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机体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关系分析

2019-03-05孙承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结果表明内皮组间

李 俊,孙承谋,施 蓉

(宜昌市夷陵医院:1.检验科;2.输血科,湖北宜昌 443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由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引发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是冠心病中较为凶险的一种类型[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中指出,我国ACS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心血管病是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因素,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栓形成是该病主要病理基础,炎性反应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关系密切[3-4]。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血尿酸(BUA)与冠心病有关,高尿酸血症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是ACS的危险因素[5]。BUA与ACS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是当前研究较重要的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性指标,且BUA与ACS患者TNF-α、CRP、ET-1及NO关系研究鲜有报道,为此,本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ACS患者临床资料,本研究内容及流程均严格参照本院伦理委员会标准,研究取得伦理委员会许可后进行。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ACC/AHA制定ACS相关诊断标准[6],经冠脉造影确诊;(2)患者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伴有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2)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入组前2周均未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纳入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AMI组),其中UAP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为(62.61±7.35)岁,AMI组患者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为(63.09±7.52)岁。纳入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20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为(64.12±7.23)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分别于确诊后空腹12 h次日及体检当日清晨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经离心后收集血清以检测患者BUA、炎症因子(TNF-α和CRP)及血管内皮功能(ET-1和NO),BUA检测方法为酶法,TNF-α、CRP检测采用ELISA法,ET-1检测采用放射酶联免疫法,NO检测方法为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其余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有限公司。检测流程严格参照说明书进行,指标检测结果由本院检验科提供。

2 结 果

2.1组间BUA水平比较 单因素方差结果表明,各组间BUA水平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30.232,P<0.05);观察组BU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亚组间水平比较,AMI组BUA水平(418.67±93.83)μmol/L明显高于UAP组(356.04±106.4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BUA水平比较

2.2组间炎症因子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TNF-α和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147,320.877,P<0.05);观察组TNF-α和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AMI组TNF-α和CRP水平为[(254.77±36.58)ng/L,(16.36±3.01)mg/L]明显高于UAP组[(186.32±33.82)ng/L,(9.28±2.7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炎症因子比较

2.3组间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单因素方差结果表明,各组间ET-1及NO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47.412,118.195,P<0.05);与健康对照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相比,观察组ET-1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AMI组ET-1水平(3.59±0.79)ng/L明显高于UAP组(1.91±0.27)ng/L,AMI组NO水平(19.15±7.04)μmol/L明显低于UAP组(36.36±10.7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UA水平与病情进展程度呈正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UA水平与TNF-α、CRP及ET-1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6,0.440,0.337和0.361,P<0.05),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304,P<0.05)。

表3 组间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注:a、b、c和d分别表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UA水平与机体TNF-α、CRP、ET-1和NO的相关性

3 讨 论

流行病学研究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7]。ACS属于冠心病中较为凶险的疾病类型,住院率及病死率较高,其发病群体以老年为主,但近年来相关研究指出,ACS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其原因可能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熬夜、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关[8-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ACS的病理基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表面糜烂,诱发血栓形成是UAP和AMI的主要原因[10]。

既往研究已证实,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11-12]。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健康对照组相比,ACS患者炎症因子、ET-1水平显著升高,NO水平显著降低,且AMI组患者指标水平变化幅度明显,研究结果揭示ACS患者存在明显炎症应激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本研究结果与先前报道的部分内容相一致[13-14],进一步证实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

尿酸(UA)是机体内黄嘌呤氧化酶的最终产物,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表明,BUA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指出BUA每升高1 mg/dL,患者病死率风险可增加12%,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分级及不良预后风险愈高[15]。国内外研究已证实,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16-17]。本研究结果表明,ACS组患者BU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AMI组水平显著高于UAP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UA水平与ACS病情程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BUA参与了ACS发病,其指标水平可反映病变的急性变化,其原因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被激活,导致机体内核苷酸代谢活动增强,BUA合成增加。

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BUA与机体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BUA水平与TNF-α、CRP及ET-1水平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说明BUA与机体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其原因可能为尿酸可增强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生成,诱导TNF-α、CRP等炎症因子聚集及迁移[18];UA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和促氧化双重作用的内源性抗氧化剂,代谢过程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强,促使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氧化应激,对细胞内皮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19]。本研究结果揭示,BUA可能是参与了机体的系列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生理过程,参与了ACS的发生及发展,具体原因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BUA水平与ACS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指标水平与机体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有关,因此可作为ACS诊断、病情程度评估及预后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提示,在关注ACS危险因素的同时,关注患者机体BUA水平变化,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结果表明内皮组间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
体育锻炼也重要
阔世玛与世玛用于不同冬小麦品种的安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