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

2019-03-07项琪

中学生天地(C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皮囊颜值

续走精神之路

台州中学高三(13)班 陈映廷

近日,北大一名心理学博士提出“空心病”这一概念,指的是当下青年所具有的一种近似抑郁的强烈的孤独感、无意义感。其实这是青年们精神道路断裂的一种表现。

在我看来,出现这种状态不足为奇。早在20世纪,美国就有“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世界大战对文明的冲击震荡使美国青年颓废、绝望,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日益快速的社会节奏催生了中国现今“空心的一代”。

急剧发展的科学技术在广阔的外部世界开疆辟土的同时,也挖出了一条断绝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巨大鸿沟。“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但书信中的一笔一画,都是对隔在远乡的家人的深深思念。而今已鲜有人用书信传递思念,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短信。有时,两人明明坐在一起,却用手机聊天,“天涯若比邻”的美好念想反而成了“比邻若天涯”。叶芝有一句诗:“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间到处弥漫着混乱。”当秩序只是浮于表面的假象,混乱已成为隐匿的时代内核,精神道路的损坏无法避免了。

我们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弥补精神之路的残缺?我想,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大动干戈。“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们应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在文学、绘画等不同领域构筑自己的精神道路。

美国作家梭罗,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觉得疲惫、迷茫,只身离开都市来到了瓦尔登湖畔,自耕自食,过着简朴、自然的隐居生活。他不断亲近自然,思考人生的真谛,探索自己的精神之路,并以此为题材写成长篇散文《瓦尔登湖》,向世人展示了从容、充实的精神之路。

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双腿残废了。他的精神世界变得异常动荡不安,对有关于“腿”的词汇非常敏感,还不时无缘由地发脾气,更是一个人孤独寂寞地在荒废的古园子里沉寂,在生和死的边缘徘徊。最后,在荒芜中,他看到了自然的生机和人类的更替,悟出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它是必然会降临的,生命就是一段自然的过程。他重拾文学创作,重新构筑自己的精神之路。

“道路是不会消逝的,消逝的是我们。”

“我们是不会消逝的,正如尘埃是不会消逝的。”

我相信,渺如浮尘的我们,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续走精神之路,漫步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

[指导老师:陈 佳]

鸟 群

瑞安中学高三(3)班 金嘉言

在学校里最熟识的,倒不如说是鸟吧,这是高一时在学校摄影比赛的鼓吹下开始的缘分。

高一的我把单反相机的带子套在脖子上,端起相机,第一次串联起鸟之于我的全部印象。那些日子里,我不再只在教学楼、寝室和食堂间拿着面包匆匆地往来。在那条小径上,我慢下步调,看见未曾注意过的鸟儿三三两两栖在枝叶的繁密处。镜头里的它们显露出圆滚滚的体态,却并不觉得臃肿,只越发觉得憨态可掬。

朱红木梁上藤蔓肆意蜿蜒的空亭,一小丛光秃扭曲的枝干,高大桦木下的那条方石子小径和望不见尽头的绿草地上,无不有鸟的踪迹。它们在这里自由地飞翔或停留,蓬松的棕黄色羽毛间,风穿行而过。其间的一只,尤为瞩目。它蹲伏在树叶间,眼睛圆润得出奇,伸着尖尖的喙,偶尔停驻在枝头,这儿瞧瞧,那儿看看。或是休息足了,抑或是抓握着粗糙的灰褐色树皮终不比在天空嬉戏来得快活,它往往停留不久,忽而飞起,毫不在意在相机的数据库里是否截留它的半截残影,它只是奔向天空。

摄影比赛很快融进过去的记忆里,照片里捕获的那些静止的生命片段,是鸟儿们赐给我的第一个幸运。一曲终了,我收拾好高一的心情,搬迁到五楼新的天地。

可我依旧见到它们,甚至更频繁了些。晚饭后,便能瞥见它们浩浩荡荡,从河对岸居民楼的屋顶,飞到教学楼六楼的铁栏杆上。还不等“排排坐,吃果果”,这群幼稚园的孩童便又跑动开来,成群结队地在空中进行阅兵仪式。扮演主帅的鸟儿按捺不住踊跃的兴奋之情,蠢蠢欲动地想要加入,累了的小朋友便也顺势而为,飞到漆黑的观众席上来接替。它们锲而不舍地坚持着这枯燥的循环,饱满的热情似乎永不会衰落,在这逼近黄昏的渐暗时刻也永不会熄灭。每每这样的时候,就觉得前面立起了一面镜子,照见了我未来的路,那个踽踽而行的未来的我。

