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盐阜大众》大众化办报实践述论

2019-03-05庄廷江

关键词:盐阜办报工农

庄廷江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盐阜大众》是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盐阜地委创办的一张大众化报纸,1943年4月25日在阜东县施头庄(今属盐城市滨海县振东乡)创刊。与同时期的地委机关报《盐阜报》以领导干部为读者对象不同,《盐阜大众》是“一种泥腿子报,专给不识多少字的大众看”[1]。1947年3月《盐阜报》停刊后,《盐阜大众》成为盐阜地委的唯一机关报。1959年9月,《盐阜大众》使用刘少奇为该报的题词手迹重新设计报头,自此以后全称为《盐阜大众报》,直到今天仍为中共盐城市委机关报。由于《盐阜大众》办报的初衷是面向文化水平不高的基层群众,因此,该报创办之初就确立了“使粗识字的人看得懂,使不识字的人听得懂”[2]的办报口号。在当时广大工农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状况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如何使《盐阜大众》真正“大众化”,成为报社全体人员在办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报社人员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大众化实践探索。

一、《盐阜大众》的创刊背景

在《盐阜大众》创刊之前,盐阜地委已于1942年元旦创办了《盐阜报》。《盐阜报》的办报方针、版面设计、语言风格等与华中局的机关报《江淮日报》相似,都是以根据地领导干部为读者对象,“大家看不到,或者看到也看不大明白”[1]。1942年5月,盐阜区党委宣传部和《盐阜报》编辑部为加强思想建设,改进宣传工作,结合中央宣传部下发的《怎样办党报》和党中央关于整顿三风的指示等文件,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围绕报纸如何为工农兵服务,集中讨论了报纸的大众化问题和改进文风问题,并产生了办一张“泥腿子报”的想法。后因日军的大“扫荡”,这一想法被暂时搁置。

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初,日军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盐阜区进行了第二次大“扫荡”,《盐阜报》报社转移到阜东县的施头庄,继续出版《盐阜报》。施头庄周围的各村老百姓和村干部很想知道反“扫荡”的消息,但由于《盐阜报》语言不够通俗,他们不但看不懂而且还听不懂,读报人员需要费力给他们解释。后来编辑部人员专门为基层老百姓创办了墙报,墙报使用群众语言,专门报道群众关心的事。墙报出两期后,改用油印,并取名《大众报》。《大众报》通俗易懂,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报社主编赵平生由此向地委宣传部建议创办一张面向全区发行的大众化报刊,建议被批准后,《盐阜大众》正式创刊。

《盐阜大众》初创时为八开两版半月刊,最后改为八开四版的三日刊。第一版、第二版是新闻和通讯,第三版是读者来信和科学文化知识,第四版是文艺副刊。该报是地方性的大众化的报纸,所以绝大部分版面刊登的是关于盐阜区的人和事。内容以动员广大民众积极拥军抗日为主线,同时涉及劳动生产、文化卫生教育和各种群众运动等与基层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一年后,该报发行量由初创时期的两百多份增加到八千多份,声名远播,在整个苏北、华中、山东乃至整个解放区都很有名气,成为抗战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著名的大众化报纸。

二、《盐阜大众》的大众化探索与实践

1.开展“工农通讯运动”。《盐阜大众》创刊之初,报社全部人员不到10人,办报力量比较薄弱。每期报纸内容,报社自己采访的内容较少,大多是编辑把新华社的电讯和《盐阜报》的内容重新加以通俗化改写。通俗化内容不足,大众化程度不够,不是真正的“大众报”。盐阜地委认为,只有“发动工农群众写稿,才能把党报真正变成群众性的报纸”[3]。于是报社开始联系工农读者写稿。虽然工农读者的稿件文风跟知识分子的文章很不一样,但是发表后群众反映很好。个别工农群众写稿,使报纸大众化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增,但仍是不足。1944年初,盐阜地委宣传部发起了“工农通讯运动”,动员工农群众和农村干部积极为报纸写稿。运动开展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多识字的群众都加入到工农通讯员行列,开始给报纸供稿。在此基础上,1945年元旦,盐阜地委宣传部还专门开展了春季通讯工作竞赛活动,期间参加写稿的工农群众超过两千人。通过群众性的通讯运动和竞赛活动,《盐阜大众》发展了大量的通讯员。“全地区九个县有六七百人当《盐阜大众》的工农通讯员,另外还有一些知识分子和乡村干部通讯员,每月通讯员来稿约三千件。报上登的新闻、通讯、文艺作品,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工农通讯员的来稿。”[4]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工农通讯员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积极为报社写稿,有的被评为模范工农通讯员。个别勤奋好学,写作能力和思想水平进步较快的模范通讯员,还被吸收到《盐阜大众》报社成为正式的工农记者。如原安徽省作协主席陈登科,就是在这一时期由一个基本不识字的工农兵通讯员成长起来的典型。1946年5月,延安新华总社播发了《陈登科做工农记者》的电讯稿,肯定了盐阜地区新闻战线开展工农通讯运动的经验。培养发展工农通讯员对《盐阜大众》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增加了《盐阜大众》的稿源,解决了困扰报社已久的“稿荒”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真正实现了报纸内容的“工农化”。广大的工农通讯员来源于基层群众,最清楚基层工农群众的生产生活实况,他们的稿件内容最能反映基层群众的思想和利益。因此可以说,供稿人员和稿件内容都是真正“从大众中来”的。

