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中自我呈现与主体迷失问题研究

2019-03-04李志文傅晟王洪添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4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

李志文 傅晟 王洪添

摘要:探究不同人格特质的群体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行为及所引发的主体迷失现象,有助于引导合理使用社交媒体,重塑主体意识。人格特质与自我呈现的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行为引发本我丧失、使用沉溺、隐私泄露等主体迷失现象。理性独立的社交媒体使用主体意识塑造还需多方参与,针对不同的人格特点的人群进行相应的科学媒介素养引导,合理、理性地利用社交媒体呈现自我。

关键词: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大五人格;主体迷失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201-03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8月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加2984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8年底的98.6%提升至99.1%。社交媒体的线上交往,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机会和时间,通過对自己的语言和展示的动态的控制,展现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自我”,在获得心理满足的同时也加剧了人对技术的依赖,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判断等主观能动性,导致人性趋向于固定化和单一化,产生主体迷失现象[2]。

1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网络时代的主体迷失

社会学家戈夫曼以符号互动论中的人际互动为基础,将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概念化为一个持续的信息管理过程。他认为个体能够通过表达自我来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并将日常生活喻为舞台表演,个人呈现在前台与后台之间不断切换,将自我呈现给观众的过程[3]。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虽然与现实交往略有差别,但都是自我形象经营的过程。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主要运用数字象征符,基于不同的动机和策略,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通过发布各种类型的内容塑造内心预设的自我形象,进而改变呈现客体对自我的印象。

主体迷失的具体表现在于消费者的精神领域深陷资本预设的圈套,在消费、渴望消费与再消费之间循环,由此形成一种安于现状、循规蹈矩的生活无意识,失去了他们本应具有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4]。日常生活中主体性的迷失已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呈现出新的表征。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5],即“我”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可以说新媒介的出现进一步延伸了人的“器官”,扩大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活动和交往能力,赋予了作为主体的人更多的自由和权力,人的自我意识不断被增强。在由媒介定义的虚拟与现实并存的日常生活中,人的自我意识在虚拟和现实中不断趋于同一化,“出现了一种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型式”[6],成为单向度的人,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人格特质与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行为分析

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行为类型主要包括自我表达、情感交流、消磨时间、信息交互。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与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具有关联。大五人格(Big Five Personality)是目前最有影响的人格模型之一,具有跨语言、跨文化和跨评定者的稳定性并在维度层面上得到了人格心理学家的普遍接受。这五类人格特质分别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以及神经质。大五人格在多种情境下都能有效预测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并且影响行为的各个方面[7]。

神经质人格特质与自我表达呈正相关,更倾向于分享生活状态与感悟,发布会获得更多点赞与评论的内容,从而积累一定的内心平静与安全感。高神经质群体经常在现实生活中情绪易波动、感到忧伤孤独,而将更多的自我表达呈现于线上,从而在社交网络上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严谨性(尽责性)人格特质在自我呈现行为的四个方面均无相关性。严谨性高的群体具有组织性和原则性,对于自身群体的认知度和归属感较强,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组织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社交媒体中自我呈现的行为较少,更注重线下“客我”的塑造。

宜人性人格特质与消磨时间、信息交互方面呈正相关。宜人性反映个体对他人遭遇表现出的同情心和人文关怀,因此这类群体会倾向于通过闲暇时经常浏览朋友圈来关心好友的近期动向,并乐于共享利他信息、帮助他人集赞等等,更替他人着想,自我呈现的行为更为和谐。

开放性人格特质与自我表达呈正相关,即开放性程度越高,自我表达的行为表现越明显。开放性反映了个体对待新事物、新观念和新异刺激的态度和行为差异。开放性特质较为明显的个体,越倾向于积极主动的展示独立的思考成果和自我求新的一面。

外向性人格特质与自我表达、情感交流、消磨时间、信息交互均呈正相关,外向性程度越高,自我呈现行为越明显。外向性较高者爱好交际,通常还表现为精力充沛、乐观、友好和自信。外向性特质较为明显的个体,自我表达较为积极,并且乐于通过社交媒体与亲友以及新结识的人拉近距离,将社交朋友圈作为生活中的消闲工具,经常分享交流信息、展示自己的位置定位等私人信息。