鸟之于我,是在瑞中的第一个熟识,也是永不落败的恣意辉煌。

可我终会远离,终会长大,终会像这些自由的鸟儿一般,在奔向天空的飞翔里,享受生命的欢愉和舒畅,或许会在苍穹之上,兑现我一生的向往。

但又或许,在某一个久远的清晨或午后,在毕业册的某一页里,我会与它们重逢,只是这次投去坚定的目光。也可能会突然回想起发黄的岁月,却没有悲伤,没有时间流逝的叹息,只是还有期待,期待再一次的遇见,再一次相会瑞中和我的一整段青春年华。这次,我会对它轻轻诉说,我已和你一样,寻见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指导老师:林海霞]

文学社分享会

本期坐镇文学社:诸暨牌头中学同文文学社

同文文学社原名“擂鼓山文学社”,初创于1983年,社刊为《擂鼓山》。文学社开展文学欣赏、采风、写作辅导等活动,积极发动同学们参加征文活动和作文大赛,在多类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

小小说创作的细节描写

■诸暨牌头中学 何顺勇

小小说的创作,要让情节生动、人物有血有肉,就必须把细节写得鲜活。比如,请你尝试扩写下面这个老头垂死前不忘“节财”的场景:一个已不能说话的垂死老头,一直伸着两根手指,迟迟不肯咽气,直到他的妻子掐灭了油灯中两根灯芯中的一根才咽气。

同学A这样写:昏暗的室内,点着一盏油灯,两根灯芯发出豆大的两点光亮。一个头发蓬乱的老妇人,见她那个糟老头子一直伸着两根手指,迟迟不肯咽气,便数落道:“老头子啊,你省吃俭用了一辈子,牙齿缝里节省了一世了,我们也跟着你遭了一辈子的罪。现在要走了,还不能给自己点得敞亮点?!非要我去挑了一根灯芯,你才肯咽气吗?”老头点了点头。老妇人起身,挑灭了一根灯芯,老头就双脚一蹬一命呜呼了。

这位同学把老妇人作为核心人物,详细写了老妇人的抱怨,准备从侧面烘托老头的节俭吝啬。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不太符合生活逻辑:一对老夫妻,即便一辈子过得磕磕绊绊,妻子也不可能因为垂死的丈夫迟迟不咽气便开始当面数落他吝啬。

同学B这样写:昏暗的油灯,两根灯芯闪烁不定,尤显得空气的凝重沉闷。一个眼窝深陷、脸色蜡黄的老头儿,迷茫地睁着眼睛,艰难地从被窝里伸出两根手指,喉咙咕噜咕噜响着,可就是发不出声来。家人还以为他嫌冷,给他再加盖了一床被子。老头微微摇了摇头,又无力地伸着两根手指。家人又以为他想抽烟,给他点了烟递上。老头还是摇了摇头,依然固执地伸着两根手指。直到他的妻子进来,挑灭了一根灯芯,老头才点点头,驾鹤西去。

这位同学有合理的想象,将伸出的两根手指想象成要盖两床被子和想要抽烟的手势,然后才是妻子挑灭灯芯。开头还有简洁的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等作为铺垫。通过反常的动作与常人的思维作对比,凸显老头的吝啬。不足之处是结尾对妻子挑灭灯芯和老头的咽气处理得有点仓促,欠细腻。

由上可见,要写好细节,先要明确核心人物,以及想要展示的人物性格、心理、精神特质等,再运用恰当的铺垫、对比、烘托、渲染等手法来丰富情节内容,突出人物形象,同时要注意合乎生活逻辑。

平时,我们要积极观察不同场景中人们的行为、语言、神态、服饰等细节,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现场氛围及人物性格、心理、精神面貌等的联系。多储备细节素材,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车 站

诸暨牌头中学高三(14)班 曹容喜

荣西把自己扔在后座上,闭上眼睛,轻哼着歌,努力让身体不那么僵硬。他已经习惯了每次放假都要奔波于学校和家这两点之间。

火车站,在一点点地驶近。荣西忽然心里有点酸酸的,他只是有点舍不得。

每个离家的人都是不得已的。为了梦想能够实现,荣西只身一人离家。异乡求学并没有荣西刚开始想的那么自由,他被苦涩和孤单所湮没,他被困在一个名为孤独的城里迟迟等不到解救。

