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的过程 应合乎自然而然
2019-03-07张阳
摘 要:当前,人们对于计算有一些误解,认为计算就是熟记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巧后,对于各种算式做出正确答案,殊不知计算法则也是经由对算法的设计、选择后构造的。因此真正的计算课堂是应让学生在经历了丰富的数学实践后,从而自然而然形成对计算法则的认知。
关键词:计算法则;自主探索;自然得法
运算方法常被教师们简称为“算法”,它是指实施运算过程,得出计算结果所遵循的方法、步骤。小学教材中的“算法”知识蕴含在计算过程中,成为一种规定性的法则。学生对“算法”的掌握过程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的掌握“算法”既要尊重知识的脉络,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外部的强制训练、记忆就能取的效果。对此,教学“算法”的过程,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使“算法”能真正融入学生的脑海里。
一、 先试,使用自己的算法
先试就是要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旧“算法”,先动手算一算,试试看。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提供学生足够的数学素材,努力创设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在尝试中学生可调动已有的认知,在自主尝试中实現方法的正迁移。
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更多的应是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在自然而然中认同算法的合理性,而不是死记硬背计算的步骤,在通过课后大量的机械训练来提高正确率的。因此,课堂中应先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24×12,许多学生会运用已掌握的分部算式来解决,先算24×10,再算24×2,最后把两个积相加,正因为学生有了这一基础,才能顺理成章地接受竖式计算的法则,竖式计算与分步算式的计算步骤是相通的,从而体会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科学性。要想让学生主观接受算理算法,必然是在学生已有认知上再进行建构扩展,通过先尝试再演绎建立的,这样才能顺应得法。
二、 提问,了解别人的算法
学生先试的过程,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学生能觉察到,有些问题,学生认为没有错。面对上述两种情况,教师所做的不应只是紧抓教学重点不放,而应有张有弛,允许多样化理解、探究,从而注意汇总学生思路,集大成,顺条理,进而形成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彼此交流,为融合自己的算法创造条件。
学生总是愿意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的,这是儿童的特点,也正是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表现,可以为课堂注入活力。比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对于1/2+1/4的计算,学生在尝试后共呈现了三种算法:第一种是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后再进行加减,这也是大多数同学都采用的方法。第二种是转化成小数再进行加减,这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先转化为小数,学生解释为因为原来不好加,转化成小数后就能加了,这不正是本课的重点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吗?学生呈现得如此自然而真实,语言不够精准,但却能顺理成章地引出算理。第三种通过画图,将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后,先涂其中2份,再涂其中1份,合起来一共3份,也就是四分之三,有学生对涂其中2份表示疑问,立马就有学生指出4份中2份,也就是二分之一,在学生彼此提问解惑中,学生更深化对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而通分正是将其转化成相同分数单位的一般方法。我坚信,如果让学生长此以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无论思维能力,语言表述,算理和技能都将得到质的飞跃提升。
三、 反思,融合先前的算法
学生解决了一些问题,实际上是在对自己已有的“旧”算法进行自我的消化和调整,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算法”的反思对比,使新“算法”与原先的旧“算法”产生融合。学生在交流过自己及他人的算法后,通过反思回顾自己的算法是否合理,别人的算法是否比自己更加简洁,这样计算的背后暗藏的算理对于学生系统地习得算理大有裨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监控数学思维的习惯。
如教学《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时,计算并不难,难的是简便计算后得到的余数是多少,如不要求简便计算,学生对于得到的余数没有疑问,但划掉0之后,学生则经常出错,可以让学生融合没有简便计算的笔算过程加以反思,划掉1个0,除以的就是几个十,因此余下的也是几个十,划掉2个0,除以的就是几个百,因此余下的也是几个百,有了这样深刻的反思理解,学生在计算时才能真正明白算法,并合理利用,而不是教师不停灌输,余数在十位,就是几十。
四、 再试,巩固内化新算法
当学生已经对新的“算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应趁其存在认知的新鲜感,有想再试一试的冲动的时候,及时组织学生再试。再试的过程既是对新“算法”的初步巩固,也是再让学生发现自己还有哪些没有弄懂的细节地方,并加以改进,体验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真正放手,在学生交流算法,自主反思后,仍让学生掌握主权,让其在再次尝试中切实体会到算法的合理及巧妙,从而自然而然地巩固内化新算法。如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对于“挑扁担式”的“一加(减)相连,两边乘除”的混合算式,学生通过再次尝试,就能体会到先同时算出乘除法,再进行相加减,确实能简化运算步骤,也符合实际情况。
五、 归纳,明确算法背后的算理
教学需要让学生对“算法”抽象化,上升到理想层面,这实质上是让学生自主地从“算法”中归纳总结出“算理”,以便触类旁通,为一类算题的“算法”找到依据,订立规则。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及算法的形成,应是在充分探索后自成体系的,也就是在经过一系列活动后,用适当的数学语言概括归纳,从而将算理进行表征。新教材之所以没有将计算法则以定义的方式呈现,也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即在计算课堂中,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在初次尝试后通过提问交流,经过反思回顾,再度尝试后,让学生自主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如何理解算理,习得算法的,先让学生概括自己的计算过程,通过全班学生共同回顾反思计算过程,从而寻找计算时的共性,直至让学生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归纳出法则,使之真正内化为计算经验,这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内容及教学凡事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不应是在教师看似“启发”式的引导下亦步亦趋,通过复述算理以求理解,而应在教师提供的课堂平台上,通过大量数学实践自主形成算法,明确算理,让得法的过程,近乎自然而然!
参考文献:
[1]金成梁.小学数学疑难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12):81.
[2]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姜亚民.课改后的计算法则教学[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3):8-11.
作者简介:
张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