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改革背景下选课走班制的反思
2019-03-05艾巧珍
艾巧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01)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称《实施意见》)开启了我国新一轮全面、系统的教育改革,按照统一部署,2014年首先在上海和浙江两地进行试点,2017年,北京、山东、天津、海南、江西五省市作为第一批进入高考改革的省份,2018年,河北、广东、江苏、河南、湖北、安徽等18个省份实行新高考改革,2019年,宁夏、甘肃、广西等西部省份最后一批进入新高考改革。在这一背景下,选课走班作为新高考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运而生,对于很多地区和学校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现实中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笔者结合对选课走班的理性思考以及目前已有的经验案例进行思考以期能够为广大学校及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一、高考改革制度的“理想”设计
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于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高考改革作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随后,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 号)。这是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考试形式和内容以及招生录取机制都作出了重大调整。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学校管理等都存在着整齐划一、全国上下一盘棋的状况,在考试招生上也存在着严重“应试教育”倾向,导致了学校的“千校一面”,没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此轮高考改革正是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全局以及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考虑设计了指导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若干年发展方向的整体改革方案,目的是能够有效地改变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疾”,实现科学选才和促进社会公平,既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和个性化发展,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为社会发展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从具体改革的内容来看,选择性的理念渗透在整个高考改革制度当中,以此为切入点来撬动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在选择中成为独立自主、个性化发展的新一代。
2014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从2017年开始,全国都要逐步展开高考改革,学生高考的成绩将采取“3+3”的模式,除了语、数、英三科统一考试的科目外,还有根据自身特长及兴趣爱好在物、化、生、政、史、地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三科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因而,6选3的新模式改变了以前文理大分班的固定模式,学生的多元选科组合给学校的课程、教学以及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也使得“选课走班”成为学校的新常态,成为实践中关注的焦点问题。
所谓选课走班制是指学校设置多样化课程,学生依据个人发展潜能和兴趣自主选择安排课程内容,学生根据校方安排好的课表在规定时段到预定教室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1]选课走班教学是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和需求的基本理念之上的,它是“有选择的学习”,在学校教育中的最重要载体,也是推进育人模式改革的关键。[2]很多普通高中近些年已经有一些探索,尤其是高考改革启动以来,浙江、上海作为先行试点单位在前期的探索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和做法。但是,从总体实践进展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二、选课走班制的现实问题
选课走班制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充满挑战,也给学校的实践带来许多现实问题。总体来看,学校将会遇到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及评价和学生管理三方面的普遍性现实难题。
(一)课程设置不能满足需求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正式启动,我国拉开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序幕。课程是选课走班的基础,也是选课走班的核心。构建一个高质量、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是选课走班制顺利实现的必要前提。要满足学生的选择性,首先就要求学校能够提供多样可选择的学校课程。这就要求学校在保证开设好必修课程的同时,能够开出充足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选择的空间,帮助学生实现兴趣爱好及特长的发展。
1.学生不同选科需求难以满足
根据高考综合改革的方案要求,学生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要统一考试外,还要在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和政治六门学科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的发展需要选择任意三科作为选考科目,也就是说,如果满足学生的所有选择会出现20种组合方式。相对于高考改革前大文理的传统分班组合,如何才能满足学生的20种不同需求?这成为很多学校面临的共同难题。
2.课程结构与数量有限
第一,在课程结构上,新高考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的选考科目和学考科目有不同的学习要求,选考属于竞争性考试,学考科目是及格性考试,学校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设计课程,区分两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以合理安排学时和进度。同时,还需要完善学校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适当处理选考和学考之间的学时冲突,更好地突出和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在此基础上,做好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统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打造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最后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3]