火车站到了,荣西该下车了。他从后备箱里拿出行李箱,抽出拉杆,整了整衣领准备走了,他还要到8号口检票。他看了一眼那辆白色的私家车,车窗被摇下来了,爸爸微笑地挥了挥手,而年幼的弟弟站在车座上,仿佛知道了要分离,使劲挥舞着他那稚嫩的小拳头。

荣西的眼眶红了。这座熟悉的车站已经来过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但每一次分离,痛楚却丝毫未减。妈妈从后座拿出一袋东西,急忙跑向荣西,要他等等。

妈妈还是如往常一样爱操心,准备这准备那。牙刷没了可以在学校里买,毛巾在小店也可以买到,水果学校也有,可她还是坚持让荣西带去。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爱管事的妈妈,荣西特别稀罕,他说这辈子最爱的女人就是妈妈了,因为也只有妈妈这样贴心。荣西搂了一下妈妈,妈妈的眼眶也有点湿润。养了这么久的儿子突然跑到异乡读书生活,她当然舍不得。

荣西放开妈妈。他挺直腰杆,走向检票口。尽管有点不舍,但是荣西知道现在的分离是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荣西憧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知道,高考在一年后等待着他。

高考让荣西变成了一名战士,他迈着步伐,坚定地走向前方。他来到了检票口,排在最末位。透过玻璃门,荣西看到了他的家人在风中伫立着的身影,荣西笑了。他给了家人一个飞吻,然后背过身走向检票口。

坐上高铁,荣西开始闭目养神。一阵刺耳的音乐响起,看着屏幕上亮起妈妈的头像,荣西舒展了紧蹙的眉头,有些无奈,有些感动。手指轻拂下接听键,妈妈温柔的声音传来,问他坐上车了没有,叮嘱这叮嘱那。荣西扬起了嘴角,放柔了音调,温柔地回应妈妈的话。

“妈妈,我很想你。”荣西在心里默默地对妈妈说。

[指导老师:何顺勇]

■作文提供、审题指导及点评:台州中学 项 琪

【台州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颜值”一词从入选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至今,热度不减。时下,相关的流行语还有:“颜值担当”“外貌协会”“小鲜肉”“颜值即正义”“颜值也是生产力”“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等等。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颜值”说起,列举了近年一些与“颜值”相关的流行语,包含了对“颜值”的是非判断、“颜值”与“才华”、“颜值”与“社会价值观”等的思考。爱美有没有错?过分关注颜值,而忽视实力与人品,是不是一种“病”?什么才应是我们对人、事判断的依据?外在形象与事业成功之间有多大关系?是什么导致了爱看脸、只看脸的社会现象?这些都是现代人面临的困惑和应该思考的问题。

可以立意为:(1)颜值不会长久,唯内在和实力才能决定你人生的高度;(2)颜值可以增分、添色、“助跑”,但实力较颜值更为重要。

图:MORNCOLOUR

肤浅来源于浮躁

台州中学高二(20)班 朱之寒

外貌与颜值,这两个词以逐年提升的频率出现在各大网站的宣传首页上,出现在人们的交谈中。所谓颜值,“颜”即外貌,“值”即数值,这个词,便是将外貌量化后的产物,它将一张张有血有肉的脸,转化为冷冰冰的数字和几句大众化的评价。

网络上,“看脸的时代”正迈着大步朝我们走来,在一张张光鲜亮丽的照片背后,在一句句“颜值即正义”的字里行间,隐含的究竟是什么?

在我看来,对颜值的过分看重,恰恰体现了当代人对内心世界的漠视。路遥曾说过,人们宁愿关心明星的那些鸡毛蒜皮,也不愿驻足探寻平凡人内心的波涛汹涌。社会的这种趋向正在引导人们向更肤浅的层面走去。试问我们该如何去了解一个陌生人?第一眼是外貌,这当然没错,但外貌的优劣不该成为检验美与丑的唯一标准。内心世界的高洁与否,才应是我们着眼的地方。

王小波,一个走在路上被认为是做着最底层工作的人,却拥有许多人穷极一生也得不到的才华。他遭受冷眼与嘲讽,却不曾让自己的灵魂下跪半分。这才算是真正的“活得透彻”吧!他与那些俗人,一个重内心,一个重外表,孰高孰低,显而易见。

而对内心品质的忽略,恰恰是出于当今社会的浮躁与不安。因为无法接受平凡的外表,便毅然去动以万元为单位计价的整容手术;因为不堪忍受低声下气的行为,便待在家里安心做米虫“啃老”。这些行为,就是浮躁的最好表现。因为浮躁,人们不肯多读几本书来充实内心;因为浮躁,人们在初次碰壁后便缩回龟壳之内;因为浮躁,人们再也离不开自己的舒适圈。

对待世界的最好态度,在我眼中应为“知浮躁而不浮躁”。在他人行色匆匆、追名逐利的时候,能够停下流转的脚步,寻一处安稳的天地,静静地坐下,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这于我而言,大概是最幸运的一件事吧!

