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周边人文外交
2019-03-04许利平
许利平
人文外交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周边外交目标的重要路径,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我要谈的第一点是人文外交的定位。推动人文外交,首先要做好三方面的定位:
一是基础性。人文外交外延很广,涵盖的领域非常多。一般来说,它可以包括文化外交、智库外交、教育外交、体育外交、青年外交、科技外交、媒体外交、旅游外交等。对于我们的周边外交来说,它们都是基础性的,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夯实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民意基础、社会基础。
二是亲和力。因为人文外交的元素是人文元素,应该是柔和友善的,目的是要加强中国和周边国家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达到民心相通。
三是持久力。人文外交不是短期的,它应该更多地聚焦于长远的战略利益,“润物细无声”地发挥作用。周边人文外交的项目也更多地应该是长期项目,并且常态化。
第二点是新时代中国与周边人文外交的特点。
我认为,中国周边人文外交是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和各个部门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推进周边人文外交,这些实践可谓精彩纷呈。例如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圣水外交”。2006年7月中印两国重新开放两国边境的乃堆拉山口,恢复中断40多年的边贸通道,2014年9月中方同意向印度增开乃堆拉山口的朝圣路线,便利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取水。目前印度香客有多条入藏朝圣的通道。圣水外交对印度的影响非常大。对此我们很少宣传,但实践活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再如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经常推行的“光明行”活动,即中国派出医疗队给当地白内障病人进行手术使其复明的工作。
又如与缅甸等国之间多次进行的舍利子外交,取得很大成功。中国保存的佛舍利子在缅甸的展览,吸引了缅甸众多佛教徒参观拜谒,取得了缅甸佛教徒高度认同,极大促进了双方的民心相通,非常成功。
但是我们对周边人文外交的理论化研究应该说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广泛的人文外交实践还不匹配。迄今我们国家还没有正式提出人文外交的理念,而且国际上也没有人文外交这个概念。那么,人文外交到底是什么,与公共外交是什么关系,需要从理论上进行阐释。
近年来我们建立了很多高层的人文交流机制,例如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我国与印尼在2015年建立了两国副总理级的高层人文交流机制,这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第一个高层人文交流机制。我们还与和周边国家还建立了很多各种级别的高层人文交流机制。以这些机制为统筹,人文外交得到有效地推进。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人文交流机制倒逼着周边人文外交的推进。
个人认为,文化外交是人文外交的核心。我们可以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共性或文化认同,挖掘文化资源,推陈出新,推出具有创新价值的文化外交的新品牌。
智库外交是指一个国家制度性地吸纳智库及其人员参与决策、执行、监督、评估等外交过程。十八大以来围绕“一带一路”、朝核危机、南海问题、中印边界对峙等热点议题,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新时代中国周边教育外交风生水起,通过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教育周、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开展中国周边教育外交。
青年外交目前主要依托团中央进行。例如,中国与周边国家举行“百名青年互访”,成为一个品牌,为青年外交作出很大贡献。
旅游外交后来居上,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作用越来越凸现。
科技外交重在务实高效,与周边国家通过建立各种技术转移中心、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发射卫星等,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动力。
媒体外交涵盖三个方面:独白式媒体外交、对话式媒体外交、合作式媒体外交。独白式媒体外交在近几年非常突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在对方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阐述我国对该国的外交政策,应该说影响是非常好的。
从海拔5200米的强拉口岸进入中国西藏的印度香客。
未来中国的周边人文外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觉得应该做的是:
一,统筹协调人文外交各个领域的工作。目前人文外交的推动力量,除外交部外,主要是教育部、文化部、团中央等,但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跨部门协调小组来推进,做到重点突出、相互配合、有序推进,这样才能使人文外交行稳致远。
二,科學规划人文外交的评估机制。人文外交的效果不能“一刀切”地来评估,切忌教条化、短期化、功利化。对人文外交的评估一定要注重过程监督和可行性评估等要素。不能以一项人文外交活动使当地人民对中国的好感度提升了多少作为惟一的评估指标。这只是一个指标,但绝对不是功利化的唯一指标。
三,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然开展周边外交,所依托的就是这些边境省份,比如我们与越南、缅甸、中亚这些国家,相关的边境省区有很多跨境民族,文化习俗各方面都有相似,推进人文外交有各方面的天然优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积极性。
总之新时期中国周边人文外交潜力巨大,但是现在迫切需要在理论上进行研究,要把人文外交提到一个高度。整体来说人文外交应该是做多说少,不需过度宣传,但是重在行动。这样可能使我们的人文外交进一步焕发出应有的活力,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周边战略总体目标。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