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育苗新技术
2019-03-05李小文
李小文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林场,江西吉安 343400)
楠木是我国一种非常名贵的树种,由于楠木的使用价值非常高,因此需要大家充分意识到保护楠木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楠木育苗及造林技术。
1 播种育苗
1.1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在优质健康的母树上采集饱满的种子,为便于播种,把采集的种子分级、存放阴干。为了保持种子的湿度,贮藏种子时采用湿藏法,用合适大小的竹筐,先铺16 cm左右厚的细沙,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沙堆积,堆至60 cm左右时再盖一层湿沙。为确保种子的发芽率,要经常检查沙子的湿度,如果干燥要及时喷水以保持种子湿润。
1.2 做好苗床秋冬季深翻土并施足基肥,667 m2施600 kg左右腐熟的饼肥,均匀撒在苗床上,然后再深翻,做成高25 cm、宽1.2 m的苗床。播种前15 d,在苗床上撒放1%~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消毒[1]。
1.3 播种取出贮藏的种子筛选出无坏死的种子,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 h左右,再放入消过毒的湿沙中催芽5 d左右。仔细观察种子是否发芽,待充分发芽后才能进行播种,否则容易霉烂死。播种方法采取条播,行距为18 cm,宽5~7 cm,均匀撒播,覆盖2 cm左右厚的土,后用木板拍平,再用稻草或无纺布覆盖,保持土壤湿润。
1.4 幼苗管理楠木苗喜阴怕热,播种后要及时搭建遮阴网并时常观察湿度情况,必要时及时浇水。约30 d后种子陆续出苗,一旦发现出苗,应及时揭开覆盖物并要松土。待幼苗长至6~12 cm高时,应进行第1次施肥,最好先用1%~2%尿素进行叶面施肥,以后15 d左右施复合肥或尿素一次,667 m2约施加3 kg左右。施肥时必须用小铲开一个小沟,将肥料均匀地撒入沟内,然后覆土盖好,避免肥料与叶片接触。至7月不能再施加尿素,只能施加复合肥,8月底停止施肥。
2 容器育苗
2.1 整土秋冬季深翻土后,做成高25 cm、宽1.2 m的苗床,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苗床务必整齐成线。然后在苗圃内搭好遮阴棚,接通好喷水管,确保苗圃水分充足,避免苗木移栽时受损。
2.2 栽植2月中旬调配好容器栽苗用土(营养土),即取好黄土、木梢或谷壳、火土、钙镁磷等,按80%黄土、10%木梢或谷壳、火土和钙镁磷各5%均匀搅拌后,用塑料薄膜盖好约7 d即可,选择2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阴雨天栽种苗木。栽种前,应选择一年生或多年生健壮无病虫的苗木,把当年新梢、新枝及大部分叶子剪除,每株叶子保留5~8片即可。栽种时,先把容器袋装1/3的营养土,然后放入树苗,加土到袋的1/2时,扶正再加土至容器袋满后,移至苗床上。之后洒水消毒,先用生根粉和多菌灵或波尔多液对水(水药比例为100.0∶0.1)洒入苗木袋内,约30 min后全面浇水,浇至袋底出水为止,正常天气水分可维持7 d以内。
2.3 幼苗管理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这表明了管理的重要性。苗木栽植7 d后,主要关注水分情况,查看苗木的叶、枝、干是否干枯,查看营养土的水分保持情况,如出现干旱天气,及时浇水,浇至袋底出水为止。同时逐渐增肥,每隔3 d喷施一次叶面肥(一般施尿素,水与肥按100∶1的比例)。随着苗木的长大,30 d后可以直接施肥,7 d左右施一次尿素,施加量为2.5~3.0 kg/667 m2;发现杂草逐日清除,2个月后可施复合肥,10~12 d施一次,施加量为3.0~4.0 kg/667 m2,至8月底不再施肥[2]。10月以后要去掉遮阴网,让苗木充分吸收阳光,并促使其木质化。
3 病虫害防治
不管是播种育苗还是容器育苗,楠木育苗都会发生一些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3.1 蛀梢象鼻虫该虫主要以幼虫钻入幼苗嫩梢为害,使苗木枯死。
为有效防控蛀梢象鼻虫,多观察苗木生长情况,尤其在3月至5月中下旬,如发现该虫病害现象,及时用621烟剂熏杀成虫,667 m2用药0.5~1.0 kg;4月上旬用40%乐果乳剂400~600倍液喷洒新梢,可杀死梢中幼虫。
3.2 灰毛金花虫该虫主要以成虫啃食苗木嫩叶、嫩梢及小叶皮层,严重的可使嫩梢枯萎。发现苗木出现上述病症,用621烟剂熏杀成虫,667 m2用药0.5 kg左右。
楠木育苗是一项非常复杂、涉及很多程序的工作,因此需要每一个育苗工作者都了解一定的楠木育苗技术,对楠木进行合理的育苗,从而进一步扩大楠木的种植量,发挥出楠木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