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古诗词教学自然生态的实践
2019-03-06高伟
高伟
摘要:古诗词,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如何循着“形而上”的道,避免条分缕析、细碎分割,而是试着超越单一的文化训诂、熟读记忆,是教师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回归古诗词教学的自然生态,给予敞亮的视野,阐释盲点、赏析精髓、触发想象、陶冶性灵,是教学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 知人;读诵;想象;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54-02
古诗词,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语言凝练、结构简明,朗朗上口。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古诗词是闪耀智慧光芒的存在与昭示,是陶冶民族情感的载体与精髓,是推动历史进程的感悟与认知。习总书记曾经旗帜鲜明地表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则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造潜能”;“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入手,为最能融合这三方面要求的文学体裁——古诗词教学明示了方向。
【缘起】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真实的存在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曾对我校六年级100名同学进行亲近古诗词情况的抽样调查,其中,非常有兴趣的占26%,感觉一般的占69%,丝毫没有兴趣的占5%。究其原因,“古诗词晦涩难懂,远离生活,不容易记住,感觉没意思”是后两部分学生的普遍心声。而喜欢的同学57%竟是因其“对学习有好处”! 由此可见,真正意义上热爱古诗的小学生,比例甚低。
对于古诗词教学,导引者重视程度之高,求学者兴趣需求之低。究其原因:
1.环境的掣制。
放眼周遭,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传统日行渐远。手机、平板等快捷式阅读朋比角逐,大有取代经典阅读之势,“咿呀”读诗的少了,刷屏点赞的多了。传统文化的湮灭、传统精神的缺失,成为当下严肃的话题。
2.教材的局限。
就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六年中,作为课文收录的古诗词35首,连同练习中出现的,共计59首。与新课标第三学段所要求的背诵优秀诗文160首尚有101首的差距,这就意味着现时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诉求,显得薄弱。
3.方法的制约。
一般来说,教师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轨迹是:知作者、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如此程式化的推进,学生早已了熟于心,缺乏深入古诗“肌理”的探究,灵动消磨殆尽,至于情感的共鸣,无异于空中楼阁。
4.评价的滞后。
我们重视古诗词的积累,但往往关注于“形而下”的量,机械的背诵、默写,毫无审美体验与心灵的观照。与之相对,循“形而上”的道,个中所渗透出的意蕴,成为一阙秘境,鲜有顾及。
5.教师的参差。
生活的压力、世事的纷扰、忙碌的劳作,日渐阻隔了教师的“静心阅读”,即便对于古诗词有所涉猎,也多是浅表式的条目记忆,作者的人生走向、写作背景、情感表达只能是“管中窥豹”而已。
【追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溯的思考
古诗词,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着其特殊的格式及韵律,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等,按字数可分为绝句、律诗等。“一首完美的诗,应该是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又找到了文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诚然,我们苏教版教材中所编录的古诗词,所述主题丰富多彩、表达的灵活多样、语言质感鲜明。其中汉乐府2首、词5首,相较而言,作品以唐代居多,诗人以李白、杜甫受青睐的程度较高。
1.定位的模糊。
从小学学科分类看,古诗词教学隶属于阅读,所以它的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从体裁上看,古诗词有别于记叙文、散文等文体,所以它似乎又应该“自成一章”。教学目标的界定、文化价值的探寻,究竟什么才是最契合的标准、怎样才能符合儿童的发展需要,作为教师,尚难以清晰地加以体认。
2.手段的简单。
从教学底蕴的结构看,教师需要适时补充古诗词的摄入,以超越小学阶段160首的储备,时间何来?从具体教学操作看,是设立专门的“阅读品析课”,还是放手让学生自行诵议?作为教师,尚未能明确地加以恒定,更多时候,滞留于“随性而为”的状态,班级、学生间差距明显。
3.主体的不明。
教师、学生、作者、古诗词四者,谁是真正的主体,教学的价值旨归在何处?作为教师,辨识与行为难以真正统一。课堂上,大量知识的灌输、多媒体技术的铺陈抑或是一味将主动权还与学生,任其自读自悟,都是不可取的。“解”与“不解”个中的“度”怎样才能把握准确,亟待我们加以思考重建。
【实践】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行为的体证
关于古诗词教学,“解”——意味着条分缕析、细碎分割;“不解”——则带来信马由缰、浮光掠影的隐患。二者相距甚远,其径贵在“自然”——既是路径的选择,又是方法论的运用,避免弯道,直线抵达。
1.知人论世,观照诗人精神家园。
“知人論世”始见于《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他认为,文学作品和作者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内容。“知人”就是知晓作者的生世、经历、秉性、喜好等;“论世”就是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
如(蒋军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是什么原因让杜甫欢喜,喜悦,欣喜若狂?
