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理论视阈下的“3+2”班级管理研究
2019-03-05黄晓婷
黄晓婷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1 马斯洛需求理论介绍
马斯洛需求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该理论认为,人人都有需求,当某一层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延伸出新的动力去追逐下一层次需求。
学生同样作为社会人,想要培养、教育好学生,可从学生内心需求出发,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班级环境,以此达到培养目标。
2 “3+2”培养模式班级管理及学生现状分析
2.1 班级管理现状
因“3+2”人才培养模式性质,前三年学生学籍归口联办中职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亦归口于中职校。有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前三年很少与中职学校交流学生日常管理问题,更多是单纯对接学籍管理问题,学生管理一定程度上存在断层等现象。
高职校与学生前三年间的交流少、学生归属感弱;五年制的学习时长学生易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学风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学生留级、休学现象时有发生。而当学生适应中职校环境、行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班级关系时,又刚好完成三年中职学业升入高职;高职两年制的学习中还有半年的时间是在外顶岗实习,这对高职辅导员接手管理好班级、对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行成新学习氛围均提出挑战。
2.2 学生特点分析
2.2.1 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弱
“3+2”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学生普遍具有年龄小,可塑性较强,抵御外界消极影响的能力弱;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特点。
2.2.2 学习基础差,自信心不足 五年制高职线普遍低于高中切线,学生在初中学习期间一般处于成绩不理想状态。在“以分论英雄”的学生时期,“学困生”长期处于学习被否定的状态,容易对自身学好专业持有消极态度。
2.2.3 自我定位不清晰,缺乏长期职业规划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可知,绝大部分的五年制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并无清晰认知,而是听从家长或老师建议报考。对于长达五年的学习生涯,也无做过相应规划,专业兴趣及学习动力均偏弱。
3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阈下的“3+2”班级管理建议
马斯洛需求理论贯穿于五年制教育的每个时期,但每个阶段因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心态的成熟稳定性以及人际交往的成熟度和学习、就业压力的不等性等因素不同,所需侧重把握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通过分析各阶段学生特点,以抓主要需求为主,提高次要需求为辅为原则,分步骤、分阶段做好五年专班级管理工作。
3.1 第一步 破冰聚力,引导学生适应环境阶段:重点满足学生安全需求及社交需求
学生刚从原有的初中教学环境步入职业教育阶段的第一年,无论是学习环境或是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特殊阶段,学生对环境的安全需求以及人际交往需求有较高要求。如何引导学生又快又好的适应新环境、结识新同学、形成一个新的班集体,是该阶段班级管理重点。值得强调的是,为实现中高职管理动态同步,可在班级中建立“导师制”制度。即在中职校为班级配备专职辅导员的同时,高职校应另配一名老师跟班互动,协助中职老师及时辅导、帮助、服务学生。
辅导员要做好该阶段的工作,首先需要对班级学生有个大体了解。如可先通过学生入学档案、家庭成员情况等信息侧面了解学生性格;通过尽快熟记学生姓名等细节,与学生间快速建立关系。其次,可通过“易班”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在开学前就可与班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初步建立班级规矩,缩短到校后的陌生磨合期。再次,学生报到后,可通过举行破冰游戏,助力同学间成功跨出在新环境下的人际交往第一步。这个阶段,班级班干部队伍还处于萌芽发展培育阶段,辅导员可“因人设岗”,充分调动学生在班级中的积极性,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同时,辅导员要做到三勤:勤下宿舍、勤入班级、勤做开导,为学生的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提供保障。
3.2 第二步 找准定位,目标效应逐步发挥作用阶段:重点保障学生更高层次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正确引导异性交往的生理需求需要
经过一年的洗礼,大部分学生已经完全适应新环境,班干部队伍工作运行也已经步入轨道。该阶段,学生对社交范围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与异性的生理需求以及渴望得到尊重的需求提升。强化班干部管理能力,创造更多条件帮学生找准定位,满足学生社交和尊重需求,是该阶段班级管理重点。一是可通过争创“星级团支部”和“五A级宿舍”为集体行为找到目标,为个人行为找到方向,让学生在创建的过程中学习成长,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学生自信心。二是学校层面可尽量完善学校社团组织结构,尽可能丰富社团活动内容,让学生在通过展现自我特长的过程中得到尊重需求的满足。高职校可建立中高职社团联谊群,打破地域屏障,既可满足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又可让学生感受到高职校本部的人文情怀。三是对异性持有好奇和强烈的交往需求的学生,辅导员应多观察、多倾听,给予正确的恋爱观及婚姻观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四是辅导员可逐步强化班干部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地位,将上课点名、晚上宿舍查房、关注重点特殊生日常动态等形成每日一报制度,让班干部成为辅导员的“眼睛”,让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到班级学生动态并适时介入。
3.3 第三步 提升自我管理,夯实班级基础阶段:重点抓住学生对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的要求
通过两年时间的磨合,班集体状态已基本成型;专业学习压力以及对就业前景的迷茫状态凸显。为辅助学生渡过迷茫期同时为顺利做好下阶段中高职衔接工作,这个阶段在班级管理的运作中,一是中职辅导员应逐步弱化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增加谈心次数、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如高职校可请一些优秀校友返校给学生开讲座或让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与学生开座谈会,分享实现自我发展的经验。二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或相关讲座,做好专业知识前景就业疏导。三是进一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班干部的带头组织能力。
3.4 第四步 巩固果实,保障中高职顺利无缝对接阶段:重点关注学生安全需要及社交需求
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重点应以保证学生顺利从中职校过渡到高职校生活为重点,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做好开学新生接待工作,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如提前做好宿舍安排、课程安排、教室安排等基础工作,提前告知、提前准备。二是做好辅导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如条件允许,高职校可让前期跟班导师直接担任班级辅导员。
3.5 第五步 开花结果,顺利就业阶段:重点侧重实现学生自我需求
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重心,已基本完全放在保障学生顺利就业、为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保驾护航上。一是要做好就业推荐工作,如组织面试和简历制作培训,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做好就业相关材料发放。二是做好就业压力疏导。三是指导、协助学生做好毕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