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功能

2019-03-05

江西社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功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其文化功能问题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现象中需要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以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发挥的作用为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来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要包括其作为指导思想、成为价值信仰、化为公众意识、蕴含文化重任、成为学术思想、具有世界意识等方面包含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起初是以文化形态出场的。随后,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并在这一进程中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在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交流融合,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中国大众的文化。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予以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在正确解答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创造中国的新思想、新文化的活动中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并从中获得了中国文化身份的合法性。”[1](P4)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特别是理论成果,不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当代中国文化包含了马克思主义。”[2](P2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渗入当今中国的方方面面,已是不争的事实,因而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研究,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现有研究要么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要么关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等问题,而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进而探讨其文化功能的研究并不多,而忽略此类研究必然会影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把握。因此,搞清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究竟有哪些方面的文化功能,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何为文化功能?马克思说过,没有永恒的帝国,但有永恒的文化。文化这一问题学术界讨论由来已久,而且内容也十分广泛,几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都会涉及。学者们关注文化问题,主要是因为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对人类生存、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文化的功能。不少学者进一步研究文化对个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有人认为文化具有整合作用、导向功能、维持社会秩序,即传续价值[3](P30),也有人认为文化具有传递文明、规范人的行为、凝聚社会力量等作用[4],等等。我们则认为,文化功能是指文化各因素相互联结在一起后整体上对个人、群体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发挥的效能。[5](P34)

由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文化现象,必定具有文化功能。按照上文对文化功能的定位,我们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功能,就是指作为文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个人、群体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发挥的效能。应该说,我们很容易从文化功能的内涵推导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功能的内涵,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具有哪些文化功能则需要我们做一番研究。

首先,“在当代中国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具有不同于其他具体的文化形态或文化内容的特质”[2](P25),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确,不能忽视。其次,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而具有文化的一般特质,这也是不能忽略的。因此,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肩负着理论学说、价值信仰和实施策略三大重任,即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发展着的理论学说、表达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目标的崇高性和实践的可行性,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合法性存在的三大理论依据。这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要内容。

此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还具有文化的一般特质,即除了充当意识形态的功能之外,还与当代多元文化一道,具有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功能,在传递中华文明、规范人的行为和凝聚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然,文化功能不可能单纯地从文化自身得到解释,还要联系文化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以及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走向等问题,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功能时也该如此。

实际上,已有学者尝试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功能。李美玲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功能[5],刘建军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讨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文化功能做过研究[6],温波讨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作用[7],等等。所有这些研究,应该说不是很全面,但对我们确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功能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我们按照上文的原则,并依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外环境和整个国家民族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确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功能,就容易很多。我们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成为价值信仰、化为公众意识、蕴含文化重任、成为学术思想、具有世界意识等六个方面。

作为指导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肩负两大重任:既是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文化元素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它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政策导向。这一行动指南和政策导向突出地表现在,它指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导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其指导作用做了明确的规定。实际上,这一指导作用一直体现在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以及重大的方针政策和治国方略中,同时还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这一切都表明,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体指导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具有一致性的,难分彼此。面向新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未来发展制定了科学的战略方针,规划了伟大的发展道路,确立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更为关键的是,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因而引领着中华民族正一步一步迈向现代化,中华民族再次复兴、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成为价值信仰,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公民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必然是该政党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但是,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个人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它必须而且应该成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导与核心支撑。事实上,马克思及其继承人终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因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实际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以来,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绝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只不过是将这一伟大的理想追求具体化为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的一个又一个时代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深刻回答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这些不同时代课题的征途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历史成绩,一步一步向共产主义目标迈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科学回答了21世纪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新课题,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奏响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最强音”[8]。正由于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旗帜、信仰、信念、指导思想,真正成为人们统一思想、总揽工作之“纲”,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之“魂”。

化为公众意识,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或多或少转化为公众意识和公众话语中的一部分。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大众所接受,逐渐进入大众的话语、观念、信念和经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任务。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非常重要的课程设置,各类媒体也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传播,因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已经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在公众意识中得到广泛地呈现。同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这样一种形式的传播,也进入社会公众日常话语和日常生活,并发挥影响作用。比如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和平与发展、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公众从来没有觉得这些思想和理论多么深奥,无法理解,而是很自然地把它们作为自己思想和意识中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思想和理论还非常多。这实际说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过广泛传播,已深入公众日常生活和话语体系,逐步转化为公众意识和公众话语中的一部分,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蕴含文化重任,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肩负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形态,其文化来源必然也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如果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文化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实现中国化的,更不可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文化来源,才能保证其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因地制宜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还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需要发挥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需要帮助中国在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征途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对其予以阐发,要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发挥应有的作用,凸显应有的价值。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继承,还要弘扬,特别是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9](P106)。

在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还肩负着探索“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时代问题,而这一问题恰恰是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和关键。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进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纷繁复杂的思想文化领域要旗帜鲜明,要把握好大方向,要引领当代中国多元、多样的思想文化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保驾护航。

成为学术思想,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还以一种学术思想的形态而存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于当代中国和世界,都必须以学术研究作支撑,才有可能与时俱进,不断以新形态出场。在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力大的学术思想,备受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10]。在学科体系中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则成为其中的二级学科。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还成为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二级学科,这些学科设置大量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平台。从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来看,我国目前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数量众多,每年都取得大量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建设,要求各高校必须成立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独立的二级机构,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开展提供保障。党和国家还高度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专门设立和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助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广大学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全过程,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理论自觉、政治信念和科学方法。

具有世界意识,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的人类境界和国际视野、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历史的产物”,始终坚持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出场及发展的历程也表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没有与世隔绝、自我封闭,而是一直坚持开放的眼光和态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是顺应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把中国的问题与世界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策略和方案,并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这实际表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强的世界意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积极走向世界并引领世界。“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11]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着眼于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构建全球治理新格局中提出“中国价值”“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此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文化形态。[12]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必须要“走出去”,而且要以合适的姿态走上国际舞台,增强世界对中国理论的理解,增强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从而增强中国价值和中国文化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

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汲取资本主义优秀文化成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传承马克思主义这一优良传统,秉承开放包容的态度,努力借鉴和汲取他国优秀文化成果为己所用,不仅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接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六个方面的文化功能,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整体,保障其文化形态功能的整体发挥。这六个方面的文化功能中,指导思想是核心,是保证当代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价值信仰和化为公众意识相互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主要因素;而蕴含文化重任和成为学术思想将提供强大的学理支撑,是促进当代中国一切理论不断创新的根本原因;具有世界意识将使其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保持其强大影响力的主要动力,也是中国将在国际社会中日益发挥巨大影响和作用的根本所在。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