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约车精兵简政

2019-03-06王蒙

财经天下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首汽约车专车

王蒙

1月的最后一天,晚上7点24分,郭全勇接到他这一天第21个订单,他没有回复女儿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吃饭的微信留言,而是向已经坐在副驾驶位的乘客确认信息后直接开始了新的行程。郭全勇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在上海干了快两年。临近春节,网约车难打,他都开始挑活儿了。5个月之前,他从滴滴转到了美团,理由也简单,他的滴滴账号被封了。

2018年9月,郭全勇因为一桩十多年前的抢劫案底被滴滴筛查出来。这个案底让郭全勇一头雾水,为此他特意跑了一趟案发派出所,经过指纹、DNA检测发现,实施抢劫者并非是他,派出所取消了他的案底并给他开具了“无犯罪记录证明”,但滴滴仍然封禁了他的账号。

滴滴没再给他申诉的机会,即使他的服务分已经达到96分(满分100)。一位接近滴滴的人士称,早期滴滴平台并不会对注册的车主进行背景审查,即使有“案底”也能正常接单。但乐清顺风车事件后,滴滴内部迅速封禁了一批有犯罪前科的车主账号。

郭全勇的上一份工作,是在距离上海62公里的昆山电子厂组装手机。在流水线上待了五年后,2017年5月在老乡的“撺掇”下,他辞职来到上海,挂靠在一家租賃公司名下成为一名滴滴快车司机。促使郭全勇从流水线工人向网约车司机转变的最大动力是自由,“给自己打工,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歇,谁也管不了我”。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网约车行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强力度的监管。两起顺风车恶性事故,引起了全社会对交通运输新业态的反思。2018年9月5日,交通部等多部门对全国范围内所有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进驻式全面检查,其中滴滴、首汽约车等8大平台公司由部级监管层直接进驻检查。

社会舆论的愤怒,政府监管的铁拳让靠着资本力量一路狂奔的滴滴,不得不停下脚步处理过度重视扩张带来的后遗症。一场针对网约车司机的重新审核行动,在滴滴平台分批次推进。

无法在滴滴平台接单后,郭全勇注册了美团打车的账号。这5个月他在美团已经接了2000多单。用户给他的评分依然维持在5分,满分。

2018年3月21日,美团打车进入上海。开城第四天,美团点评CEO王兴即宣称,美团打车已经在上海拿下1/3市场份额。一位网约车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能在网约车市场掀起点风浪的可能只有美团,因为它的用户跟滴滴90%都是重合的,如果王兴真要做网约车,它绝对是滴滴的一大竞争对手。”

事实上,网约车平台的竞争从未停歇,尽管滴滴已经拿下中国出行市场近90%的份额。一方面,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平台公司枕戈待旦,预备放手一搏,也有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拓宽边界,涉足出行市场;另一方面,传统车企扎堆网约车布局出行业务,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除了抢夺用户,摆在明面的监管标准也成为制约网约车发展的关键。随着一大批不合规运力被清除,叫车难或许会成为常态。

无证的“黑车”

2018年1月,何磊花18万元买了一辆天籁,注册成为了一名滴滴礼橙专车司机。半年后,他就后悔了。

原本想着月入过万,一年半时间就能把本钱挣回来,但何磊没有赶上网约车行业高歌猛进的时候,堵车、限号制约着他的收入,油费、车辆保养扩大了支出,监管则给他戴上了“紧箍”。

2018年11月的通气会上,由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组成的安全专项检查组,通报了进驻网约车平台公司的检查结果,认为滴滴公司存在7方面33项问题,其中包含网约车非法营运。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在内的其他七家网约车平台也在被要求整改之列。

“合规”“安全”成为网约车平台的关键词,对司机资质的审核愈发严苛。不仅网约车平台公司需要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入驻平台的车主还需同时取得网络预约出租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尽管2015年就已经登陆上海,但滴滴至今仍未在上海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主要原因是部分车辆以及驾驶员不符合规定。

社会舆论的愤怒、政府监管的铁拳,让滴滴不得不停下脚步处理过度扩张带来的后遗症。

2019年1月1日,一则“滴滴要清退平台所有私家车”的消息引起了网约车司机的恐慌。尽管滴滴迅速给予辟谣,但何磊仍然忧心忡忡,感觉自己成了跑“黑车”的,接订单时也会避开机场、火车站等监管较严的区域。在他看来,“没有证的司机被清退应该是迟早的事”。

