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之心敬畏自然
2019-03-04戴荣里
戴荣里
在云南某个处于亚热带地区的边疆城市,有高等植物六千余种、原生植物五千余种、特有植物一千余種。在这样的地区,植物种群竟因为缺乏保护而大量消失,让参观者感到十分遗憾。
在一些动植物种群密集的地区,人们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毁坏动植物种群的事件与日俱增。在强调生态保护的今天,如何让更多动植物种群得到妥善的保护,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资源,人与自然到底应该如何相处?这是摆在现代人眼前最直接的问题。人要生存,就需要各类资源。而自然界有些资源有再生性,有些资源缺乏再生性,人类自然要区分开来,予以不同的对待。
最科学的方式当然是遵循自然规律。动植物种群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首先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对不可再生的矿产等资源,应该科学合理地开发,而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把子孙后代的资源全用完了。对可以再生的资源,如水资源、动植物资源,则要注意水质、种源的保护,为这些可以再生的资源提供清洁之地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特别是对原生态动植物品种繁多的地区,经济建设的速度要更加科学、合理,该放缓的要及时放缓,不可盲目攀比内地的发展模式,那样会造成大量动植物种源的永远消失。历史教训无数次告诉我们,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动植物灭亡的主要原因。人类先要保护自然,才能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享受自然的恩惠。即使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仍然无法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以自然的心态敬畏自然,是人类保证持续生存的基础。
自然界需要人类适应自然规律。乱砍滥伐导致山林毁坏,泥石流暴发。要遵循山川河流的自然气势、动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就要顺势而为,而不要逆自然规律而动。这样才能保证动植物多样性的自然延续。过去我们常常无视自然规律,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今后不要再做这样的傻事了。
人对自然界的爱护体现在先保护后利用上。有的城市周边过分建设,大量湿地被毁掉,让一个原本生态优美之地变成了热岛效应严重的地区,这是人过度索取大自然的结果。而笔者在一些边疆城市植物园调研时看到,由于植物学家精心呵护,让一些濒临灭绝的植物物种得以培养、扩种成功,这是人类对自然本身的贡献。如在云南省,石斛的价格之所以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每公斤几万元衰减到当下的几百元一公斤,一个主要原因是野生石斛已大量减少。而在瑞丽市等地区,一种独特的特藤蔓植物——萼翅藤,其对产妇恢复体力、滋养老年人体质有奇效,因为缺少更多的培养,还“藏在深山人未识”。倘若我们缺少对自然的敬畏,不知道开发这些植物的价值,就不能利用它们的功效为人类服务;倘若我们缺少对它们的保护,这种植物一旦被当作杂草除净,人类则可能会永远失去这种天然合成的药物。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自然也是人类最大的恩人。只有真正敬畏自然,才能有效开发、利用自然。笔者在边疆工作,看到有些化工厂和养猪场已将河流严重污染,原本存在的动植物多样性正在静悄悄地消失,这种硬性的损害并不是简单的个例。无论城乡,无论单位还是个体,对自然界的敬畏都应保持自然的心态,倘若以人类之私来对待自然,人类最终将不能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