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加纳肯特布的手工制作及文化特征
2019-03-07田悦王宏付
田悦, 王宏付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肯特布是非洲传统手工纺织品,产自非洲西部的加纳地区,当地人称为“Nwetoma”,源于阿肯语中“Kenten”一词,意为“篮子”,对应英文Kente cloth。它是以棉线、丝线或人造丝为原料,用小型木制织机纯手工织造而成的长而窄的条带状织物[1],当地人将这些长而窄的条带沿布边纵向依次缝合拼制成一块大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整布来作为服装穿着,有“穿衣一块布”的说法[2]。目前,关于中国各民族传统织物的相关理论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对国外特色织物的学术研究还较少,非洲加纳肯特布即是如此。文中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肯特布的历史起源、手工制作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文化特征。
1 肯特布历史起源
关于肯特布的起源,传说是两个人因蜘蛛织网时的情景得到启发而发明创造了肯特布的织造技法。因为当时没有足够的纱线织布,他们就用酒椰、棕榈树纤维来替代,后来发现织出来的成品像个篮子。也正是由于这个故事肯特布才被当时的人们称为 Kenten(篮子),后来的 Kente 一词就是来源于 Kenten[3]。
而相关历史记载,肯特布的织造与古西非王国早期的编织传统有关。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肯特布在阿散蒂王国建立前就已存在,是由西非各种编织传统发展和演变而来的产物[1]。但在马里多贡地区的邦贾加拉悬崖洞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织物残片,这些织物在织造技术和美学特征上都与西非加纳的肯特布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说明,早在公元11世纪甚至更早之前,西非就已存在条带布,而这种布的许多特点都出现在阿散蒂早期或后来的肯特布中。根据上述历史记载,专家认为阿散蒂织工从北部和西部地区学习到了编织技术,并将其进一步改良、完善成为具有当地风格特色的肯特布[1]。虽然说肯特布可能起源于11世纪西非的传统纺织技术,但整个非洲的纺织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在非洲其他地区的考古发掘中,曾出土古库施王国(兴盛于公元前500—300年)时期的纺轮和织机,也有大量的图片和考古证据证明,早在公元前3 200年,在尼罗河流域的其他地区(如埃及、努比亚和库什)就有织布业的存在[1-2]。
2 肯特布分类
肯特布品种多样,花色繁多,文中根据现有资料将其从织造地区、织造材料及织造方法3方面进行分类。
2.1 织造地区
肯特布按织造地区主要分为阿散蒂族肯特布和埃维族肯特布两种,具体如图1所示[4]。阿散蒂族肯特布最大的特点是织物纹样全部由锯齿状、菱形、梯形、星形、方形、闪电形、十字形等形状的几何图案组成,整体风格规整紧密。埃维族肯特布的色彩象征意义和织物背景设计与阿散蒂族大体相似,但纹样较之阿散蒂族更为丰富,除几何纹样外,还有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器物纹样、通俗纹样及政治题材纹样,整体风格则更加生动、活泼。
图1 肯特布按地区分类 Fig.1 Kente cloth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region
2.2 织造材料
从织造材料来看,肯特布主要有纯棉肯特布、交织肯特布及纯丝肯特布3类。纯棉肯特布由普通的棉纱织造而成,适合日常穿着;交织肯特布经、纬用两种不同纤维的纱线交织而成,其中经纱为高质量的棉纱,纬纱为丝或人造丝,适合出席重要场合时穿着;纯丝肯特布则全部由丝线织造而成,异常华美,为皇室和贵族专用。
2.3 织造方法
肯特布纹样织法可分为“阿维潘”(Ahwepan)、“特普瑞克”(Topreko)、“法普日努”(Faprenu)和“阿萨斯”(Asasia)4类,具体如图2所示[5]。图2(a)中“阿维潘”是最简单的织法,使用平纹组织织造,没有花纹图案;图2(b)中“特普瑞克”的织法由2个“巴巴杜阿”(Bubudua)图案和1个“阿德文”(adwen)图案组成一个设计单元,其中“巴巴杜阿”部分为“包经”,即经纱完全被纬纱覆盖,只显示纬纱颜色,而“阿德文”部分是将2~3倍的纬纱穿过经纱进行补纬,经、纬纱上下交替穿插形成“纬浮”图案,此部分同时显示经纱和纬纱的颜色,此种织法在当地又被称为“单织法”;图2(c)中“法普日努”织法是手动或用梭子补充纬线,纬线在地经纱上前后穿插两次,与“特普瑞克”织法不同的是此种织法形成的“阿德文”(adwen)部分的经线被纬线完全覆盖,只显示纬线颜色,这种织法在当地被称为“双织法”;图2(d)中“阿萨斯”织法是肯特布织造方法中最为复杂的,图案呈现斜纹效果,此种方法织出的肯特布为皇室专用,布的经纱背景由红、绿、黄(与加纳国旗的颜色构成一致)3种颜色的竖条组成,这种经纱背景称为“欧雅科曼”(Oyakoman)[5-7]。
