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远教站点成为终端驱动器

2019-03-06张伦端

关键词:涟水县涟水组织部

张伦端

近年来,江苏省涟水县立足基层需求实际,加强远教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项目,注重资源整合,打造一站多能型远教站点,深化和拓展出了以“远教+”为核心,整合多方资源、服务惠民工程的远教新模式,在加强队伍建设、服务党员教育、提升学用转化和推进在线管理等方面摸索出了新路子。

“远教+青年”,加强队伍建设

近几年,涟水县委组织部在对基层的调研摸底中发现,由于多种原因,远程教育工作在农村基层利用率逐年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村基层远教管理员队伍素质起伏不定;与此同时,农村基层干部对互联网手段的应用能力提升不足。组织部以“远教+”思维为原点,展开党建创新,推出了“远教+青年”队伍培养计划。从年轻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年轻村干部中,选取表现突出的干部担任农村终端站点党建联络员或站点管理員,并进行集中培训,旨在提升管理员队伍素质。仅2018年以来,就选出了125名学历高、素质好的青年远教管理员。

新鲜血液的注入激活了远程教育工作的创新血脉。“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村官,对新媒体的接受度决定了我们‘传声器的作用,”朱码镇村官、党建联络员朱青枚如是说,“我们镇以村官、年轻公务员等为党建联络员,从设备管理、活动动员、现场组织及总结反馈四个方面对远教工作进行了补充,使远教工作更加有活力,同时提升了年轻干部运用互联网手段服务基层、助力脱贫攻坚的素质能力。”

涟城镇则着重落实了终端站点专职管理员AB岗制度,以确保党员及居民能随时到站点学习和查询信息。“A岗重点承担‘传、帮、带工作,负责传授B岗业务知识、工作技能;B岗负责强化学习,尽快熟悉岗位工作情况、掌握业务技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涟城镇组织委员栾海涛介绍,“今年以来,我镇中山路社区已组织集中学习30余场次,参与集中讨论300余人次,远教工作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远教+项目”,提升教学质量

在历次远教基层调研中,涟水县都坚持从实际出发,工作好不好,用实效来说话。总结归纳基层经验和呼声后,涟水县委组织部认为,远教工作学用效果不彰,源于学与用脱节、产与学分离。因此,涟水县委组织部致力于破除远程教育单打独斗的封闭发展思维,极力促进学用结合、产研互促的“远教+”工作法,围绕教学渠道多元化、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抓实抓长“项目教学”。

南集镇范荡村将远教网络平台和“农家书屋”工程相结合,实施村民“营养餐”工程,在村里形成了“大教育、大资源”的远教新格局。“现在村民在线看书、借书方便了,‘一键式借书,‘指尖上阅读,浏览室焕发了新活力,”范荡村党总支书记梁海浪介绍,“我们村还紧抓示范站点教学资源开发,充分挖掘富有本地特色的优势资源,开发了牲畜家禽养殖、庭院经济发展、温室大棚管理等‘乡土示范教材,通过远教和特色农业、畜牧业、种植业等项目的有机结合,在全村推广经验、营造氛围,并联系大户跟进组织相关技能培训。”

高沟镇扁担村还将远程教育和群团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远教站点“一站多能”的功能性,开展大学生解读党章到基层、妇女儿童保护巡讲、文化惠民演出、“美丽涟水”创卫知识竞赛等活动。村民王卫军谈到扁担村的现状时自豪地说:“村里的站点全天候开放。闲暇时和朋友来这里下棋、看电影成为我们主要的休闲方式。村里还为站点广场架设了广场灯,添置了音响设备,每天晚上吃完饭我们一家都要去广场转转。”

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涟水县各乡镇都高度重视抓实抓长远程教育项目化工作,将远教站点建设和学用活动开展与农村基层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与打造产业项目、助力脱贫攻坚齐头并进。2018年以来,涟水县新增远程教育示范基地20余处,远程教育直接和间接打造产业项目100多个,开展现场实践式教学活动300余场。