第二,课程数量有限。选课走班下的学校课程开发,应像教育自选超市一般,能够将所有课程的学科分类、兴趣指向、难易程度、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学习要求与评价等课程要素都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决定哪些课程适合自己,选择哪些课程进行学习。但目前看来,除去小部分特别好的高中之外,大部分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仍然比较简单,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可供学生选择的空间都很有限。[4]
(二)教师资源有限,评价难度增大
1.师资数量与结构均需要调整
实行高考改革前,所有学生都是实行文理大分班,学校只要根据文科和理科的班级安排政史地、理化生的教师就能满足教学要求。而改革后, 实行6选3的选科模式,这就会造成选择不同科目的学生数量有很大差异,从而对不同科目的教师需求量也产生很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之间都可能呈现动态变化的情况。比如,上一年某学校学生在选考时选择化学的同学比例很高,选择历史的学生比例较低,这就会使得当年化学教师的需求量大,而历史教师的需求量小,呈现出结构性的教师不足现象。而下一年的选科情况可能又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因而对学校的师资数量和结构提出了很大挑战。不同学校之间可能也存在着校际差异,一所学校在某科目上可能相对过剩,而另一所学校相同科目的教师可能出现紧缺。从现实的总体情况来看,原来理科高比例的物理和化学教师需求呈下降趋势,而文科科目尤其是历史和地理科目则呈现上升趋势。
走班制需要学校开设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随之而来的是,开设的课程增加了,自然就需要更多的教师。而且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课程的丰富多样以及实施水平取决于师资质量。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师资在数量、 质量和结构上的分布不均衡导致无法满足学龄人口差异性的教育需求,再加上走班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师资缺乏的现状更加明显,对走班模式下部分课程的开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5]选课走班下学生对教师、科目、时间、专业等有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但由于选课人数多、学科分类多,这样就会多出成倍的教学班,教师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导致 “教不过来、管不过来”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不同年级学生选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冷热”课程,更会导致某些科目教师富余、一些科目教师紧缺的“潮汐”现象。[6]此外,不少教师对选课走班教学的适应能力亟须提高,这就更加加剧了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师资源需求困境。
2.师资评价与管理难度加大
与师资数量相应的,师资评价与管理问题也同样突出。随着选修科目的增多、学生选课数量的增加和选修科目的不同,给学生管理、学生修习模块的学分认定、考试评定、课程的设置、课程表的制定、教学设施的安排、教师的排课、不同模块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质量评价都增加了难度。[7]例如,同一学科教师教的模块不同,教的学生数量不同,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要在“行政班”和“教学班”这两种班级里活动,学校如何评价“行政班”班主任和“教学班”教师的管理工作?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学习了不同的模块,我们如何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成绩?等等,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显然,学校如果仍然使用以前的评价方法,则难保公平。另外,一些学校为了提前进入高三总复习,在高三上学期往往重复开设学科模块,少开或不开新的模块;有些农村学校开设选修课的能力不足,常常无课可开;如何看待选修模块与高考、选修课程I的开发与文理分科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与师资管理和评价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7]
(三)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在选课走班模式下,学生的流动性加大,不再像以前固定在行政班教室学习,从而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挑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走班后,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变得复杂化。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选择和进度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设计,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学习交流等常规工作制度都需要重新构架。第二,学生学习管理难度加大。实行走班教学后,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局面成为常态,一起上课的同学可能不是同一个行政班的,这就容易导致班集体观念弱化,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归属感不强,纪律、作业、考勤以及学业辅导等都变得更加困难。第三,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师生沟通渠道可能会不畅,师生关系变得“淡漠”。以前教师每天面对着行政班的固定的学生,都能“对号入座”“对症下药”。但是在选课走班模式下,教师每天面对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而且面孔不断发生变化,师生间的沟通只能通过有限的课堂渠道展开短暂的即时性交流和对话,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师生间的“陌生”和“疏离”。[4]
三、选课走班制的完善
高考制度的改革和推进关乎国家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是为社会输送更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关口,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依据。因此,为使学校能够尽快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和挑战,结合已有的探索经验,提出以下四条对策建议。
(一)增强课程设计的系统性
课程是选课走班的基础,也是实现选课走班的关键。要使学校能够应对新高考的挑战,迫切需要依据高考改革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对学校的课程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依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发展定位及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改变原来课程体系单一趋同、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简单的现状,加大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构建具有时代性、丰富性的课程体系。
