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访是班级管理的润化剂

2019-03-06丁永祥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家访班级管理小学

丁永祥

摘要:家访是沟通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渠道,它有利于提高學校教育稳步有序发展,尤其是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说家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班级管理的润滑剂。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就小学家访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做一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家访;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29-01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弹指点已从事班级管理工作二十个春秋。在这段教育旅程中,深深感受到班级管理对于学校常态化管理的重要性,也时常为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而烦恼,经常为班级纪律混乱大声呵斥无效而徘徊,经常为调皮鬼捣乱做坏事而头疼……

近几年来,为能够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过多次新的教育策略尝试。用德育量化考核细则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每日在工作之余大量时间花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观察、计分、统计得失分。有个别学生违反了纪律,德育分扣到了零分甚至负数,他们却不以为然,对于制定的班级量化考核重视不够,没有对班级管理中违规的学生起到督促指导的作用,量化细则也形同虚设。教师在班上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在办公室里对他们采取谈话和说服教育,可效果还是不明显,很多教育者认为表扬大于批评、聆听大于训斥,无数次曾放弃自己本该休息的时间,花功夫跟他们耐心交流,尝试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身上发现些许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也用情感教育去感染学生,企图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期待他们能听话、懂事。可那情感的后面,我流过多少苦涩的泪水和喘过无数次无奈的叹息。首先,我不严厉地责骂学生,他们做了违反纪律的事不会害怕。其次,拉近了师生距离,部分学生因过于依赖老师而骄傲自满,不听话。尤其是农村学生,家长重视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淡薄,家长的过度溺爱,给教师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过于严格要求他们的孩子,家长觉得是教师和自己的孩子过不去,导致教师的办机关及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社会的发展总是在矛盾中运行,有矛就有盾,自古就是相辅相成的。解决矛盾就能推动社会发展。在实践教学的不断探究和碰撞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班级管理的看法见解,一个学生的成长,要靠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单靠一方面是无法完成的。作为班主任,在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家访,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家访如同班级管理工作的润化剂,是对学生和家长的一次访问,是对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

首先,家访能给学生带来自信。教师家访对象多半是“有问题”的学生,在实际与家长谈话中,教师应避免“问题”,多谈些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就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信心,能使他们从害怕变得积极上进。有一位学生,总是不做家庭作业,在一次家访过程时,这位学生推辞家长不在家,可我通过侧面打听了解到家长在家干活。于是放学后,在估计学生快要回到家时,我已先学生一步出现在家长面前。学生先是惊讶,我在家长面前说学生在学校学习很不错,更爱劳动,能团结同学,经常帮助老师提水、扫地等。学生听后,一下子脸上表情释然了,急忙烧水沏茶,还催着母亲做饭。在谈到家庭作业时,我说该学生经常做家庭作业,字写得很好,课堂上总是抢着举手回答问题,只是发现一两次没完成家庭作业。学生听后,紧锁的小脸上露出了两个小酒窝。从那以后,该学生经常能完成家庭作业,字也写得更认真了,还经常邀请老师去家访。

其次,家访是维系教师与家长的纽带。在农村地区,家长文化素质不高,让孩子上学意识不强,很少来学校询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教师主动家访,引起了家长的关注和极大的热情。教师进入学生家庭之后,家长第一句就是对教师的感谢之情,他们说老师在百忙之中抽空家访,这样的活动太需要了,他们也想来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苦于农活太多,希望老师经常来家座谈。家长经常与教师交谈,一则可以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二则可以发现儿女的另一面。家长不可能完全知道他们在校情况,而现在的学生独立性很强,父母很少知道孩子的思想变化,教师的家访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家访工作确实好。发现学生有欺负小同学现象,有个别学生不做家庭作业,有些学生经常迟到或旷课,部分学生打架说脏话,还有些吸烟、做坏事等,都可以在家访工作中婉转地得以解决 。

在多年的家访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要成功地做好家访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访要有计划有目标。家访前,应在笔记本上列出提纲,带着问题去家访,这样真正才能做得到有的放矢。

二、教师态度积极,方法灵活。要耐心科学地教育学生,不要严厉责备和打骂学生。教师的真诚、爱心是做好家访工作的前提。“磨刀不误砍柴工”,适时的家访,可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克服家访是告状学生等候挨打受骂的消极心理效应,不能把家访当做告状式。家访是对家长的一次指导,家访中多讲解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确地教育学生。

四、注重实践性和指导性,要随时做好家访记录,收集研究家访效果,以便指导以后的家访工作,有经验的教师都把家访工作列入自 己的工作日程,采取多种灵活的家访形式。比如家长会,家校联系表、写纸条、个别家访、与孩子谈心问卷、主题队会、作文日记等。

总之,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学校教育在校外的继续。要使家访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根据学生、家长不同的心理特点, 以情感心, 以理服人,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家访班级管理小学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