在“网约车新政”实施两周年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信通院政经所监管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强治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8年7月,我国网约车司机人数超3120万,是出租车司机人数的10倍以上,资质符合各地出台的新规的总共有34万,比例为1.1%。

“京人京车”的要求让“北漂”何磊没有资格办理这两种证件,“考试难度并不大,难就难在我不是北京人,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何磊挂靠在一家租赁公司名下,他所在的车队有30人,只有两名京籍司机。虽然有了网约车驾驶员证,但这仅有的两名京籍司机也并非“合规”司机,“他们的车是私家车,没有改成营运车辆”。

私家车通过变更营运性质审批,拿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后,每月保险费用将超过1000元,相比私家车已经翻倍。变更后前六年的年审也从两年一次改为每年一次,六年之后则是每六个月一次。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车主将私家车转成运营车辆的动力便大打折扣。

滴滴选择用一种“温和”的手段让不合规司机离开。三个月前,朱岩在滴滴司机端App收到通知,要求司机上传网约车驾驶员证和车辆运输证以进行合规认证。为了鼓励司机尽快“合规”,滴滴强调将会对合规司机倾斜派单。

为了能够拿到订单,不少司机选择办假证。不到半个月,滴滴就发现了司机们的伎俩,迅速做出调整,一旦发现司机上传假证就不再派单。

尽管朱岩没有办假证,但经过此番整顿,既没有网约车驾驶证也没有车辆运输证的他,在滴滴平台能够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少。近三个月来,他的月流水从一万六七千元,下降至一万一千元左右。

网约车“草莽时代”,高达数百亿的资金在行业内聚集,平台借助高额补贴拼抢用户。时至今日,争夺的对象已经变成了合规司机和合规车辆。

短时间内提升网约车平台合规司机数量,将出租车公司旗下的巡游车转化为平台网约车是最可行的选择。

暗潮涌动

即使是京沪户籍的网约车司机,想尽快拿到合规身份也并非易事。

租赁公司方面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一名北京户籍的网约车司机要办齐“两证”(网约车驾驶员证和车辆营运证)至少需要两个半月时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大规模发展合规司机只能靠等。2018年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在巡游出租汽车改革发展政策研讨会上称,在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上,将通过巡游车数量调整、网约车合规化“增量”来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优化供给结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此前做过一次全国网约车市场调查,截至2018年7月,全国合规网约车数量是17万辆,占网约车总量的0.54%,合规司机数量是34万,占司机总量的1.1%。来自北京市交通委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北京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12万本。目前北京市拥有的巡游车出租车数量在6.6万辆左右。

要在短时间内,提升网约车平台合规司机数量,将出租车公司旗下的巡游车转化为平台的网约车是最可行的选择。

四年前,首汽集团推出首汽约车平台时,驾驶员和车辆都由首汽集团旗下的巡游出租车转化而来。首汽约车这部分自营车辆全部挂有北京出租车特有的“京B”牌照,司机持有从业许可证,不需要交纳份子钱,也无需负责油费及车辆维修。

2018年9月,网约车行业进入全面整顿期时,平台公司在办理合规手续,鼓励司机办理“双证”的同时,也在向出租车公司抛出橄榄枝。

“其实就是谈条件,让出租车公司接入网约车平台,除了要让司机有钱挣,还得让这些出租车公司有钱挣。”上述网约车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一辆出租车指标,大概能讓出租车公司每个月挣2000块钱左右,这就是谈判的底线。”

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首汽约车司机赵天成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由首汽集团巡游出租车转成首汽网约车的,是首汽约车自营车辆,公司对自营车辆的要求是月流水要达到一万一千元。与出租车公司签协议引进来的加盟车辆,则要求每个月流水要达到一万六千元,“因为交的钱多,首汽约车允许这些司机在其他平台接单”。