在实践探索中,有不少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根据自身办学理念,提出了本校指向育人目标的十大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字结构的课程体系——以提倡共同发展的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为基石,支撑起彰显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项目课程。实行了必修分层、选修分类、限定选修分项的“三分”课程设置,并建立了倡导学科融合的三大特色项目课程群。[8]北京市十一学校在这方面作了多年的探索,学校设置了260多门课程,并且分成了103个课程组,把教同一门课的教师组成一个团队,作为学校课程的研究机构,他们作为学校课程运营的“大脑”,根据学生的需求,从课程标准研究、课程目标设立、课程资源建设,到课程实施方案以及课程评价等整个链条进行研究,从而保证选课走班的顺利实施。[9]当然,课程的开发和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学情、校情等基础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不可照搬照抄,但是在应对的思路上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二)提前预估教师资源
选课走班必然会给学校的教师和教室等资源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学校有必要提前对此进行预判,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包括学生数量、生源情况、学生素质、师资数量及结构、教室多少等做好应对准备。不同校情的学校,在选课走班时也应采取不同模式和对策。学生数量多、素质差异较大的学校可实行基础加分层分类走班,语、数、英三科按学生学习能力分层固定成行政班,其他科目依照考试类别开设教学班,走班时间可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或者高二上学期开始。学生数量少、素质普遍较高的学校可实行全科走班,走班时间可直接安排在高一入学时。[1]
根据浙江省的经验,大部分高中都采取了程度不同的走班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不走班”“小走班”“大走班”“全走班”四种模式,其中实行“小走班”的最多,“大走班”的最少。所谓“不走班”模式,是指学校向学生提供有限数量的选科组合,然后将三门选考科目均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学生在固定的教室上课。所谓“小走班”模式,是指部分学生或科目走班,即将三门或两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学生走班教学。具体又分为“优先三科成班”和“定两科走一科”两种方式。所谓“大走班”模式,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可以保持原高一行政班不变,三门选考科目所有学生均通过走班完成教学。所谓“全走班”模式,是指语文、数学、外语和“7选3”的高考科目全部通过走班完成教学。[10]选择哪一种走班模式、多大程度地实行走班教学,实质是学校在尊重学生意愿与自身资源条件限制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从而作出最为合理的选择,以此达到教师的数量、结构与学生选课走班之间的最大平衡。
对于师资评价问题,目前一些试点改革的学校采取的解决办法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合理有效的分班和排课方式,均衡各行政班的学生学习整体水平;二是对于教学班水平差异较大的,通过增量评价的方式,更合理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11]
(三)实施学生生涯教育
新高考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并且让他们学会选择:选择考试的科目、选择学习课程、选择考试的时间等,大大增加了学生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以实现“一人一课表”的学习样态。高考改革前,每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很迷茫,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几乎对自己、对社会、对专业没有多少认识和思考,一门心思都是花在课程的学习上,大多是学生在高中时期仍然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状态。这样的学生无法充分根据自身特点与外界需求作出理性合理的专业和学校选择,进入大学后导致很多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学习不下去,有的即使能够完成大学的学业,但也不能找到真正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专业或者工作岗位。
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和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对于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新高考实施以来,学生在选课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课走班存在盲目性。有调查发现,41.32%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主学习科目,74.6%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甚至代办。二是选科存在功利性,把选科当成一种“博弈”。学生在选科时只考虑哪些科目可以拿高分,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考虑外部因素不考虑自身内部因素。例如,在浙江省,物理学科的选科学生数量明显减少且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生物、地理、技术学科的选科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在上海市,选择生物、地理学科的学生明显增加。[12]三是选科存在随意性,凭着自己对某一位老师的喜好或者一时激情选择,导致后期的学习变得困难。[4]因此,学校要及早对学生实施生涯教育,把生涯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培养他们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对“我是谁”“我的能力和兴趣是什么”“我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不同职业有什么特点和要求”有比较清醒和理性的认识,从而能够在学习中将自身的学习兴趣与专业方向和自己的人生志向结合起来。[4]国务院在《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很多学校也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在校内开展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同时带领学生“走出去”,接触社会各行各业,让学生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以及体验不同职业的要求。也有的学校把专家及各种不同专业行业的人士“请进来”为学生开展讲座,近距离互动交流等,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观念,提高自我选择的能力。只有这样,变老师的“教”和“管”为学生发自内心的要“学”、会“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选课走班带来的很多学生管理难题。
