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有收藏
2019-03-07吴正光
图 文 / 吴正光
很多人把收藏作投资理财,我不谙此道。但不等于说,我不重视收藏。我以切身经历谈收藏,是想说明,“处处留心有收藏”。
此文,亦可作为我在贵州组织开展民族民俗文物调查、征集、保护、利用工作的一篇小结。
1963年9月,我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分配到贵州省文化部门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1998年9月退休。35年间,前32年在省文化厅,后3年在省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博物馆工作者。退休以来,整理多年收藏的与文物和“非遗”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准备交给省博物馆收藏。回顾收藏之路,令我深切感到,处处留心有收藏。
◎图1 《贵州省民族节日概况一览表》
在工作中收藏
《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恪尽职业操守。不收藏文物,不买卖文物,不违规占用文物及资料,不以文物、博物馆职业身份牟取私利。”因此,我收藏的不是文物。若是征集文物,早已及时交公。我在侗族村寨考察,发现村民弃之不用的生活物品,有的具有收藏价值。如用藤条编织的“饭酉”“酒海”;用棉布加工、桐油涂抹做成的防水钉鞋;儿童戴过的绣花帽子等等,工艺不错,可以收藏。我问村民“卖不”?村民笑答:“比这好的东西,寨子里头多的是,不要钱,随你挑!”我仔细挑选,逐一登记,采取以新换旧的方式,征集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交给以飞云崖为馆舍的民族节日博物馆。所谓以新换旧,即用新的搪瓷饭盒兑换弃之不用的藤条“饭酉”;用新的铝制水壶兑换弃之不用的藤条“酒海”;用新的橡胶雨靴、塑料雨靴兑换弃之不用的防水钉鞋;用新式帽子兑换弃之不用的儿童绣花帽。
我在工作中发现,被村民弃之不用的某些生产、生活用品,除了具有艺术价值外,还有历史价值,是农耕文明的遗存。有段时间,每当提及民族文物,想的就是盛装银饰,忽视上述物品,这是一个误区。认识这一点后,收藏的视野扩大了。我从民族民俗文物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切反映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代表性遗址、遗迹、遗物和遗风,都是民族民俗文物。”
民族民俗文物,作为历史文化遗存,有“有形”与“无形”之分。无形民族民俗文物,近年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没有体量,但其文物价值不可忽视。比如过节习俗,虽然不能征集入藏,但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十分珍贵的,被人称为社会发展的活化石。为此,我建议与民委合作,开展全省民族节日普查,然后按活动时间、节日名称、活动地点、活动范围、主要民族、活动规模、活动项目、主要乐器、节日来历等内容,编印收录1000多次(处)传统民族节日集会的《贵州省民族节日概况一览表》(图1)。据《节日一览表》统计,活动项目主要有对歌、跳笙、吹笙、踩笙、吹箫、吹笛、唱戏、射弩、赛马、斗牛、斗羊、斗雀、摔跤、拔河、拉鼓、踩鼓、武术、踢毽、登山、划船、捕鱼、捞虾、尝新、野餐、吹唢呐、吹长号、吹勒尤、吹勒浪、弹月琴、弹三弦、讨花带、讨树秧、射背牌、跳地戏、敲铜鼓、荡秋千、爬刀梯、打花鼓、打手毽、打磨秋、耍狮子、舞龙灯、划旱船、丢花包、抢花炮、吃相思、抬官人、游百病、打陀螺、打篾鸡蛋、讨葱讨蒜、讨清明粑、讨甜藤粑、讨姊妹饭等等。在节日集会上使用的传统民族乐器有30多种。
◎图2 兔子形墨斗
贵州高原的民族民俗文物,门类众多,数量巨大,内涵丰富,特点突出。我将它们分为生产、生活、制度、军事几大类。其下又分为若干“目”,或称之为小类,编制了一部《民族民俗文物调查征集大纲》,供基层文博工作者参考。我把生产工具分为渔猎、采集、农耕、林业、畜牧、种植、手工业7类。手工业类又分为木匠、篾匠、漆匠、铁匠、银匠、铜匠、造纸匠、砖瓦匠、陶瓷匠、补锅匠、剃头匠11个小类。与木匠有关的收藏对象有斧头、锯子、推刨、凿子、墨斗(图2)、墨纤、角尺、挖凿、钉锤、车钻、锉子、马口、钻子、木锤、木马、工具箱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木器制品等。生活用具分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三类。在精神生活方面,具体调查征集对象主要有:文化娱乐设施及相关用具、工艺美术、文学、文字、历史、戏剧、体育、信仰。文化娱乐设施及相关用具,分为文化设施、各种乐器、舞蹈道具、各种玩具、与著名民族民间艺术家有关的文物。其中乐器便有夜箫、侗箫、三眼箫、鸭嘴箫、姊妹箫、芦笙、唢呐、长号、勒尤、勒浪、琵琶、二胡、笋壳二胡、口弦、三弦、四弦琴、月琴、牛腿琴、古瓢琴、葫芦琴、牛角琴、泡木筒、莽筒、铜鼓、木鼓、皮鼓、铜锣以及其他乐器和相关装置等等。运用这部《征集大纲》,业者按图索骥,征集了成千上万件(套)民族民俗文物。