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

2019-03-07张瑞娟

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贫困地区助力

张瑞娟

新年伊始,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全面攻坚期。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首发任务,从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4个方面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从具体部署来看,特色产业扶贫、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等依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攻克的关键问题。自2015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来,发展特色产业一直是贫困地区精准施策的重中之重,但是大量特色产业的推进,也带来了小农户无法对接大市场、农产品供给区域性过剩、价格被压低、贫困户利润被挤压等问题。为了解决区域特色农产品产销不对路、信息不对称、扶贫效果不佳等问题,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扶贫办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肯定了农村电商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自此,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政府引导、电商助力、群众积极参与下,各大电商借助平台优势与贫困户、龙头企业、新农人等多元主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合作模式,实现了精准帮扶、产销对路、脱贫致富等目标。具体来看,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促进了贫困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贫困户是小农户中的典型代表,也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硬骨头”。电商助力精准扶贫,不仅在产销层面上让贫困户可以对接大市场,更深层的内涵是提高了贫困户的现代化生产水平、现代化管理观念和资源要素配置水平,通过引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从而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电商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元素,能够从产销对接、适销对路、迎合消费者需求、品牌战略、品质控制、缩短产业链条等方面,提高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通过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要素嵌入资本、劳动力等,提高了要素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贫困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起到了扶贫先扶智(志)、脱贫可持续的效果。

二是有利于发展长效扶贫产业,提高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着力解决脱贫攻坚战中的突出问题上提出,要“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农村电商依托“农产品上行”计划,能够系统地对农产品需求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和预测,指导贫困户利用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进行科学种植、精准种植,通过快速聚集同质需求、提高定制化生产能力,满足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产销对接。通过与贫困户精准对接,开展以需定产的订单农业模式,消除了农产品生产端的不确定性,解决了产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幅提升了生产与流通的效率,形成了新的利润空间,降低了贫困人口面临的市场风险,进而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直接收益水平。例如,近两年,异军突起的电商平台拼多多,通过独特的社交拼单模式,短时间内可集纳海量订单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接供给端的生产信息,利用分布式AI,研究个体可能存在的消费需求,再用社交裂变的方式迅速聚量,开拓了“货找人”“人以群分”的新电商模式。这种“拼模式”契合了目前中国特色产业扶贫的现状,可以通过以需定产的订单农业模式,在极致精简供应链的基础上,迅速实现产销对接,解决扶贫产业“一哄而上”带来的区域性农产品过剩问题,降低貧困户承担的市场风险,提高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

三是转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模式,助力国家质量兴农战略。2019年2月,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来看,农村电商主要通过以下4种渠道在贫困地区助力国家质量兴农战略。一是利用消费端的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未来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趋向,更加科学、合理地引导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二是直接对接贫困户,指导贫困户对产品进行分级整理、分类包装,通过分级分类提高农产品价值,增加贫困户收入;三是依靠基础数据和店铺评分,倒逼贫困户生产切合消费者口味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利用口碑建立品牌威信,提升品牌公信力;四是通过缩短产业链条,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时间,减少了农民提前收获农产品或使用保质性化学品的可能性,增强了消费者对鲜食农产品的消费体验。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贫困地区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