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论中国历史地理学之民族特色

2019-03-05朱士光

关键词:历史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总体而言,世界上任一民族之学术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皆与该民族的茁壮成长与繁荣兴盛密切相关,因而那些得以在学术苑林中卓然而立长盛不衰的学科,必然有着它所依存的民族之鲜明印记,其所具有的特定的民族特色,也就成为它闪耀人间的夺目亮点。作为一门于上世纪初开始孕育兴起,共和国建立后正式形成,并于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而成为一门显学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也就很自然地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华民族之民族特色。具体而论,突出地表现在下述的几个方面。现依序加以简叙。

一、正式孕育于抗日战争之中华民族救亡之际

作为一门我国现代学科的中国历史地理学,虽然有学者考证查明“历史地理”一词是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国内,且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农历癸卯年)就被晚清重臣张之洞与张百熙等在奉旨重拟的《奏定大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中,将之作为一门课程列进近代地理学教学体制和学科体系之中,但也正如有学者考证指出的,当时因晚清政局混乱,新的教育体制与学科建设乏力,所以在官办大学中实际并未开设历史地理课程。及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以及民国初期尽皆如此(1)详见李久昌:《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向近代转化的若干特点》,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合编:《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制造“九一八”事件,公开发动侵华战争后不久,在顾颉刚、谭其骧先生倡导下,由当时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三校一批研习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的学生为主体,于1934年2月创建了禹贡学会,并于3月1日创办了《禹贡》半月刊。其刊名之英译名初为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Geography Semi-monthly Magazine;不久后至1935年出版第三卷起即改为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也就是“中国历史地理”,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已孕育成熟。而这一孕育过程实与弘扬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大潮密切呼应,相互激荡。这可从《禹贡》半月刊之《发刊词》中得到鲜明的映证。在这篇由顾颉刚、谭其骧先生合作写成的《发刊词》中,即痛切地陈述道:

历史是最艰难的学问,各种科学的知识它全都需要。……尤其密切的是地理。

这数十年中,我们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真够受了,因此,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不必说别的,试看我们的东邻蓄意侵略我们,造了“本部”一名来称呼我们的十八省,暗示我们边陲之地不是原有的;……

《禹贡》是中国地理沿革史的第一篇,用来表现我们工作的意义最简单而清楚,所以就借了这个题目来称呼我们的学会和这个刊物。……我们一方面要恢复清代学者治《禹贡》《汉志》《水经》等书的刻苦耐劳而严谨的精神,一方面要利用今日更进步的方法——科学方法,以求博得更广大的效果。(2)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42—243页。

而后,顾颉刚先生又在撰作的《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书》中具体揭示道:

同人发起“禹贡学会”,最初亦但就学校课业扩大为专题之研究,且搜集民族地理材料,分工合作,为他日系统著作之准备耳。而强邻肆虐,国亡无日,遂不期而同集于民族主义旗帜之下;又以敌人蚕食我土地,四境首当其冲,则又相率而趋于边疆史地之研究,……窃意此种问题之探讨,必非身居内地之人所可从事。同人幸得有此集合,而又有契于经世之需,此正政府期待于学界者也。(3)按,这份《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书》当时未曾公开发表,后刊发在《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上述宣示中,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凛然的民族大义溢于言表。而这,正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得以孕育成熟的时代环境与精神内核。

二、传承中华民族先哲“天人和谐”的思想,并以之构建其学科理论

在我中华民族历年悠久绵长内容丰富深邃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包含有古代先民与哲人关于人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可称之为“生态环境”)之关系的认识与论述。特别是其中一些论述人与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应和谐相处的理论,即“天人和谐论”是构成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重大问题,笔者曾撰写《从“天人和谐论”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4)朱士光:《从“天人和谐论”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后此文收入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一文。文中强调指出人文初祖黄帝倡导“节用水火材物”(《史记·五帝本记》)即是“天人和谐论”的首倡者;之后经历代贤哲传承充实,其内涵遂得以丰富深邃,且对我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始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认为人与天地共生共处,故应和谐相处;

——认为山、水、林、薮、土地为衣食之源,人生之本,积极主张予以保护;

——从世间万物生生不息之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对于自然资源养长采用以时的可持续发展之制度设计。

上述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之精髓“天人和谐论”及其主要内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和国建立初期,也即在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于抗日战争之民族救亡之际孕育成熟后,适逢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之际应时而正式形成时,恰被这一新兴学科创建者之一侯仁之先生所借鉴吸收,从而创建出中国历史地理学之学科理论——人地关系论。其基本要义是:

人类的生活环境,经常在变化中,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属于自然的景观如此,属于人为的景观更不例外。

而在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人的缔造经营,占了最重要的地位,如果不是因为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周围地理的变化,在这几千年的历史时期中那是非常微小的。

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而且还须寻找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5)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刍议》,《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2年第1期。

仁之师上述理论观点,不仅阐明了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专事研究人类历史时期主要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导致的地理环境的变迁及其变迁规律,也即人地关系规律的学科,明确地揭示了这门新兴学科之研究对象;而且还进一步指明其研究的终极目的是要运用揭示出的历史时期之人地互动关系及其规律,根据其中之经验与教训,为当前人类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适应地理环境与改善地理环境提供方略、对策,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这与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和谐”思想是一脉相承,且又有所创新发展。

三、受惠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治学传统与丰富的学术资源,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作出具体贡献