赵天成所说的“其他平台”指的是滴滴,首汽约车想将北京的出租车公司都引入网约车平台时,滴滴也在跟出租车公司谈判。

2018年12月5日,滴滴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最重要的改变是将原本处于赛马状态的快车出行事业群和品质出行事业群进行合并,成立网约车平台公司,而原本在快捷出行事业群中的出租车业务被剥离,单独由CTO张博负责。

在业内人士看来,滴滴设立网约车平台公司是为了推进平台、司机及车辆的合规化,这其中就包括与各地出租车公司谈合作,引入合规司机。但与出租车公司的合作谈判并不容易,“滴滴早期就是靠出租车起家,但发展快车业务之后冲击了出租车的生意,出租车公司对滴滴没什么好印象”。

商业社会更多信奉在商言商的法则,一位出租车公司人士就表示:“我们是很开放的,谁来都可以谈,只要大家都能挣到钱,什么都可以谈。”

鲶鱼来了?

滴滴乐清顺风车事件被视为网约车行业的分水岭。自此之后,整个行业急刹车,监管层面强调整顿和合规,网约车平台公司被迫放慢脚步修补安全漏洞。与此同时,大量传统汽车企业则加快了布局网约车业务的步伐。

2018年下半年,上汽、一汽、东风、福特、奔驰、宝马、江淮,或单独组建平台公司,或合作成立出行公司,相继入局网约车。

与滴滴、美团打车动辄以几十亿元补贴打开市场不同,车企对网约车业务的营销宣传力度并不大,而且地域特点明显。上汽推出的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目前仅在上海运营,长城旗下的网约车平台“欧拉出行”只活跃在河北保定市,宝马的“ReachNow即时出行”暂时只落地成都。

“没有补贴订单量就是上不去。”王川是享道出行的司机,他也是曹操专车在2018年5月11日进入上海时的第一批司机。2018年9月,在曹操专车干了不到4个月他就选择离开,“单子太少了,开城前三天一个订单都没有,到了第四天才接到几单”。

享道出行上线之初倒没出现司机无单可接的情况,通过向注册用户发放优惠券很快就打开了局面。王川每天出车12个小时,日流水一千多元。除去油费和每个月向租赁公司缴纳的6000元租车费用,每个月到手的收入能达到一万五六千元。

尽管是享道出行平台的网约车司机,但与王川签订劳务合同的是上海一家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享道出行目前只允许上汽旗下的荣威 EI6、荣威 E950、大众帕萨特和别克GL8四款车型在平台运营。汽车租赁公司购买享道出行平台指定车型后,租给享道出行的司机使用,每个月向司机收取6000元租金。

与享道出行的模式类似,长城汽车2018年9月推出的网约车品牌“欧拉出行”,采用的也是租车的方式。欧拉iQ纯电动汽车为长城官方指定运营车辆,要想成为欧拉出行的网约车司机,或者自购车辆,或者选择月供3000元的租车模式加入平台。

中国车市在2018年出现近30年来首次销量负增长。面对汽车销量下滑、经销商库存高企的局面,车企也在积极寻求自救。有观点认为,传统车企入局网约车最直接的动力就是卖车。享道出行和欧拉出行对车辆的管理模式,似乎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例证。

“未来可能每家车企都会推出自己的网约车品牌。”王川替这些车企算了一笔账:“做得好能赚钱当然皆大欢喜。就算做不好,鼓励司机买或者卖给租赁公司,不是也能消耗一点库存?”

首汽约车CEO魏东此前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表示,主机厂布局自己的网约车业务,这是迟早的方向,只是短期内如果无法获得足够多的市场份额,就没有办法与现有的网约车平台竞争,特别是现在有牌照限制的情况下,主机厂从零开始去运营一个平台很难。

“从零开始”的不止主机厂。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趋势之下,各城市相继推出了一些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包括深圳、佛山、大连、昆明、惠州、保定在内的多个城市明确规定,新增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汽车。

一进入冬天,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问题就暴露无疑,欧拉约车司机范锋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车内不开暖风续航可以到300公里,一开暖风就只能跑100公里。每天要充电两到三次,一次就需要一到两个小时。”

驾驶长城C30EV270接单的滴滴网约车司机更是叫苦不迭。长城汽车承诺续航能够达到270公里,但是有网约车司机反馈,冬天在开暖风的状态,续航只有80到100公里。因为续航问题,保定新能源网约车司机多次聚集在长城总部门口,要求退车。最终长城给出了每台车3000元补贴的解决方案。