(四)“互联网+教育”助推高考改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教学的形态,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并且正在逐步走向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在选课走班的问题上,由于选考科目组合多样化以及学校资源的限制,加上学生选择的复杂性,很多高中学校面临如何在各种限制条件下把新的课表排出来的难题。这个过程涉及大量的运算,非常复杂,传统的人工基本上无法完成这一工作。因此,学校迫切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在充分评估学校资源、选科类别、师资存量、教室数量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表。目前,大部分高中学校已经开始选用更加智能化的排课选课服务系统,学生只需提交课程选择,系统可以结合学生选课的志愿,学校的课程、教室、师资等资源,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快速排课,生成学校和学生的课表。[12]因此,学校一定要有“互联网+”的思维,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辅助和推动作用,借助技术手段助力选课走班的顺利进行,一方面能够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如,北京市东城区正在以区域为单位推进借助信息化手段助力高中校的选课排版系统建设,以解决许多传统人工方法难以应对的技术问题,提升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效率。
另外,学校在课程建设以及学生管理上也借助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在线网络课堂讲解,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课程,教师也能通过互联网的联系方式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开设属于教师的个性化网络课堂,将网络课程的优势运用进入课程教学中,以学生的基础和兴趣为引领点,设置更具有人性、个性化的网络课堂,引导学生在线上和线下的无缝学习,营造良性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综合改革的多方面挑战。[13]
四、未来的反思与展望
选课走班作为新高考制度下的一种全新育人模式,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也还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展望未来需要学校和政府共同努力,从育人理念以及宏观统筹等方面齐抓共管共同推动选课走班更好地在实践中落地。
(一)学校更新育人理念,树立价值导向
选课走班制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初衷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实现“因材施教”,尽可能地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它不只是一种教学组织方式的更新,而是一种育人模式的变革,是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培才培养服务的基础工程。只有真正明确了学校的价值定位和导向,学生才能在选课走班中真正地受重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因此,在实施选课走班制的过程中,思想解放、更新理念,是极其重要而且首要的。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实行的是统一安排、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制度,选课走班制目前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很多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对此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这种教学方式和管理还持有怀疑或保守的态度,从而对选课走班制还存在一些顾虑和误解。
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坚定改革方向,主动了解和支持改革;校领导要从宏观和整体层面确定学校选课走班的思路,教师则要先于学生熟悉和适应改革要求及内容。同时,要多组织外出学习和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学校领导要能够从全局上把握选课走班对于学校整体改革带来的挑战以及思考学校自身的应对之策;教师要学习新型组织形式下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技术等,在学习交流中转变育人理念和观念,深刻认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只注重“分数”或者对学生的选拔转变到培养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轨道上来。[1]其次,学校要做好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工作,通过专题家长会、班会、学校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宣传和解释选课走班制的基本理念以及长远优势,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以减少他们的顾虑和担忧,改变其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求达成共识。[5]
(二)政府加强区域统筹,助力学校发展
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选课走班制作为学校教育生态的一种系统化建构,不是单一的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涉及学校从课程、课堂教学到学校管理以及学校文化和价值的整体性变革。不同学校会在选课走班模式下遇到不同问题,有的是可以在学校内部解决的,有的则是学校内部不能解决的;有的是大部分学校的共性问题,有的则是少数学校的个性化问题。比如,大部分学校可能会出现教师的结构性缺编,但是每个学校所缺的教师在具体科目的分布上是有差异的。此外,多数学校会出现教室和教学仪器设备等不足的情况;还有,面对新的教育生态环境,许多学校自身都不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选课以及学校编排课等,需要引进成熟的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管理部门的区域统筹和规划作用就变得十分重要。要充分做好区域学校应对新高考的方案,在对师资、设备、资源等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好校级间的师资调配互补工作,也可以设立一些外聘教师专项资金等项目,让优质师资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还可以为教室等硬件资源缺乏的学校协调社区或者邻近学校的资源,以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此外,还应该加大投入,帮助学校引进社会力量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学校的排课排班,借用“互联网+教育”的力量促进学校更好地适应新高考带来的挑战。例如,杭州师范大学附中在区域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进行了“互联网+课程选择”“互联网+走班教学”以及“互联网+成长导师”的实践探索,践行“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办学理念。[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