图2 肯特布按织法分类Fig.2 Kente cloth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weaving method
3 肯特布的手工制作
肯特布的制作过程极其精细复杂,从采棉到织造成布主要经历纺线、染色、整经、织造等工序,肯特布制作过程如图3所示[8-9]。
图3 肯特布制作过程Fig.3 Production process of Kente cloth
3.1 纺线
肯特布制作原料以棉线为主,采摘的棉花要将其去籽并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变成织布时用的纱线。加纳的纺线工具是较为原始的纺锤,多为自制,用当地的棕榈树枝作纺杆,纺轮则由黏土制成。与中国传统纺锤纺线原理相同,纺线时取适量棉花搓捻、固定在纺杆底部挂钩上,吊起纺锤后用一只手拨动纺锤令其旋转,另一只手则扭转棉花使之成棉线并将其缠绕到线锭子上。纺锤操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旋转纺锤过程中既要求旋转时间长,还必须保持上下垂直,否则纺出的棉线就会粗细、松紧不一。由于传统纺线过程费时费力,现在肯特布的织造原料多为进口或从当地市场购买的现成线材,很少再人工纺线。
3.2 染色
纺成的棉线一般在植物染料中着色。当地人用靛蓝植物、干紫木、印度罗望子、菠菜叶、芒果树来制取棉线染色时用的蓝色、红色、褐色、绿色、黄色染料。具体的染色方法是将植物的根、茎、叶用木棍捣碎后放入染锅,加水后急火熬煮,水沸腾时将残渣过滤,后改为小火慢慢煮制;煮好后将成捆的纱线放入染锅,用木棍搅拌,使纱线充分浸入染液着色;着色完成后将染好的纱线悬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晒干[8]。
3.3 整经
整经是肯特布织造前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整经的过程就是将纱线排序、交叉成对的过程,具体操作如图4~图6所示[10]。在空地上楔上经线楔,然后将缠好线的线筒安装在有10根铁丝柱的整经台上(见图4),依次牵出每个线筒上的线头并将其汇总在一起固定在第1根经线楔上;接下来,手持整经台并向前移动拉线,拉出的纱线按照“之”字形(见图5)依序套在每一根经线楔上;到最后一根经线楔时应注意,每根经线要以“8”字状(见图6)进行交叉,这种交叉是织布的关键,交叉后1根经线即变为1对经线,然后利用最后两根并排的经线楔将这种交叉状态保持下来,之后拉着手中的经线按原路依次返回,将经线拉回第一根经线楔,使线头和线尾重合,将线尾剪断,整经工序完成[10]。
图4 整经台 Fig.4 Warping platform
图5 经线顺序 Fig.5 Beaming order
图6 “8”字交叉 Fig.6 Figure-of-eight overlapping
3.4 织造
肯特布由木制手动织机织造而成,加纳传统的
织布机分为可移动式织机、半固定式织机和全固定式织机3种类型。各地织机略有差异,但基本构造大致相同,主要由布轴、篾、综片、卷经轴、滑轮、踏脚等部件组成,具体见表1。辅助织造工具有线轴、梭子、线筒、绕线器、绷线器等。与中国传统木织机的织造原理一致,织工在织造时用踏脚控制综片升降,使经纱分为具有三角开口的上下两层,将梭子投过开口后打纬,如此反复。除皇室专用的“阿萨斯”织物外,织机一般使用一对或两对综片,只能用来织造平纹织物。其他花型织物则通过在引纬过程中将原有颜色的纬线引到特定位置,再加入其他颜色的纬线继续填充,通过纬纱在经纱纵向上的积累来形成花型[1]。这种木制织机织出的肯特布宽度只有8~9 cm,当地人将这些长而窄的肯特布沿布边纵向依次缝合,拼制成一块大的正方形或长方形肯特布来作为服装穿着。制作一款男士的服装一般需要20~27根肯特布,女士服装则需要12~15根。
表1 肯特布织机图解
4 肯特布的文化特征
肯特布制作费时费力、产量低,售价又高,但是非洲居民依然将其作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并且一直在传承,这主要受当地宗教文化的影响,也与肯特布的民族性和其特有的文化传承功能有关。
4.1 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非洲,宗教信仰盛行,宗教文化渗透到社会、风俗、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加纳信仰的宗教主要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传统拜物教。图腾崇拜作为传统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图腾崇拜与当地人民信奉祖先和自然神,渴望与神灵对话,得到神灵庇护的愿望有关[1]。起先人们会将某种图腾纹在身上以求庇护,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图腾以染印或编织的形式表现在服饰中。如埃维族肯特布中的纹样大都受图腾崇拜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埃维族常见纹样分类及寓意见表2[6]。另外,图腾崇拜还影响了当地人的服饰色彩,如加纳人认为黑色是不吉利的颜色,喜欢明亮的色彩,因此肯特布颜色以红、黄、绿等亮色为主,整体色彩鲜艳、明亮活泼。
