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为乡村插上 “腾飞的翅膀”

2019-03-05黎胜男蒋东宏

四川党的建设 2019年1期
关键词:蓬溪县图书室红梅

黎胜男 蒋东宏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农村还是城市,书本总是记录着岁月变迁的点点印记。书本不仅是“记录本”,还是实践中的理论源泉,更是在乡村振興工作中创新思路的阶梯。近期,笔者在有“书法之乡”之称的蓬溪县深切感受到,在这片崇文尚学的土地上,读书已为乡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不能行万里路 那就读万卷书

何静出生在蓬溪县大石镇大福村,今年27岁。20世纪90年代,家庭贫困的何静因患病未及时得到医治而落下了残疾,此后再也无法站立。到了上学的年纪,同村的孩子纷纷背上书包走进校园,但父母囊中羞涩,让她失去了拥抱书本的机会。

几年后,何静的妹妹出生了,众多关爱的汇聚让捧上书本阅读这件在何静看来难以实现的愿望,在妹妹身上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姐姐,我教你这个字怎么念。”望着妹妹一字一句地拼读,何静暗暗下定决心,“既不能行万里路,那就读万卷书”。

就像是打开了命运的窗口,何静从基础拼音自学开始,到毫无障碍地阅读,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见到何静时,她正拿着《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阅读,她说“在书中认识了许多和自己命运相似的人,并不孤单”。

2015年,何静所在的村子修起了阅读室,知道村里有这样一位喜爱读书的女孩,村“两委”常常为她送去各式各样的书籍,通过读书学习,何静不仅让自己的内心变得饱满充实,也从中学到了自己喜爱的技艺——刺绣。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曾书记,我想在自己地里种杂柑,能给我借一下图书室的相关书籍吗?”在蓬溪县大石镇天宫堂村的图书室里,村民正向村党支部书记曾红梅询问。2018年,立志服务农村的曾红梅放弃了高速执法岗位,报考了遂宁市职业村支书,来到了天宫堂村。

来到天宫堂村后,曾红梅意识到,只有掌握政策、熟悉技术,才能保证产业的长远发展。于是,她找来了农业相关书籍,利用闲暇时间主动学习。不断积累之后,她掌握了产业发展的实用技术。

说干就干,结合党务村务公开工作,曾红梅创建了《天宫堂村情简报》,将政策法规、农技知识等内容进行刊登。同时,利用农民夜校平台,曾红梅对在家群众“入户送+入户讲”、外出群众“网上讲+电话讲”,充分激发了村民的创业激情。现在,不少村民闲暇时间都会到图书室看书学习,天宫堂村已然成为“文化村”。

把课堂建到乡下 把知识送进农村

“十九大代表”“道德模范”“最美基层干部”……人们对蒋乙嘉的称呼有很多,但他却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是读书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们村子”“物质丰富只是第一步,精神丰富才是永恒的财富,是知识让我拥有了力量,我也要让知识的光芒照耀乡村”。

当初立志要给家乡“换新颜”的蒋乙嘉已将梦想照进现实。作为蓬溪县常乐镇拱市联村的党委书记,蒋乙嘉不仅经常邀请专家来村上讲解政策法规和农业技术,也走到田间地头去验收村民学习的成效。同时,依托全县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等活动,他结合自身学到的经营、产业、技术等知识,到全县各村宣讲。

蒋乙嘉始终用行动践行着构建文明和谐美丽乡村的梦想。如今,在蒋乙嘉的努力下,拱市村的图书室建成了,看着农民有了学习的乐园,他久久难以平静:“我还要办学校,要建强我们乡村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作者单位:黎胜男_蓬溪县大石镇党委;蒋东宏/蓬溪县委组织部)(责编/蒋筱青)

猜你喜欢

蓬溪县图书室红梅
四川省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的体系构建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Behaviourism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图书角和图书室的设计欣赏
图书室里故事多:桦南县福庆社区家庭图书室创办者刘德生关爱青少年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