2.提倡用“写话”的方式写稿子。有些工农群众虽然“粗识些字”,但文化水平不高。在“工农通讯运动”中,他们虽有做工农通讯员的意愿,但是不会写也不敢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盐阜大众》的主编赵平生提倡广大工农通讯员用“写话”的方式写稿子,“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写,事情是怎样的就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说话就是未写成的文章,文章就是写成文字的说话”[5]。他经常把初学者的“写话”稿件刊登在报纸上,以提高他们参与办报的勇气和热情。为了帮助工农通讯员从“写话”人手,学会写稿子,他还在报纸上创办了“写话”专栏,连载他亲自编写的《怎样学写话》。此外,《盐阜大众》也经常利用一月一期的“工农通讯”专版,登载一些工农通讯员的“写话”经验,有时还有怎么写新闻、小通讯、小故事的方法,以提高通讯员的写作能力。提倡“写话”,打破了工农兵通讯员对报纸文章写作的神秘感,大大提高了他们为报纸写稿的信心和勇气。据当时的报纸副刊编辑陈允豪回忆,当时有“不少工农大众带着自己写的稿子,走了几十里路送到报社来”[6]。

3.提倡用“庄稼话”改写稿件。《盐阜大众》是面向基层工农群众的报纸,这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通俗易懂。工农通讯员的稿件语言朴实通俗,群众都能看懂或听懂。但是,新华社的电讯稿和关于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文章如不改写,群众很难理解接受。为了使报纸的这部分内容通俗易懂,报纸创办初期,在正式铅印前,报社一般先将稿子念给报社驻地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印刷厂工人和警卫战士听,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后再念给他们听,听不懂再改,如此反复,直到都能听懂为止。一篇文章到铅印版,通常要几易其稿。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人员发现,他们的修改意见都是把稿件内容口语化。为了更好地使内容口语化,报社的副主编兼记者钱毅,在每次采访群众时,都特别注意搜集记录盐阜地区民众日常的生活语言以及这些生活语言的使用场合和表达方式,同时把听到的民间谚语、故事、歇后语等也一并收集起来,然后在改稿子、写文章时,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庄稼话”。“据读报员反映,他编写的稿子,农民句句听得懂,效果很好。”[7]钱毅的这一做法,受到报社领导的高度认可并在全报社编辑人员中提倡用“庄稼话”改写稿件。后来,在大量收集“庄稼话”的基础上,钱毅编写了小册子《苏北庄稼话》。从此,《苏北庄稼话》成为报社编辑改写稿子的重要参考和业务指南。《盐阜大众》提倡使用群众耳熟能详的“庄稼话”改写稿件的做法,具有很强的务实性。语言不仅能传递感情,还能增强理解与信任。在当时的宣传环境下,只有将一些政治性较强的理论文章,通过“庄稼话”说出来,才能让群众听能入耳说能上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4.版面编辑坚持“四小”原则。《盐阜大众》定位为“泥腿子报”。对于如何编辑一张这样的报纸,报社人员探索出了版面编辑的“四小”原则,即“小新闻”“小通讯”“小言论”“小经验”。在这一原则下,报纸刊登的大多是“一事一报的短文,一篇文章、一条新闻,一般在三四百字,有的小新闻,只有几十个字”[5]。篇幅较长的文章和来稿,一般都要经过编辑的改写才能使用。如1944年6月19日《盐阜大众》的头版头条是《地委开会定下一年的任务,整风生产两件工作》,全文不到三百字。这条新闻是改编自前两日出版的《盐阜报》长达两千字的长篇报道。有些改编在一起的“小新闻”,编辑甚至还会把各自的标题删去,只在前面加一个如“大众来稿”等样式的总标题。新闻篇幅虽然很短小,但是最重要的事实都表达清楚了。其它通讯、言论以及经验介绍等各类文章,经过改编也都比较短小,最长不超过五百字。《盐阜大众》的“四小”编辑原则无论是对报纸本身还是对受众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盐阜大众》是一张八开四版的小报,版面容量较小,“稿子短了,报纸用稿也多,一般每个版面,可登载十到十二篇左右,每期报纸可用来稿四十来篇”[5],整个报纸的信息量由此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短小精悍、表达清楚的文章不会给文化水平不高的基层群众带来阅读压力,符合他们的阅读心理,有利于他们在短时间内轻松地完成阅读并抓住关键信息。

