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州市君武森林公园基于海南鳽保护的管理策略研究

2019-03-05谭丽凤吴善才朱丽清杨昌尚朱能武

江西农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观鸟水塘柳州市

谭丽凤 吴善才 朱丽清 杨昌尚 朱能武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4)

君武森林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北郊沙塘镇境内,距离柳州市中心20 km。2005年起开发建设森林生态旅游项目,深受市民的欢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分布于此,令人欣喜。有关君武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环境容量等研究多有报道,但基于动物保护的研究甚少。下面基于海南鳽保护的角度,对君武森林公园管理策略展开探讨。

1 君武森林公园生境概况

君武森林公园总面积120 hm2,森林覆盖率85.5%。君武森林公园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主要树种,局部间有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及大叶栎(Quercus griきthii)等阔叶树种。灌木层有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小蜡(Fraxinus mariesii)、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粗叶悬钩子(Rubus alceaefolius)等,草本层有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和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等。

2 研究方法

每年2月底开始,在全境寻找海南鳽的繁殖巢。确定巢址后,借助夜视望远镜和普通望远镜,于每日06:00—08:00和18:00—22:00观察其繁殖行为[1],不定期做全天观察,直到最后一只鸟离巢。对巢址相关特征进行测量记录。

3 结果与分析

3.1 繁殖情况2013—2018年,共观察到海南鳽繁殖巢9个。每年繁殖期为3—6月。3月初开始筑巢产卵,共产卵27枚。3月底雏鸟出壳,共出壳22只雏鸟,孵化率81.48%。双亲育雏,成活幼鸟20只,成活率90.91%。6月底全部离巢。

3.2 繁殖面临的风险

3.2.1 食物 2014年,海南鳽的2个巢繁殖失败。除了天气因素,还与大水塘高水位持续15 d有一定的关系。君武森林公园周边水塘较多,但浅水滩才是海南鳽等涉禽的觅食场所。由于柳州市春季降雨量大,水塘水位上涨,若不能及时排泄,对海南鳽的采食造成极大影响。

3.2.2 巢树 君武森林公园中,海南鳽选择了树高最高的林分营巢。这片马尾松营造于1943年。随着树龄、树高、冠幅的增加,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随之增加。近年来,被雷击、刮风、虫害影响的马尾松不在少数。曾筑有2013年第3号巢和2014年第1号巢的巢树树梢与树枝均被雷击断了。而且每隔几年均会发生一次马尾松虫害,降低对鸟巢的隐蔽性。

3.2.3 灯火、噪声 森林公园周末、节假日人流量较大。特别是晚上,活动产生过强的灯光、过大的噪声,持续至22:00甚至更晚。另外,活动场地就是大水塘边。海南夜行性鸟类,必然对其繁殖活动造成影响。

3.2.4 来自人的风险 海南鳽的发现吸引了众多的鸟友前来观鸟。正常的观鸟对海南鳽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如果有爬树行为、扔东西、弹弓等,仍可能对其造成惊扰。不明真相的人有可能认为此鸟很值钱,产生不良行为。还有人将学飞的幼鸟带回家或拿到市场出售。

4 管理策略

海南鳽在君武森林公园连续繁殖多年,可以判断这是一个适宜的繁殖地。另外,君武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项目已经在柳州市打开了局面,深入民心。若能利用好海南鳽这张国际名片,开展生态观鸟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还能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海南鳽的数量,实现人鸟双赢。

一是保护巢树,引鸟、护鸟。公园管理处应在巢树的管理上下功夫。开展日常巡查,防止虫害,保护巢树健康,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做好林下生境管理,保持自然度,可降低为人干扰[2]。

二是做好宣传工作。不仅要宣传观鸟项目,而且要宣传鸟类保护观念。特别是对附近村民,进行爱鸟、护鸟及法律宣传。也可以参考“董寨模式”“弄岗模式”,形成“观鸟经济”[3]。

三是科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对海南鳽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包括种群数量、居留问题、空间分布、活动范围、繁殖策略和繁殖风险等,以便地筑巢引凤,开发出旅游精品[4]。

猜你喜欢

观鸟水塘柳州市
一个小水塘
老家的水塘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湿地观鸟
观鸟记
醉在水塘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春季观鸟style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荒漠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