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员育人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19-03-05巩青春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日常行为全员育人

巩青春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组宣部, 陕西 咸阳 712000 )

“全员育人”是指育人的“全员性”。强调了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有参与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负有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自觉融入、参与到育人过程不同环节和阶段的职责,监督、检查学生的行为表现,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涵盖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等多个方面。全员育人不是每一个学校教职员工自然形成的一种状态,而是一个学校教育经验和办学理念的升华和凝练。越是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全员育人的意识和氛围就越是浓厚,大到学院精神的提炼,小到校园秩序、卫生状况甚至桌椅板凳、花草树木和路牌提示,处处都有育人的作用。

1 全员育人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缘由

和其他课程相比,“德育为先”的人才标准使思政课育人的职能更加凸显,思政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主渠道的功能,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为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思政课要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给他们做人做事、明辨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难以充分体现,育人功能发挥得并不理想。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课堂教学和学生日常养成教育明显脱节,知行不一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上教师讲诚实守信,考场上学生抄袭作弊;教师讲遵守社会公德,学生我行我素,穿拖鞋、背心进入教室,乱扔垃圾,破坏公物;教师讲遵章守纪,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教师只注重课堂理论教学,对学生课外的品德养成缺乏有效的干预和监督。而学生把思政课当作一门必修的课程满足于考试过关,认为日常的为人处世、行为表现与课堂教学毫无关联。教师和学生都只是把该课程定位在普通的基础课教学上,思政课应有的德育主渠道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教学实效性难以体现。如何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如何使这一课程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转变成他们在日常文明养成中的自觉行为,转变到工作岗位中较好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应深思的两个问题。面对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和有利时机,强化育人意识和育人职责,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对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一项有效措施。

2 全员育人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改革举措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对课程设置作了调整,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均有许多新观点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为学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如何在全员育人的基础上推进思政课改革、增强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课题组在前期的问卷调查中,对学生如何上好这门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在“您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您平时的行为习惯有关吗?”回收的802份有效问卷中选“有”的达669人,占84%,在“您赞同将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内容吗?”选“是”的达到 762人,占95%。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赞成把日常的行为表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成绩结合起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课程为例,课题组认为教学改革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梳理教材内容提高教师素质是思修课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从课程本身来说,思政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的“纲”,课堂上该说什么、能说什么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并通过充分的研究和探讨,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一直来教材统一使用国编或者省编教材就是这一“纲”的表现,但从使用省编教材及多次修订的实际情况来看,教材在内容上仍然存在滞后于社会的急剧发展,造成教学内容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快,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加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多样,这些变化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既不能在课堂上越格又要紧跟形势变化,这就需要以国编(或省编)教材为版本,设计好课程所需要而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丰富教材内容使课程紧跟社会和形势。

从思政课教师来说,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摒弃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授方法,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要从传统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角色努力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现实中的理论热点和难点,在平时课堂教学的一举一动中彰显思政课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以其自身政治理论、业务水平、道德素质来增加课程对学生的吸引,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

从学生思想实际来说,生活在现实中的年轻人,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熟悉和把握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教师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QQ、微信等多种形式,摸清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程度和思想变化的脉络,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打下良好基础。

2.2 做好思修课程实践成绩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设计工作

如何在全员育人的背景下发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育人职能?思政课教师如何利用好全员育人这一平台,加强学生日常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思政课教师需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宿管员等学生日常所能接触到的教学、管理、服务人员的支持和帮助,按照品德状况、学习态度、守纪意识、集体活动等类别设计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表,搜集和掌握学生在校期间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作为实践成绩计入课程的总成绩,当总成绩达不到理想分值时,鼓励学生自觉参加课余品德教育加分的活动,督促他们自觉地将日常的文明行为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思政课教学与自己日常行为密切相关。把学科教学落脚到学生们日常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上,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增强,育人的职能才能真正的发挥。此项工作涉及面广,需要事先将课程改革的想法和实施办法告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由班主任汇总学生在学习、生活、班团活动等方面的表现,以学期为单位给学生日常表现打分。这样,校内各部门的教职员工可以在不同的岗位参与到育人的过程,督促和监督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体现全员育人的效果。

2.3 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工作

简化思政课的考核形式,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上,更能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往学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的成绩为: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为使课程改革有效,课题组向学院申请获批后,将课程考核成绩比例调整为卷面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30%。这样的成绩构成对学生、教师、学校而言,促进了课程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的结合。对学生而言,减少了考试的压力,只要平时行为习惯好、热心班团集体活动,考试过关的机会就很大,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平时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上;对教师而言,不用在学生上课不来、试卷乱写、还要给出卷面成绩的无奈中纠结,可以更多地从其他教职员工如班主任、辅导员那里掌握学生在校内的学习、生活表现,为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给出相对客观真实的分值;对学校而言,学生注重日常行为表现,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就能蔚然成风。

2.4 积极构建全课程育人新格局,实现课内课外育人常态化

全员育人的氛围和基础为思修课教学改革准备了前提条件。在实践中,从学校管理层到思政课教学一线,要不断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使思想政治工作遍布在学生成长的各个角落、每个过程,体现在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任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班团干部等学生学习、生活中所能接触的所有管理者、服务者,都应该详实记录学生日常行为的各种表现,从课堂教学到学生平日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甚至到寒暑假期间社会实践的行为表现,均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活动都可以成为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和载体,而不仅仅局限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上,全课程育人的格局体现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的辛苦工作相关,这样,思政课的内容和方法才实现了从空洞回归现实、从课本深入学生脑海,最终成为学生行动的方向和准则,课程的实效性就会大大增强。

猜你喜欢

日常行为全员育人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全员核酸
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3-6岁幼儿日常行为礼仪养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县东风路幼儿园为例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良好日常行为养成的影响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