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发经济”亦喜亦忧

2019-03-04付一夫

人民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银发老龄化消费

付一夫

不久前,阿里的一则招聘启事赚足了眼球:“年薪40万,60岁以上,广场舞KOL(意见领袖)、社区居委会成员优先。”这让不少年轻人惊呼:辛苦一年的年薪比不上广场舞大妈。

殊不知,阿里高薪聘请的并非普通的广场舞大妈,而是那些具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并在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人。而这也揭示了“银发经济”已成为当今互联网企业布局的新领域。

“银发经济”的潜力究竟有多大;未来将在哪些领域发力?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下中国的老龄化态势。

“银发经济”的潜力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一个地区如果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7%,就可以认为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早在21世纪初,我国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重就已突破7%的基准线;而后的日子里,这一比重在持续攀升,2017年达到了创新高的11.4%,也就是说,我国已经有约1.6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正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推进。如果将“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从7%上升至14%所用年限”作为衡量老龄化速度快慢的标准,那么结合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来看,英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从7%上升至14%用了45年时间,日本用了25年。反观我国,仅仅用了17年就已从7%攀升至11.4%,如果按照当前的态势发展下去,到2026年前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将会突破14%大关,前后加起来也就25年左右,同日本国民老龄化的速度大体相当。

老龄化趋势加重的另一面是年轻人口的锐减。查阅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22.4%下降至2017年的16%。同时,从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从80后到00后的不到一代人时间,出生人口萎缩了32%。

不过,就像一枚硬币有其两面一样,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的繁荣。

“银发经济”是指围绕老年人群体展开的一系列消费行为与经济现象。按照巴黎索邦大学教授热拉尔·迪蒙的说法,如今大多数人能活到70岁,这部分老年消费者在社会中的比例逐渐增加,他们比过去更加富裕,健康状况也更好,参与工作的时间也将更长,因而他们愿意花钱也会花钱,这些都直接创造了“银发经济”。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瑞士信贷银行的调查指出,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60岁以上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额超过了25—64岁年龄层平均水平,未来20年,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将大大增加。美国政府的一项调查显示,“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间)出生的老人,每年的消费额比其他年龄层多4000亿美元。

我国的“银发经济”潜力巨大。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就目前来看,我国老年人的潜能并未充分释放,因此业内不少人将“银发经济”视为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老年人消费观的转变

那么,未来哪些领域的产品将成为老年人青睐的消费对象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把握好老年群体消费观念的转变趋势。根据幸福9号与普华永道思略特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我国老年人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第一,追求产品品质,享受型消费成潮流。“便宜”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首选,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在向高水平、高层次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在旅游与养生理疗上增加投入。此外,部分老年人的心态也在趋于年轻化和时尚化,消费观念逐渐向年轻人靠拢,他们比以往更加注重妆容、服饰等方面的展示型消费。

第二,重视体验与店内服务,追求便利与实用。老年人普遍认为,店内体验会影响他们的消费决策,因为在店内能够看到商品实物,购买起来会更放心也更方便。另外,由于老年人的精力、体力随着自身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他们更喜欢在就近地点消费,追求便利和实用。在购买过程中,他们同样会看重商家是否提供方便、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

第三,网上购物、移动支付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社交媒体的兴盛与移动支付的便利,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年群体的消费思维模式,他们渐渐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现金支付或刷卡支付,而是更加愿意尝试网上购物和移动支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老年网民群体快速增长,60岁以上网民占比为4.8%,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预计未来还会继续增长。

第四,智能化、数字化产品备受青睐。鉴于老年人的生活能力逐渐弱化,他们越来越需要适合自己的智能化产品的辅助。根据《2017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的调查数据,老年人对身体健康数据监控、智能远程呼叫等数字化产品感兴趣程度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人最感兴趣的数字化产品之中,一半以上是与身体健康相关的。

了解了上述趋势,你会知道——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在营养品、居家养老照护、中医养生、老年旅游、老年娱乐学习、老年保险理财等诸多领域,“银发经济”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银发经济”的隐忧

然而,“银发经济”的发展也难言一帆风顺,从宏观层面看,至少有两方面因素会对其发展造成抑制。

一方面,我国的老龄化显现出“未富先老”态势。以全球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日本为参考,从数据上看,日本的人均GDP始终遥遥领先我国,即便近年来经济形势动荡不宁,但在2016年,日本的人均GDP依然是我国的近5倍,足以见得其国民富裕程度远胜我们。可以说,日本是富裕的老龄化社会,而我国未来的老龄化状态更有可能呈现出“未富先老”状态,这难免会对老年人的消费水平造成挤压。

另一方面,年轻人“啃老”让老年人舍不得花钱。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高企的房价面前,当子女工作年限尚短,暂时无法承受购房压力时,老年人势必会拿出大量甚至毕生的积蓄及退休金为子女买房,老年消费能力堪忧。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报告显示,受访人群中,97%的一线城市年轻人表示,身边人买房还需要靠父母帮助。

因此,要想让“银发经济”成为未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首先要以提高老年人消费水平为基础。或许,这需要国家在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继续发力。

最后,愿你我老去时,都能从容沐浴夕阳。

猜你喜欢

银发老龄化消费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再现“银发”风采——“2015银发达人”名单揭晓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