从1984年冬起,挑选部分精品,先后在贵阳、北京、西安、天津、济南、淄博、青岛、许昌、南京、无锡、苏州、杭州、深圳、顺德、广州、重庆、成都、太原、呼和浩特以及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办《侗寨鼓楼图片展览》《贵州侗族建筑及风情展览》(图3)《贵州苗族风情展览》《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展览》(图4)《贵州酒文化展览》《贵州蜡染文化展览》(图5)《贵州傩文化展览》《贵州民族服饰展览》《贵州苗族银饰展览》《中国贵州苗族节日盛装展览》(图6)等等,一路引起轰动。1988年10月21日,《中国文物报》发表记者采写的《风从西南来》报道:“《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展览》在古城西安引起了轰动,三个月时间观众络绎不绝,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记者也曾在北京参观过《贵州蜡染文化展览》和《贵州酒文化展览》,这两个展览带着云贵高原泥土的芬芳,以其绚丽多姿的风物民情,给首都文化圈注入清新的空气;进而,有人将贵州同时推出的这三个各具特色的展览,称之为文博界刮起的一股‘西南风’,不无道理。”
◎图3 1985年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参观“侗展”接受侗族姑娘为其挂彩蛋。
◎图4 1988年10月2日原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周林(右一)偕贵州老乡原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右二)参观“节日文化展览”。
◎图5 1988年6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副主任楚图南(右一)在贵州省副省长刘玉林(右二)陪同下参观酒文化蜡染文化展览。
◎图6 1989年7月17日《中国贵州苗族节日盛装展览》办展人员与美国《四国艺术节》组织者合影。
◎图7 民族节日博物馆
◎图8 古建泰斗单士元题写馆名的民族建筑博物馆
在巡回展览的基础上,利用旅游线上经过维修的文物建筑,开办了一批专题民族民俗博物馆。如民族节日博物馆(图7)、民族建筑博物馆(图8)、苗族刺绣博物馆、蜡染文化博物馆、民族戏剧博物馆、民族婚俗博物馆、傩文化博物馆、乌江文化博物馆、石刻艺术博物馆、奢香博物馆等等。1991年11月2日,《光明日报》以《贵州系列博物馆礼赞》为题发表评论:“贵州在全国开风气之先,以远见卓识筹建系列博物馆,是对民族文化的系列化抢救。”
◎图9 维修前的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摄于1975年)
◎图10 维修后的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对于民族民俗文物而言,除实物而外,相关的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也是收藏对象。早年拍摄的文物照片,更为接近原状,而后来经过维修的文物建筑,难免走样(图9~图10)。至于文物环境,更是容易变化(图11~图12)。因此,接近文物原状的老照片,具有重要文物价值。我已清理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拍摄的老照片,在编写好文字说明后交给省博物馆收藏。
◎图11 维修前的邓恩铭故居(摄于1979年)
◎图12 维修后的邓恩铭故居环境变了
◎图13 1984年12月11日著名博物馆学家王振铎来信。
◎图15 1998年5月30日古建专家罗哲文为镇远博物馆题写的馆名
◎图14 1985年12月2日彭卿云执笔写给贵州省文化出版厅的信
在交往中收藏
在社会交往中,也有机会收藏,其中以信件为大宗。我收藏的绝大多数信件,都与文物博物馆事业有关,是贵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历史见证。目前我已清理出文博界、教育界、新闻界著名专家、教授、记者写给我和我所在单位的信件几十封。来信的著名文博专家有单士元、王振铎(图13)、罗哲文、杜仙洲、祁英涛、吕济民、马自树、彭卿云(图14)等;著名民族学家有费孝通、吴泽霖、林耀华、陈永龄、宋蜀华、祁庆富等;著名记者有时任《光明日报》总编何东平、《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副主任兼《名流》周刊主编梁永琳等。
罗哲文在信中赋诗赞颂青龙洞古建筑群:“一山飞峙㵲江边,殿阁亭廊绝壁悬。宫刹三排临水立,危梯百级任盘旋。青波绕廓翻微浪,老树垂萝吐雾烟。入黔何处风光好,镇远城头一洞天。”他还应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博物馆题写馆名(图15)。
彭卿云在信中填词抒发在侗族村寨欢度春节的喜悦:“村舍身临碧水,杉楼脚踏青山。金丝玉线绣田园,片片春风裁剪。满寨人潮歌海,当行尽是红颜。酒阑人醉舞翩跹,风展花枝烂漫。”他说:“这首《西江月》就是当时侗寨春节风景。善舞善歌还善酒,多才多艺更多情,最美侗乡人。整个考察期间,所到之处,都沉浸在酒、歌、舞之海,陶醉在青山、绿水、美人之乡。返京后,心底激情,耳边余响,久久不能平息。如此侗乡之旅,印象之美,欢乐之盛,教益之深,终生难忘!”