“远教+产业”,抓好学用转化

远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用转化、服务惠民。涟水县围绕脱贫攻坚工作,抓资源整合和项目拓展,以“远教+产业”工作理念,真正将富民工程和远教工作紧密结合并落到实处,涌现出了小李集民梦羊业合作社、省级示范基地高沟杨口草鸡养殖协会等一批远教富民产业项目。

“今天上午九点半,社区广场有工厂老板来做技能培训,想找工作、学手艺的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准时到广场集合。”开发区张码社区书记在广播里发出了通知。2016年以来,开发区张码社区利用周边工厂较多的有利条件,开展“远教+工厂”模式,将远程教育平台和工厂实际需求相结合,定期定点开展村民就业指导及实用技术培训。这一举措使张码区的远教工作平台化,成为了用人单位的“现场招聘会”和就业人员的“职介中心”,深受双方欢迎。远程教育在张码社区的声望非常高,一位社区居民真诚评价说:“不用花一分钱培训费,就能在站点听内行讲课;也不用交一分钱中介费,就能通过站点牵线找到工作,而且信誉可靠。这可真为我们办了大好事,我们社区有100多人都是在远教站点找到了工作。”

“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农村淘宝也逐渐在农村崭露头角,这些行业利好让我们把眼光放在了‘远教+电商这个新模式上,”涟水县委组织部远教中心主任吴鎏介绍说,“去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效应,通过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孵化基地,联合县商务局、人社局、团委、妇联等部门开展电商培训6次,培训人员1200人次。”远教与电商产业发展的结合产生了可喜的化学反应。2018年以来涟水县已发展农村淘宝17家;陈师镇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称号,高沟镇许庄村、梁岔镇卜圩村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称号,涟城镇东门居委会、陈师镇柿元村获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村称号。

“远教+互联网”,落实监督管理

在历次调研中,远教站点闲置和设备空转现象一直屡禁不绝。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垂直管理手段,站点工作运转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终端站点和村级党组织的自我管理。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涟水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互联网优势,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升级与农村村情管理结合,通过打造“千里眼”网络摄像头监督平台,监控和指导基层远教工作,确保村级站点组织有记录、活动有痕迹、总结有依据,促进远程教育学用工作规范化。

近年来,涟水县先后投入资金近200万元,为全县70余个站点安装了投影仪,更换液晶电视100多台,建设了4个远教广场。在全县373个远教站点开展了远程监控建设,安装了摄像头,开发了视频监控和视频会议平台系统。其中,南集镇还自费投入100多万元,改造了镇远教工作站,并安装了远程监控系统,打造了全县一流的远教活动阵地。“目前,我们已投入50万元建设镇村视频互通平台,实现了远程教学和会议互动。投入100余万元,将原大礼堂升级改造为远程教育中心,现在正积极与县委组织部建设的‘千里眼平台对接。”南集镇组织委员王晓飞介绍。据他反映,有了这个系统后,南集镇便有了开展大型视频会议的条件。近日,南集镇与远程教育成员单位和镇上一些用工企业对接,先后策划举办了多场大型讲座教学活动,将专家技术人才请到镇远教中心大礼堂讲课,面向全镇所有站点进行在线直播。

涟水县充分启迪融合智慧,让远教与基层各项工作携手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淮安市委组织部远教办在考察涟水远教工作后赞叹说:“涟水县远教工作长于创新、舍得投入,工作更加透明,学用更有实效。‘涟水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涟水县涟水组织部
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发出关于组建村社万支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的通知
涟水县首创“开门审案” 提高执法水平
涟水五岛湖:采荷入梦 掬水听禅
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企业发展——涟水县应急管理局“首违不罚”典型案例
第十五届全省党员教育作品观摩交流活动获奖作品名单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南集中心小学五(2)中队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南集中心小学五(2)中队
就恋这一方热土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涟水战役不应包含出击陇海路东段和众兴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