表2 肯特布纹样题材及寓意
4.2 民族区域性
肯特布的民族性是在非洲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观念、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从民族学角度来看,民族是指在共同地域形成的具有共同历史、文化、语言、宗教信仰的人群。其中共同的文化包括地方风俗、生活习惯等,服饰作为“衣食住行”之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外部特征。肯特布作为非洲的特色服装,体现着非洲人民共同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文化观念,同时它作为一种民族符号,是非洲人民身份的象征。非洲区域内各民族的肯特布又有所区别、各有千秋,如阿散蒂族肯特布纹样全部为几何纹样,这是阿散蒂肯特布区别于非洲其他地区肯特布的主要特征;埃维族肯特布的纹样题材则不局限在几何纹样,取材广泛(包括动物、器物、政治、文化等),整体更加生动活泼、富于变化。②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肯特布的民族性是非洲本土文化所赋予的。非洲文化是具有区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具体文化。肯特布是非洲人民手工织造而成的有形的物质劳动成果,这是其物质文化的体现。同时人民在织造肯特布的过程中又结合了当地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及个人的审美意趣,因此肯特布又是本土精神文化的凝结[6]。
4.3 文化传承功能
肯特布来源于民间,其形成和发展既得益于丰富的自然环境,更与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审美准则等社会文化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外,非洲文化的传承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明,它的传承没有专门的文字典籍,而是以诸如服饰纹身、音乐舞蹈、雕刻绘画、图腾巫术等非文字的形式进行。而肯特布作为非洲特色的民族服饰,是非洲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一方面肯特布作为一种本土象征,凝结了非洲当地的风俗习惯、审美意趣、文化观念和宗教信仰,是非洲本土文化催生的产物。如加纳传统习俗中最为特殊的是对凳子的崇拜,受这一习俗的影响,勤劳智慧的埃维人根据凳子的实物形式将其简化、提炼,变成纹样织在肯特布上,以此表达希望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相较之亚洲、欧洲等其他地域的文化,肯特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折射出非洲文化的深刻内涵,是非洲的一种文化符号。如肯特布的每一道织造工序都有单独的诗歌、歌谣,据传织工们在投梭时口中吟唱着:“我是命运的小舟。经线代表生命,我在它的暗礁中间穿行。我从右岸到左岸,为纺织出力,毫不振抖我的肚肠(线)。我再从左岸到右岸,毫不振抖我的肚肠。生命就是不断往返,生命就是永恒自给。”[11]人们通过这种口头吟诵的形式使得肯特布的织造技艺得以代代相传,同时这些优美的诗歌也真实的反映了非洲的历史文化。因此,肯特布除了遮寒避暖、美化人体的实用功能外,还有表达个人情感、展示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它是西非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其所具有的精神内涵是了解西非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
5 结语
肯特布是独具民族特色的非洲手工纺织品,也是世界纺织文化的灿烂篇章。它以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的纹样而闻名世界。不同于现代的机器纺织 ,肯特布的制作从采棉、染色到织造全部由手工完成,一经一纬都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和汗水,彰显着浓厚的非洲风情。通过历史起源、手工制作过程和文化特征等方面对肯特布的研究分析,能使人们更深入的了解肯特布,为纺织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资料;同时对创新国内传统织物的设计形态、激发当代服装等领域的设计灵感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肯特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研究非洲文化的重要媒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利于中非文化的交流,符合“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