5.副刊编辑坚持“四性”原则。《盐阜大众》副刊的编辑也非常注重大众化。为了实现副刊的大众化,报纸编辑人员探索出了副刊的“趣味性”“思想性”“地域性”“多样性”四大编辑原则。副刊上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即利用当地民众熟悉的民间艺术样式如快板、小调、淮调、民歌、童谣、说书、秧歌等,创作反映根据地军民生产生活和革命斗争的新内容,这些内容“群众看了就唱起来,宣传教育作用很大”[5]。另一类是“新瓶装新酒”,即利用新诗、墙头诗、文艺通讯、小小说等新兴艺术形式,进行革命斗争题材的创作。该报的墙头诗,是传播最为广泛的一种体裁。报纸发行后,墙头诗会被各村镇很快写上墙,有的还配上图画,对当时的参军、反“扫荡”、生产、支前等党的中心工作起到了非常有力的宣传鼓动作用。此外,还有木刻画、连环画等直观艺术形式,这些图画既活跃了版面,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又达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总之,这些副刊上的艺术作品,不仅地域色彩浓郁,形式活泼多样,而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思想性,因此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喜爱。

三、《盐阜大众》大众化的历史启示

1.必须树立群众本位的宣传理念。在群众本位的宣传理念指导下,《盐阜大众》的编采人员不仅以人民群众为报道主体,还以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他们深入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和文化素养,通过报刊宣传把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提高其文化素养结合起来。在新闻报道方面,他们会将近期的国内外大事按照工农读者需要挑选出来进行报道,有的重大事件比较复杂难懂,他们就结合大意,利用方言土语重新改写成易懂的解说性文章。同时,为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常识,他们还开设了“大众应用文”“卫生常识”“古怪不稀奇”(解释自然现象)等专栏,以满足群众的需求。正是这种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处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联的群众本位理念,使《盐阜大众》成功地走向大众,成为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生产建设、文化学习、日常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2.版面内容必须贴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报刊宣传就成了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很早就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报刊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因而写道:“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8]《盐阜大众》的版面内容是以宣传抗日为主线,兼涉农业生产、乡村治理、根据地建设、文化教育、卫生健康、科学知识普及等众多与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其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工农通讯员来稿,这些稿件都是通讯员从自己身边人和身边事入手,通过小故事反映大主题,使群众在报刊报道中既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又看到他们的利益诉求,由此报刊与广大群众的距离得以缩短。因此,坚持走群众路线,贴近群众,是版面内容大众化的根本保证。

3.必须充分利用民间艺术形式与通俗语言。《盐阜大众》在大众化实践探索中,充分利用了许多盐阜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淮调、说唱、秧歌等。办报人员对民间艺术形式不是简单地利用,而是在充分吸收、运用的同时,又大胆地进行了改造、创新。传统艺术形式加上了时代新内容,党的抗战方针政策、英勇杀敌的英雄人物、根据地民主运动的先进经验等都被办报人员编成了民歌、说唱剧本以及其它艺术形式。这些表演艺术形式,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宣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当时农民的文化水平,采编人员都努力改变自己的文风,在写消息、通讯时都刻意使用通俗语言,摒弃文诌诌的八股腔。当时不少报社编辑和记者都充分利用和群众接触的机会,搜集、记录群众的庄稼话、方言土语、成语、歇后语、顺口溜等,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因此,在表达上,报刊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是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富有生命力的传播形式和通俗语言。

《盐阜大众》在办报过程中探索出的大众化实践路径,不仅契合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阅读需求,更是对党的依靠群众办报方针的遵循。从理论上看,这些探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神实质,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思想。从实践上看,这些探索植根于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以人民群众为宣传主体,以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对今天的新闻宣传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盐阜办报工农
盐阜民歌研究*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宋公堤,盐阜大地上的历史传奇
盛开在“红色摇篮”里的一朵奇葩——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盐阜区抗日根据地高等法院的设立及意义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不变与变——政治家办报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路径
试论公益活动对办报的促进作用——以《老年日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