此外,新能源网约车对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有深圳网约车司机抱怨,快充站布局少且不合理,每次充电仅排队时间就需要两个小时,这无形中增加了运营的时间成本。

可以想见,未来将不会出现比出租车更便宜的网约车。这不仅是出于政策的监管,平台想要持续经营也不能长期依靠价格战。

不只是传统车企对网约车行业虎视眈眈,此前从未涉足出行的互联网公司或许也跃跃欲试。《财经天下》周刊从知情人士处获悉,58集团已经买下了先锋金融集团旗下AA租车在大连的网约车经营许可证,意欲在网约车行业有所布局。但58集團公关方面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否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同时表示,目前并无此方面计划。

“网约车受各地方政府监管的行业,各地政府都制定了不同的网约车准入政策,拿到网约车牌照并不意味着要运营。”另一名网约车行业从业者向《财经天下》周刊分析称,“不要忽视地域性网约车企业,强龙难压地龙蛇,它们肯定会切走滴滴一部分订单。但就全国来看,滴滴应该还会占大头。”

网约车不再便宜

尽管目前仍然能在美团打车上接单,但郭全勇仍然心有不安,“没有证的肯定最后都会被平台剔除”。

全面合规化只是时间问题,公安部和交通部在2018年9月30日的联合发文中要求,2018年12月31日前必须清除平台所有不合规运力。不过《财经天下》周刊发现,在北京和上海两地,滴滴、美团打车、曹操专车平台仍然存在部分不合规司机在平台接单。

一位网约车平台不愿具名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分析称:“去年9月30日的两部委联合文件已经非常明确,监管层对网约车的基本要求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合理可控。合规化不能一蹴而就,只能是逐步过渡。”

2010年,中国第一家网约车平台易到上线。8年过去了,网约车行业格局不断被重塑。有人说,网约车行业在走下坡路;也有人说,整个行业规范稳定了许多。

最能反映行业变化的是一线从业者的收入。网约车司机收入最好的时候是2014年和2015年,何磊加入的网约车司机微信群里说,那时候跑一个早高峰,仅仅补贴就能拿到一两百元,月流水轻轻松松两三万元。

何磊觉得不可思议,他现在每天干12个小时,除去油费和各类保养、保险的钱,最好的时候收入刚刚过万,订单少的时候只有八千多元。

“有一个正规的公司,能够上五险一金,哪怕每个月拿五六千块钱也比干网约车强。”何磊因为工作单位不景气而辞职买车来跑滴滴专车,但现在,他又想回去上班。看了一圈发现,各个行业都不景气,离开网约车行业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网约车的未来其实是可以预见的。2018年7月25日,国家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在参观神马专车时曾表示,“神马专车对中国网约车的理解是正确的”。神马专车定位“专车中的头等舱”,以提供中高端新年车型为主,旗下拥有特斯拉、宝马740Le、宝马i3、凯迪拉克、埃尔法、腾势、轩逸等车型。

业内人士认为,网约车的发展路径其实已经确定了:褪去“共享化”色彩,快车向专车转型,发展中高端网约车,与出租车进行差异化竞争。

目前包括滴滴在内的网约车平台都未完全实现盈利,程维此前在内部信中称,滴滴成立6年来整体亏损近400亿元。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约车行业不赚钱,在滴滴2018年上半年亏损40亿元之时,以中高端专车业务为主的神州专车继2017年实现微盈利之后,净利润提升至1.4亿元。

可以想见,未来将不会出现比出租车更便宜的网约车。这不仅是出于政策的监管,平台想要持续经营也不能长期依靠价格战。“用优惠券、充返活动招揽来的不是真正有打车需求的用户,补贴一停,订单就下降这是不健康的。”一位接近易到方面的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旧格局被打破,新玩家踊跃进入,中国网约车行业在8年后,又走到了新的拐点。

(郭全勇、何磊、朱岩、赵天成、王川、范锋系化名)

猜你喜欢

首汽约车专车
首汽约车针对不同用户收不同费用
首汽约车改制大考
检察版(十)
资源共享
坐专车最划算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