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心领神会的“懂你”
2019-03-05齐贤
齐贤
姨妈回家乡办社保卡,茶歇时,给我看一个视频。“你看,这地方多美啊,这房子怎么就能建到这高山顶上的呢?你看,这是哪儿啊,我真想去看看。”
远山石径,白云生处竟然藏着一所熠熠生辉的豪宅。明眼人能发现,这宛如世外桃源的美景多半是用PS技术做上去的。
“真是哎,好神奇,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地方!”我在一边装着饶有兴趣地看着,啧啧感叹。这么一说姨妈笑得更开心了,非常满足的样子:“呵呵,这是你表姐夫的妈妈发给我的,我这个亲家啊,经常给我发这些。”
我可以想象两位亲家欢喜地你来我往,互发小视频的场面。而这样的小视频一般都有几个共性:配着或是悠扬的民乐、或是《好日子》《感恩的心》之类的老歌,屏幕上缓慢地流动着大几号的粗体字,讲述着一段可能还有些语病的心灵鸡汤。
是不是有些土气,已经out了?
不是老人跟不上时代了,而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认知标签。
春节前,“微信2018数据报告”出炉,其中关于微信表情暴露年龄的话题引来热议。在这个数据报告里,“00后”最爱使用的表情是捂脸笑,“90后”则喜欢边哭边笑,“80后”乐呵着龇牙笑,“70后”则是捂着嘴偷着乐,而55岁以上人群最频繁使用的表情是竖大拇指。
小小的表情让网友们对号入座,年轻人打趣着跟着各种评论,“看来我是真90后假00后啊!”“我还是挺年轻的嘛!”“怎么没有我们10后的表情呢?”
参与评论以及被评论得最少的,是那个爱竖大拇指的55岁以上群体——或许,因为他们浏览手机的习惯,压根就接触不到“微信2018数据报告”这样有趣的话题。
他们有的不知道抖音是什么,有的认为网购会遇着骗子,有的热衷跟同龄人猜字谜说是可以防止老年痴呆,有的习惯聊天时一笔一划打个长文出来再发送却一不留神丢了全文……
他们不是最欢腾的群体,每天忙着做子女的后勤兵,手机的各种功能玩得也不顺溜,却每每喜欢在聊天中竖起大拇指,从不吝啬鼓励、支持,还有发自内心的赞美。
微信大数据报告称他们是“最慷慨的鼓励家”,还真是恰如其分。
每个年轻人身边,都有这样一位两位若干位“最慷慨的鼓励家”。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在自以为是的忙碌和世故中,忽视了这种鼓励,反而当成了唠叨,甚至觉得他们连微信表情都玩不好,收藏的都是些“老掉牙”的表情包。
其实,走过大半生的他们,只不过借助网络在收拾过往,不会随波逐流,更不会妄自菲薄,感恩与鼓励成了他们生活的“关键词”。
儿子的一幅绘画作品登在学校的公众号里,需要转发集赞。我在微信里喊姨妈来点赞,不承想姨妈竟然当成了一件正事儿,发了几次语音给我,告诉我,她已经给谁谁和谁谁谁都留言了,请他们去点赞。“现在多少赞啦?够不够吗?加油!”
我有些猝不及防。在年轻人对各种微信投票不屑一顾的时候,这些“鼓励家们”总是真心地去点赞、拉票,一点儿也不嫌麻烦。
前几日,姨妈在微信里发来一个说合肥方言的小品視频,我点开来看,是一年前我就看过的,早就不新鲜了。我再次装着乐呵的样子,发了个龇牙咧嘴大笑的表情,“哈哈,太好笑了。”然后,我想了想,也发出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
都说老人与年轻人日常的言语沟通少了,而网络上的一来一往或许可以弥补现实中面对面的审美疲劳。一个竖大拇指的网络表情,就是一声心领神会的“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