3 人格视角下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主体迷失

不同的自我呈现行为折射出自我及社交形象的塑造和再确认。在现实生活和社交媒体场景中,个体在“真实我”和“虚拟我”的身份中不断切换,通过挑选现实生活中的碎片化素材,借助网络符号精心设计编排的发布内容,在社交媒体中塑造了关于自我的“拟态环境”,使得非真实的自我完成镜子式客观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主我”和社交媒体场景中呈现的“客我”的边界逐渐被混淆,导致自我的统一性被消解,“在主体化和客体化过程中分裂”[8l而引发主体迷失现象。不同人格特质的主体迷失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3.1 本我丧失:自我表达中迷失真实自我

在自我表达方面,外向性程度越高的群体相关性越为显著,其次是神经质人群。然而这两种人格特质的人群自我表达的出发点却不尽相同。朱绘霖、程乐华发展出了补充我/补偿我理论[9]。补充型自我呈现强调相似,即网络中的“虚我”是现实我的相似性延伸;补偿型自我呈现与补偿一致性相类似,强调相异性,即网络中的“虚我”是现实生活中不能或不愿表达的“我”,其本我一定程度的丧失,逐渐演化成自我呈现的内在迷失。

3.2 虚假演出:情感交流中缺乏真诚

在情感交流方面,外向性程度越高的群体具有越高的相关性。伦敦大学研究员王心远博士曾提出:社交媒体不是单纯地拉近或者疏远了社交距离,它只是把人放在了恰当的、可以调控的距离上,能够低成本的维持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可控性社交”。社交媒体为用户提供了维系社会联系的新渠道,而外向性特质明显的群体更善于利用社交朋友圈维持社会交往,进一步增进熟人及非熟人间的情谊,从而以较低的成本为现实社会交往做好铺垫,得以维护和提高现实社会资本,增强社会认同。

3.3 伪满足感:消磨时间中的逐步沉溺

在消磨时间方面,外向性特质与宜人性特质人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他们倾向于将朋友圈作为一项消闲活动,当无事可做时会选择在社交媒体刷朋友圈,并在朋友圈中分享有趣的内容,这带来了一定愉悦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伪满足感”,在不自觉的频繁下拉刷新朋友圈的过程中,生活的缝隙似乎被填满,看似满足了消闲需求而仍可能是头脑空泛且一无所获。碎片時间逐渐被社交媒体所控制,不自觉地点击浏览并逐渐沉迷于其中。

3.4 后台困境:信息交互中的冗余与隐私泄露

在信息交互方面,宜人性越高的群体相关性越为明显,其次是外向性人群。他们倾向于将社交媒体朋友圈作为信息交换的工具,用来汲取新鲜事、分享利他性信息、帮助他人集赞或者分享定位、证书证件等个人信息。社交媒体朋友圈中的信息交互,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化进程,不至于与外界社会脱节。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过程,网络交往成为青年群体社会交往的方式之一,这必然会影响其社会化进程。合理的网络交往对社会化具有广泛的促进作用[10]。但在利用社交网络通向社会化的道路中,模糊不清的边界使后台的私人情境并入前台,造成后台困境[11]。

4 应对策略

4.1 正视自我:自我表达中不忘初心

外向性人群在自我表达中将线下呈现的自信与充沛精力延伸至线上并得到了补充,使用社交媒体交流可以进一步增强幸福感、自尊感,减少孤独感;相反,神经质人群在社交媒体的自我表达是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中的拘束不安,抒发自身感受积累认同,从而获得安全感。社交网络的异步特质,使得表演者可以获得比面对面互动更多的管理控制,表演者的角色扮演也有更多的自主性[12]。这种以“表演”成分居多而掩盖自身本原特质的主体迷失现象值得警惕。真实自我呈现是借助社交网站得以外显化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整合,也即自我发现和自我建构,这是自我认同的两种重要方式,自我认同在自我发现和自我建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向着更高水平发展[13]。在不断的自我反思、整合的过程中理解自我,进而正视自我、认同自我,建立对于自我连贯稳定的认知。回归初心:分享而非标榜,弥合现时的空间缺席而非换取毫无意义的点赞与评论,适度美化愉悦心情,真实自我呈现更加可贵。

