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耀“黔”途
2019-03-07肖继红张祁王明科江伟王春山
文_肖继红 张祁 王明科 江伟 王春山
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电网实现发展大跨越、供电能力大飞跃、服务水平大提升、电力体制大改革,在绘就多彩贵州的画卷中,谱写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华章。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
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弯道取直、换道超车,跑出“贵州速度”、冲出“经济洼地”,撕下贫困落后的标签,向着全面小康坚定前行。
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电网实现发展大跨越、供电能力大飞跃、服务水平大提升、电力体制大改革,让贵州大地实现了从星星点灯到万家灯火的沧桑巨变,在绘就多彩贵州的画卷中,谱写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华章。
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电网发展实现大跨越
“1978年,安顺市只有唯一的一座110千伏变电站,电力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全区经济总量小,年供电量不到1亿千瓦时。”今年84岁的安顺供电局第四任老局长刘敬民回忆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特别是“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安顺电网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今,全市已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6座。电力工业的有力支撑,使得安顺市工农业生产总值40年增长了100倍。
从安顺看贵州,逐浪40载,贵州电网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主网架从110千伏迈上220千伏,再迈上500千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个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已经遍布贵州大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进入21世纪,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贵州“西电东送”一路高歌猛进。与之相伴,电网发展也步入发展“快车道”,2002年形成500千伏“三角”环网、2003年建成“日”字形环网。到2004年底,以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成为贵州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全力保障贵州同步小康目标的实现,贵州电网发展再次按下“快进键”。截至2018年底,累计投资720亿元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形成了“三横一中心”500千伏主网架,覆盖全省所有市、州,外送能力超过1300万千瓦;220千伏电网县域覆盖率达到84%,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32547千米,变电容量9993万千伏安,分别是改革开放初的29倍和125倍。
大手笔资金投入、超常规举措推进,带来的回报让人惊喜连连。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7年,省内售电量从29.53亿千瓦时增长到1024.3亿千瓦时,增长33倍。
由暗变明由明变靓供电能力实现大飞跃
“麻山穷来麻山苦,到处都是茅草房,夜晚只有煤油灯,白天吃穿愁断肠。”这是改革开放初期,麻山地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全省农村用电的缩影。彼时,全省还有23个无电县,而农村通电乡仅有41%,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仍处于与柴禾、煤油灯、蜡烛为伍,与黑暗相伴的状态。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为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用上电,贵州电网抢抓一、二期农网改造升级机遇:1986年,实现“县县通电”;1999年4月,提前一年八个月实现全省“乡乡通电”;2003年,实现电网供电范围内的城乡用电“同网同价”;2007年11月,实现全省“村村通电”;2009年12月,提前一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省电网覆盖范围“户户通电”。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再次为贵州农村用电的飞跃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截至2018年底,累计投入农网改造资金近300亿元,计划到2019年提前一年全面达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目标,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农村电压合格率达到97.9%、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千伏安,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现代农村电网。
2003年1月30日,500千伏安顺变电站投运,标志着贵州电网建成500千伏“日”字形环网。(张军焰 / 摄)
得益于供电能力的提升,贵州乡村用电实现由暗变明、由明变靓,正发生着从“缺电用”到“用上电”再到“用好电”的历史性变革,农村用电量比改革开放初期翻了345倍。
由粗到细由细到精供电服务实现大提升
近期,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村民卢在全来到村内的新时代“村电共建”服务点,通过南方电网95598微信号发起了一份网络业扩报装工单。
随后,工作人员前来进行现场勘查、装表、接电,并“一站式”办结,全程不到5个小时。“你们的效率真高呀!”卢在全赞道。
如今,依托“村电共建”打造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苟坝村2831位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安全、优质、高效的用电服务。
“村电共建”模式代表了贵州电网人不断探索、追求高品质的供电服务,为群众生活带来便捷的不懈追求。
回望来路,从上世纪80年代的关注纠风建设,到上世纪90年代推行微笑服务、开展上街宣传,再到本世纪初的注重营业场所更新建设、开通全省电力服务电话“95598”,再到现在着力改善营商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远程办理业务,提升办电效率,供电服务已实现质的提升。
如今,群众缴纳电费,不再需要“大排长龙”,只需轻点指尖,即可瞬间完成;办理低压新装用电业务,不再需要“多次跑路”,只需接受一次现场服务即可报装送电;拨打服务热线,不再听见“座席全忙”,只需不到20秒即可打通电话;每月用电情况,不再担心“估抄错抄”,全部实现了远程集中抄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提升服务质量的举措,全都实现了城乡群众的无差别共享。与服务质量一同提升的还有服务满意度,贵州电网公司连续7年在全省重点行业服务满意度评价中排名第一。
由局部到全面由计划到市场电力体制实现大改革
“通过电力直接交易,有效降低了我们工业企业的用电成本,真是雪中送炭。”开磷集团副总经理徐魁由衷地说。
开磷集团年用电量超过22亿千瓦时,通过参与省内市场化交易降低了用电成本,利用电力体制改革释放的红利,走出了“精细化、深加工”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40年,贵州电网始终处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早在1988年,贵州省政府就提出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兴黔富民的目标,大力推行集资办电;1993年,电力企业股份制改造启动,成为贵州电力体制改革的探索起点。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的国发5号文件出台,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改革后,贵州电网公司成为南方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国发9号文件出台,贵州电力体制改革迈入“快车道”:贵州综合试点率先获批、全国首个多股东有限公司制的省级电力交易中心——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挂牌、首创电力交易指数投入使用、贵安配售电公司成立、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
时光如梭。改革开放40年,贵州电网人用行动实现梦想,在发展中突破,在创新中跃升,而40年来贵州电网的变化和成长,也记载着一代代贵州电网人不懈奋斗的光辉征程。
走进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贵州电网公司将继续全力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