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有效性探究

2019-03-06刘丽梅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导入高中化学有效性

刘丽梅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导入上下足功夫,不仅要以合理、恰当的方法进行课程的导入,还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88-02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对新课导入进行研究,使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之始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思想火花,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研究导入新课的艺术是不容忽视的课题。笔者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导入方法进行了探究。

1.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原则

1.1 要有针对性。导入要紧扣课堂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状态、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的导语。具有针对性的导语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语言要精练准确、优美生动,体现自然科学的严谨性。言简意赅的导入会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否则如果导课时间过长,学生反而搞不懂这节课老师究竟要重点讲什么,产生精神上的疲倦和心理上的逆反感。

1.2 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提高能力。比如,上课伊始,做个魔术,拿着玻璃棒,让学生明白这只是一根普通玻璃棒。然后向学生宣布:我们要像孙悟空那样将它变成金箍棒、魔力棒,蘸点“神水”当笔用,在“白纸上写黑字”。在学生似信非信,睁着好奇的眼睛的时候,教师迅速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白纸上写下“我与化学”四个大字,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魅力。此时,学生情绪被激活,从座位上站起来,既惊讶又不可思议,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望着教师,他们希望立即能得到答案。

1.3 要有新颖性。新颖的导课由于具有新鲜感,能够在每节课之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紧跟教师的引导方向,开展好学习活动。如果教师上课前总是重复那句简单而乏味的语言,时间久了学生必定会充耳不闻,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导入目标要明确化

课堂导入目标是课堂导入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课堂导入时首先应明确导入目标,以其为中心进行课堂导入,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导入效果。

比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课程的学习时,简短地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反应中,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那么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呢?氧化还原反应又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索氧化还原反应的奥秘。”这样开门见山地明确主题,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再如,在讲解乙醇相关知识时,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课堂导入之前应明确导入目标,即,通过课堂导入使学生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为更深层次学习乙醇的知识做好铺垫。实际导入时,化学教师可通过讲解我国的酿酒历史进行,同时询问学生“同学们,酒中包含哪些成分呢?”等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课堂导入效果。尽管高中化学包括的知识点比较多,但只要高中化学教师明确每节课的课堂导入目标,而后采取针对性的课堂导入方法,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课堂导入效果,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将明确课堂导入目标当做重要内容加以落实。

3.课堂导入要直观化

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应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以提高课堂导入效果。但部分化学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讲解的其他内容较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无法为新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我们主张,教师通过化学实验或其他直观教具导入新课,把直观教具作为问题的载体导入新课,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盐类水解”一节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作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aCl、NH4Cl、NaAc晶体,再分别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使之溶解,用pH试纸测定各溶液的pH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NaAc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NaCl溶液显中性。从组成上看,三种盐均不含有H+和OH-,但它们的水溶液却显示出不同的酸碱性,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急于想知道问题的原因时,教师点出课题:“盐类的水解”。再如在学习晶体“硅”时,首先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余为稀有气体等,那么在地壳中呢?氧占地壳总质量的49.4%,而硅占26.4%,是除氧以外含量第二丰富的元素。那么硅有什么样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呢?然后带着兴趣一起开始课程的学习。

4.课堂导入要生活化

通过生活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导入新课。生活处处皆化学,我们要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自然地導入新课。

比如,在讲授“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这一节时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放过鞭炮啊?”学生齐声答:“放过。”我又接着问:“点燃引线后,我们可以感受到爆炸的声和光,这里其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有热能与光能的转化过程,咱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由于这是从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所以能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开始了今天的新课讲授。再如,在讲授“蛋白质的性质”一节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有关销售劣质奶粉而引发的相关恶性新闻和相关数据,这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出这些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大多为2~3%,最低的只有0.37%,大大低于国家标准12~18%。权威医生介绍,长期食用劣质奶粉的婴儿由于缺乏身体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造血功能发生障碍,内脏功能衰竭,免疫力低下,因此出现上述症状,甚至夭折。所以,我们要更好地认识一下蛋白质,切入正课。

5.结语

一个具有艺术色彩的导课,就像兴奋剂一样,给学生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信心十足地攀登一座又一座知识的高峰。高中化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化学教师应积极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应结合自身实践认真研究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将其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晓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导入[J].山海经,2018(19):19.

[2] 张福金.浅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措施[J].好家长,2018(75):111.

[3] 袁丽伟.高中化学课堂中新课导入的方法研究[J].好家长,2018(72):127.

猜你喜欢

导入高中化学有效性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