愿你们以后都能知浮躁而不浮躁,知肤浅而不肤浅,知安宁而得安宁。

点评 得分:52分

文章从对“颜值”的词语解构开始,“外貌量化”的结论让人耳目一新;再分析这些流行语背后所隐含的,即“当代人对内心世界的漠视……正在引导人们向更肤浅的层面走去”;随后以王小波作为一个外貌虽丑但灵魂高贵的例证,对比一些忽视内心品质、浮躁与不安的社会现象,高下立判;最后提出“对待世界的最好的态度”。整篇文章条理清晰,层层递进。不足的是对社会浮躁与不安的分析有些浮泛,“不堪忍受低声下气的行为”和“待在家里安心做米虫‘啃老’”的说法放在这里也显得不妥当。

皮囊终腐,韵骨永存

台州中学高二(5)班 吴奕萱

在这个物质逐渐丰盈的时代,我们必须承认对“美”的追求是越发热烈地进行着的。而纵观古今,多少倾世容颜已凋零在历史长河中,随风而去,而那些风骨却仍在我们的脑海里鲜活着。

皮囊只是父母赐予我们的工具,它会死,会腐烂,而灵魂是不会的。陈寅恪先生便是不在乎装饰其外在的人。作为一位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他从12岁起就在欧洲、日本、美国留学,不谋学位,只汲取知识。他将欲求、表皮看得很轻,为人朴素而低调,从不在外表上做过多修饰,清爽、符合礼仪即可。而他的学问,却被称为“三百年来独一人”,陈寅恪之后再无陈寅恪。外表的光彩夺目,会被后浪覆灭,抑或因舆论的变换而被草草遗忘。而灵魂,更确切地说,是健全的人格,则是独一无二且难以被超越的。

也有一些美丽的皮囊被我们所牢记,而这些美丽的皮囊总是有他们独特的风韵。如《霸王别姬》中的张国荣,如《罗马假日》中的奥黛丽·赫本,再如《倩女幽魂》中的王祖贤……因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风韵,才能将皮囊的美丽发挥到极致。美人之美,应美在风骨。当今荧幕上的一些流量小生,手中仅握着青春这一资本。若空有皮囊,那也只是低级的美,功利地说,是如一次性消费品般,以青春为时限的美。这种美人的迟暮,才令人悲伤。皮囊总是会迟暮的,但韵骨不会。青春不应是一种资本,那些永恒的刻在骨子里的,才是资本。

视觉上的享受固然是重要的,但灵魂上的契合更弥足珍贵。作家王小波其貌不扬,他曾对妻子李银河写道:“一想到你,我的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谁能说这样的情感不是真挚而又美好的呢?他们共同从事社会学研究,既是知己,又是伴侣。能与有趣的人相伴才令人生羡,而外貌的匹配只能令人眼前一亮,然后便灭。

电影《怦然心动》中有这样一段台词:“有些人浅薄,有些人平庸,有些人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而你终将会遇到一个如彩虹般绚烂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就会觉得其他一切只是浮云而已。”这部电影很让我感动,电影中所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值得人深思。皮囊只是我们眼见的部分,而内在则是需要我们去发掘的部分。我们需要成为的,是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人。而皮囊,也总会因为内在的种种闪光点而变得可爱。

皮囊终腐,而韵骨永存。这个世界不应只有表面的光鲜亮丽,还应有流传世代的风韵。

点评 得分:52分

这篇文章所用的素材,如陈寅恪、张国荣、奥黛丽·赫本、王祖贤、流量小生、王小波、电影《怦然心动》的台词等,丰富而贴切,而统率这些素材的见识也直击人心、颇有层次:先提出观点“皮囊终腐,韵骨永存”,后指出“美人之美,美在风骨”,最后点明“视觉上的享受固然是重要的,但灵魂上的契合更弥足珍贵”。全文围绕着“皮囊”与“韵骨”展开论述,表达流畅,观点鲜明。

猜你喜欢

皮囊颜值
萌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行为
古人也为颜值恼
谁说C-HR只有高颜值?
包皮囊内的“战争”
悬崖勒马
吾栖之肤
悬崖勒马
除了颜值 你还会发现的我有趣
颜值高低只是一时的,保湿抗老是持久战
在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