4.2 保持理性:情感交流中谨慎调控

外向性群体社会交往广泛,但难免会遇到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感情维系的所谓泛泛之交,即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所提出的弱关联(Weak Tie)关系,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交往面广,交往对象来自各方面[14]。在以强关联(Strong Tie)为主的社交媒体好友关系中,也不可忽视仅通过弱关联(Weak Tie)维系的点头之交所带来的隐患。虽然可以用低成本的交流方式来扩展视野并经营社交关系网,但与弱关联好友交往中可能隐含着虚假的附和情感,也许是一位借助虚拟网络符号作为面具的“前台表演者”。注重提高自我思辨能力,对于添加好友进行设置,谨慎考量身份,对弱关系好友,尤其在社交媒体与线下的非熟人互动时,多一丝警觉其中的网络失范现象并保持可控距离,以理性、可调控的方式对待网络社交。

4.3 回归现实:思维与行动的双重解绑

媒介素养尤为警惕宜人性、外向性群体社交媒体的使用沉溺问题。太多用户花费在线上的时间高于线下,将闲暇时间浸泡在精心修饰过的带有表演性的个体呈现中,虽然暂时弥补了心理空虚,久而久之会使得完整的注意力减弱、独立思考的能力退化,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造成与线下生活一定程度的脱节。被智能手机绑架的网络社交,应当只是线下人际互动的线上补充,不能被工具捆绑而一味地追求过度景观化的呈现。直观打动人心,珍贵触手可及。自己是思维和行动的控制者,而非智能手机的更新提示。拼凑整合碎片化时间,提升深度阅读,培养自我完整的逻辑思维,注重发掘线下生活中的真善美,深入的面对面交流更能收获动人的眼神与真切的情感。

4.4 谨言慎行:信息交互内容甄别与隐私保护

字数、篇幅等限制因素,社交媒体信息发布时一定程度上缺乏语境线索铺垫,会产生马维克(Marwick)所提出的“语境坍塌”现象,应警惕别有用心者的观点截取传播产生非议。盲目并缺乏考量的发布信息与点赞评论,有可能助长了不实信息的传播,注意信息冗余、把关人缺失带来的信息真实识别问题。个人层面注重培养提高群体媒介使用素养,加强对信息筛选、辨别能力的提升;平台层面应尽快完善技术因素并强化把关机制、制定隐私边界与保护条款;国家层面应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保护后台数据,以防自我呈现不当导致后台困境发生。

不同人格特质的群体侧重用不同的自我呈现行为在社交媒体中建构相应的角色,但在很多方面却缺失了他们本应具有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产生本我丧失、后台困境、伪满足感等相关主体迷失现象。社交媒体既可以呈现理性、本原的自我,也可能会沉溺其中、被虚情假意蛊惑而迷失了自我,决定权在自己手中。在社交媒体“前台”与日常生活“后台”之间不断的角色转换中,现实生活是前提和基础,媒介是人的延伸,而非再生,切莫将手段作为目的。因此,在与社交网络的博弈中要保持真我,应将其作为辅助工具理性使用并掌握主动权,不做技术的附庸。不同人格特质的群体在塑造理性独立的社交网络主体精神时需要多方参与,针对不同的人格特点做相应的科学引导,合理、理性地呈现自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 cac.gov. cn/2019-08/3 0/c_1124939590.htm.

[2]褚当阳,姜大云.日常生活的主体迷失与重新占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1(12).

[3]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1.

[4]褚当阳,姜大云,日常生活的主体迷失与重新占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1(12).

[5]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92.

[6]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12.

[7] Duane PSchultz,Sydney Ellen Schultz.人格心理学[M].张登浩,李森,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152.

[8] Henri Lefebvre. The Sociology of Marx[M]. London:AUen lane,1968:10.

[9]朱绘霖,程乐华.补充、补偿一博主的两种自我表达方式及其呈现效果研究[C].天津:中國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8.

[10]翟思成,薛彦华,黄承芳,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

[11]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02.

[12] Bortree D S.Presentation of self on the web: an ethnographicstudy of teenage girls[J]. Education Communication&Informa-tion,2005(1).

[13]刘庆奇,孙晓军,周宗奎,等.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线上积极反馈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6).

[14] Granovetter M 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6).

【通联编辑:谢媛媛】

收稿日期:2019-10-08

作者简介:李志文,高级工程师,硕士,中国山东省委党校,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应与研究。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分析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论社交媒体助推大学生创业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