生:剑外忽传收蓟北。所以杜甫这么开心。
师:了解历史的同学知道是因为什么事件导致蓟北这个地方“失去”吗?
生:安史之乱。
师:是的,自古以来很多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心怀国家,一心渴望九州能够统一,希望能够收复失地。杜甫就是其中的一位,所以这首诗又被称为他的“生平第一首快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的了解,“漫卷诗书喜欲狂”的追因,丰富了诗人忧国怀家、归心似箭的体悟。
2.实读活诵,直面诗人语言内涵。
“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是大家的共识,在古诗词教学中,“读”更应当成为其“不二法门”。读着,吟诵着,让固化的文字鲜活起来,让无声的语言响亮起来,给予诗词以生命会意的熠熠闪光。如此,学生可以更为真切地走近诗词,唤醒阅读期待,直面作者语言内涵。
如(王崧舟《枫桥夜泊》)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清清爽爽地读。
……
师:读得不错!字字有交代。比如,“愁眠”的“愁”是翘舌的,“寒山寺”的“寺”是平舌的,真是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
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
师: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音韵、节奏中规中矩,表达、体悟各呈个性;主体亲历,导引出新,形效爽得,亲诗自然。
3.想象意境,还原诗人情感因子。
皮亚杰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并不是如行为主义所设想的那样,有了外部的信息刺激就会有相应的心理反应。只有自己原本内心的准备状态,即心理“图式”被同化,才能有反应。
意境,就是读者心理图式和作者感情表达的怡然遇合。
如(孙双金《走进李白》)
师:我也到过庐山看过瀑布,可我在瀑布上看到的云烟是白色的,我到黄山泰山顶上看到的云雾一般都是白色的,为什么李白看见的却是紫色的呢?
生:因为李白有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力。
师:有超凡的想象力所以能把白的想成紫的是吗?文学家,浪漫主义诗人,有超凡的想象力!这是你的想法!我发现你也有超凡的想象力!
生:我认为也许是李白也认为置身于紫色的云雾之中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多好的想象啊,紫色的云雾中仿佛仙境一般。
生:也许当时李白喝醉酒把梦境和现实结合在一起。
师:李白是酒仙诗仙,喝醉酒把现实梦想浑然一体,分不清,置身于庐山顶端仿佛来到仙境。
生:我觉得一是因为阳光的照耀下水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二是俗话说美酒配美景,李白喝醉酒以后,把天上人间混淆了!
师:了不得,你是科学家和文学家的组合!水分子蒸发赤橙黄绿青蓝紫,紫色的光波特别耀眼,科学家的脑袋;艺术家呢,就是美酒衬美景,再加上美好的想象,所以李白眼中呈现出,齐读……
师:诗仙就跟别人不一样,一开始就描绘了宛若仙境的美妙境界(板书:宛若仙境)! 日照香炉生紫烟,紫气东来,紫色是梦幻的高贵的仙境的。
读者、作者、情境相互融合,“图式”同化,反应生成,实现共振。
4.迁移转化,聚焦诗人表达异同。
面对卷帙浩繁的古诗词,如何可以“读一首,晓一类”进行有效迁移,最好的举措就是链接。找到古诗词与其他诗词的共生点,链接作者、链接主题、链接内容、链接体裁,在立体架构中展现更为广阔的视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窦桂梅《清平乐 村居》)
师:“心安茅屋稳,性淡菜根香”。这是何等的惬意与幸福。看,这不仅仅是这一家人的安居乐业;也成了作者和我们向往的家园。所以虽说醉里吴音,实际上醉在——
生:村居。
师: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年迈的辛弃疾呀,却还没忘了临老的这线感慨哟!(出示《破阵子》)
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板书:醉里挑灯)
师:看,美在村居,醉在村居的他,也没忘了“醉里挑灯看剑”。看似居安,实则——思危!
师:请同学们现在看,同是“醉”里,却有着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含义。下课以后再去细读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再好好背诵几首辛弃疾的名家诗篇。这样,我们才会对村居里的安居乐业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组块,类比粘连,珍珠串链,梳理整合,量质同升。
对于古诗词教学,叶圣陶先生早有论述:“教一首古诗,不但使他们明白咏的是什么,更有借此培养他们的情绪,甚至指导自己的行为思想。”
古诗词教学的最佳路徑是以自然的方式进行,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充实的、更是丰实的。愿师生共通的话语体系,相似的精神洗礼,统一的价值判断,回归教学生态,共同彰显古诗词张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窦桂梅.回到教育的原点[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 章师亚.不讲白不讲,讲了不白讲——古诗词教学的一点初见[J],语文教学通讯.2016.03.
[3] 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01.
[4] 李元洛.万遍千回梦里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