因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对象及其研治目的就是人类历史时期,也就是自距今1万年即新古器时代原始农业产生以来这一历史时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导致的各历史阶段中我国境内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并揭示其变化规律,以之为当前人们适应地理环境与改善地理环境提供历史借鉴与应对方略。因而,自其从上世纪初孕育成形,并自共和国建立以来正式建立,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的整个历程中,老、中、青几代学人,均秉承《禹贡》(《禹贡》为我国地理学宝典,公元前三世纪前期之战国时代著成)所开创之征实精神(6)此说为顾颉刚先生首倡,见他所撰《禹贡》(全文注释)一文,载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之后史念海先生撰文也认同《禹贡》著成于战国时期,只是要早于公元前3世纪,是前370—前362年间,即魏惠王元年至九年间著成(见氏著:《论〈禹贡〉的著作年代》,《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此外,尚有辛树帜先生《禹贡》成书于西周说、王成组先生《禹贡》成书于春秋说者(见辛树帜先生著《禹贡新解》一书第一编“禹贡制作时代的推测”与第二编“禹贡制作时代的讨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年版;王成组先生著《中国地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本文遵从顾颉刚先生说。,其后西汉司马迁、东汉班固、北魏郦道元、唐李吉甫、北宋沈括、明代徐霞客、明清之际的顾炎武与顾祖禹等治舆地之学的著名学者所传承的求真求实、经世致用的治学传统;同时也深深受惠于中国历史上先贤们通过广搜博采勤奋撰写留传下来的丰富的史籍著述,除历代正史与先贤们的笔记、游记、著作文集外,还有大量的地方志、古代地图以及金石碑刻等。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且举世无双,为我们展开历史地理研究奠定了独特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及至现代,更利用考古发掘所发现的新的更具实证性的材料以及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如孢粉分析、碳十四测年与野外考察获得的有关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之遗存遗迹与变迁轨迹等新的科学资料,更加推进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丰富性,进一步提高了相关研究成果的精准性。

中华民族历代先贤学人所秉承坚持的学以致用的家国情怀,给我们的历史地理学者为拯救民族危亡与助力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如前已述及,中国历史地理学孕育于上世纪30年代初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之后,也正是在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之时,顾颉刚先生与史念海先生合作著成《中国疆域沿革史》一书,并于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该书第一章《绪论》中,他们即痛切地陈述道:“吾人处于今世,深感外侮之凌逼,国力之衰弱,不惟汉唐盛业难期再现,即先民遗土亦岌岌莫保,衷心忡忡,无任忧惧!窃不自量,思欲检讨历代疆域之盈亏,使知先民扩土之不易,虽一寸山河,亦不当轻轻付诸敌人,爰有是书之作”。不单爱国忧时之情跃然于字里行间,而且还力图以该书唤起国人一致奋起保卫国土之强烈的“经世致用”的意愿。谭其骧先生担任主编,自1955年春开始启动,汇集了国内十多个单位逾百名专业人员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历经三十余年,全套八册图集于1982年10月至1990年2月由地图出版社(后改名为中国地图出版社)出齐。谭其骧先生在图集第一册之《前言》中指出:编绘这套图集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我国自从石器时代以来祖先们生息活动的地区变化,在目前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努力反映出来,使读者能够通过平面地图的形式看到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的缔造和发展的进程,看到在这片河山壮丽的广阔土地上,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如何在不同的人类共同体内结邻错居,尽管在政治隶属上曾经有分有合,走过艰难曲折的路途,但是却互相吸引,日益接近,逐步融合,最后终于凝聚在一个疆界确定、领土完整的国家实体之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祖国各族人民的感情,为崇高的人类进步事业而工作。”文中透射出的还是图集编绘者们浓郁的“经世致用”的胸襟抱负。

至于在共和国建立后获得长足发展的历史自然地理学这一分支领域,在这门新兴学科另一创建者侯仁之先生大力倡导“跳出小书斋,走向大自然”治学路径指引下,我国许多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后起之秀,纷纷选择了与当前国家建设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除取得一批更具现代科学水平的学术成果外,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古代都邑与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设等重大问题都作出了切实的贡献。如仁之师,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不畏艰险走向我国大西北的沙漠地区,对内蒙古自治区之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河东沙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沙漠中的历史时期人类活动遗迹的深入研究,揭示出这些沙漠在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轨迹,从而为当今人们如何防止沙化与治理沙漠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同时不仅为历史地理学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为沙漠学研究增添了一个新的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与范式(7)详见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视野》一书中“环境变迁”部分之《历史地理学在沙漠考察中的任务》诸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又如史念海先生,为了探明我国黄土高原森林草原的变迁与千沟万壑形成历程及其原因,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多次深入到陕北、陇东与山西等地之山塬沟壑间进行现场考察,不仅推倒了德国著名学者F.V.李希霍芬所论黄土地区根本不宜于森林存在的不确之见,还一一复原了自西周至明清以来各时代之森林分布及其变化状况(8)详见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再加上他对历史时期黄河流域侵蚀与堆积、中游之侧蚀与下切、河流流量变迁、原隰沟壑变迁、农林牧分布地区变迁等方面的研究(9)有关内容除请详见前引史念海先生所著《河山集·二集》外,还请详见史念海先生专题论文集《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版。,既较全面地复原了黄土高原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状况及其原因,同时还为当前从根本上治理黄土高原提供了战略思想,为解决黄河之治理难题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案与措施。

概言之,在当今我国之历史地理学界,对自《禹贡》问世以来两千多年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舆地学学术传统中之经世致用治学理念、考据式治学方式、征实性治学精神之传承创新已蔚然成风。这显然已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最为宝贵的民族特色;而且藉此民族特色,中国历史地理学正可走向世界,在保卫我们人类的地球村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的历史性任务中,更好地发挥它的有用于世与为世所用的学术及实践功能,并推动这门新兴学科获得更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历史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