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在信中说:贵州的民族村寨博物馆是一种类型的“文化村”(Culture Village)。在文化人类学中,所谓文化村,在术语上称为“模型文化”(Model culture),就是把某一时期或某一民族的文化生活状况以“模型”方式保存或重建。把真实的文化生活状况展示出来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只好以模型来代替。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村,包括古典文化村,工艺文化村,民俗文化村,土著文化村等。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名副其实的文化村出现。自1986年起,贵州首先创建了典型的文化村,但不是“模型”,而是“实地”。真实的地点,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生活,真实的风情。这种实地民族文化村,在当今世界,只有在中国,也只有在贵州才能看到。贵州办成了前人没有办成的事情。贵州建立实地民族文化村的经验是弥足珍贵的,他们开拓性的历史功绩已经立下了中国民族文化村的里程碑。今天,全国各地文化村、民俗村“热”正在兴起,追根溯源,中国民族文化村的事业是在贵州大地上起步的。
在省亲中收藏
我的故乡在农村。退休返乡省亲,发现变化很大,许多传统器具成了“文物”。比如,有的农户已不喂养耕牛而改用犁田机耕田。这样,与用牛耕田有关的设施及工具、工艺,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加上电力灌溉、机械收割的广泛运用,传承数千年的犁耙、戽斗、水车、挞斗等等,多已闲置不用。由于塑料、尼龙制品价格低廉,塑料袋取代了草袋、麻袋、布袋、网兜,塑料布取代了油纸、油布、晒簟、篾席、蓑衣、斗笠、纸伞,塑料鞋取代了草鞋、布鞋、钉鞋、木屐,塑料桶、塑料盆取代了木桶、木盆,塑料碗、塑料碟取代了竹筒碗、竹筒碟、木头碗、木头碟、藤条碗、藤条碟,尼龙绳取代了草索、棕索、麻索、篾条索、藤条索,等等。这样,不仅使一些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逐渐成为废弃物,还使制作、使用这些工具、用具的传统工艺随之失传。
◎图16 蛐蛐盒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落后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被先进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是有历史过程的,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实现的,不可能凭空发生。因此,保留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及制造、使用这些生产、生活用具的传统技艺,是文物博物馆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随着生产的日益现代化,生活也随之现代化,甚至生活现代化比生产现代化步伐更快。作为少数民族重要表征的民族服装的现代化,是最显而易见的。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已放弃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他们或者进城打工,或者外出工作、学习,自然因地制宜,改变装束。即便留在农村,也多到商店购买成品服装,很少种棉、纺纱、织布、缝衣了。于是,与种棉、纺纱、织布、缝衣有关的工具,诸如脱籽机、弹花机、弹花弓、纺纱车、盘纱机、织布机、织锦机、织带机、蓝靛桶、大染缸、晾布架、碾布石、捶布锤,等等,所剩无几。即使有的人家还保留风光千百年的纺织工具,但几乎都成了“世界真奇妙”的猜想对象。如今还能纺纱织布的村民,已是凤毛麟角。许多司空见惯、看似平常的物品,在不知不觉中衰落、消失。一些民族乐器,因为会制作、会演奏的老艺人相继去世而濒临失传;幸存下来的,犹如出土文物,难以恢复生机。
◎图17 蚱蜢笼
小时候玩的游戏,被电子游戏取代了。我找出小时用过的玩具,其中蛐蛐盒(图16)、蚱蜢笼(图17),村寨里的孩子不知是什么东西。我将一些玩具带回贵阳,给儿孙们讲述当年的故事,蛮有味道。后悔动手晚了,痛感悔之晚矣!值得庆幸的是,三个儿子小时放风筝、抽陀螺、打水枪、扯“转转”、骑“高脚马”使用的物件,我还刻意保留着,因为是我制作的。我为他们购买的连环画,还存放在书柜底层的纸箱里。他们都已年过半百,其儿女从未看过。面对这些小人书,代沟是显而易见的——这或许就是收藏的价值吧!
回顾收藏人生,收藏之路宽广。同时深刻感到,抢救民族民俗文物,既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望后来人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