)
作者简介:祝鹏(1987-),男,山东日照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物联网、计算机教育;赵君(1975-),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郎建华(1983-),男,黑龙江伊春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