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瓘的自责

2019-03-04刘大恒

党员文摘 2019年1期
关键词:检点叶公贡院

刘大恒

宋代有一位官至左司谏的谏官,名叫陈瓘,是福建沙县人,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授官湖州掌书记,后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由于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宋史》称他谏疏似陆贽,刚方似狄仁杰,明道似韩愈。由此可见陈瓘的才学和地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竟然也遭遇过学识的“滑铁卢”,甚至让他一生无法释怀。

元丰八年(1085年),陈瓘任礼部贡院检点官时,恰巧与后来成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的校书郎范祖禹住在同一个宿舍。有一天,两人闲聊时,谈起孔子的弟子颜回不迁怒于人,又忠心耿耿的品格,范祖禹认为,这样的人当今也只有伯淳了。陈瓘听后问:伯淳是谁?范祖禹很愕然地看着陈瓘反问道:“不知程伯淳耶?”那意思是,这么著名的人物,你竟然不知道,很不正常了,就犹如把“莅临”念成“位临”一般不可思议。

程伯淳就是程颢,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二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已大名鼎鼎。而陈瓘作为探花出身,身为贡院检点官,竟然不知有伯淳其人,被范祖禹这么反问一句,羞愧难当,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脸红。从此,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政和二年(1112年),陈瓘已经55岁了,此时他“既老且病,手痺目昏,简编笔砚殆将捐弃”,仍然没有忘记当年的“滑铁卢”。他专门作了一篇《责沈文》,剖析反思自己,同时把这篇文章赠给他的侄子陈渊,既是自责,又是对侄子的劝勉。

陈瓘在文章开头引用了春秋时期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而子路不回答的典故,然后他批评叶公,实则在批评自己:“鲁有仲尼而彼不知焉,则于其间也何足对哉!”文中回忆起当年的“不知伯淳”,真是痛心不已,“時予年二十有九矣!自是以来,常以寡陋自愧。”之所以用《责沈文》做题目,因为,叶公原名叫沈诸梁。

整整26年了,当年的范祖禹也许早就把此事忘掉了,但陈瓘对自己却毫无宽宥之意,过了知天命之年,他还是如鲠在喉,这是陈瓘的人品和个性决定的。他一贯追求严谨,没想到能出这样的低级错误,但错误出了就无法挽回,只能给后人留下教训了。

因程门立雪而流传千古的杨时,专门为陈瓘的《责沈文》写了自己的感慨:“了翁以盖世之才、迈往之气包括宇宙,宜其自视无前矣,乃逼然不以贤智自居,而以不闻先生长者之言为愧。非有尊德乐义之诚心而以自胜为疆,何以及此!高文大笔,著之简册,使世之自广而狭人者有所矜式,岂曰小补哉!”杨时对陈瓘作了如此高的评价,如果他地下有知,也该释怀了。

(李云贵荐自七一网/《羊城晚报》)

猜你喜欢

检点叶公贡院
明代乡会试贡院研究述评
立冬感怀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庚子正月廿一
玉米地伫足
主编《罗田县志》感怀
阆中贡院
现代叶公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