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透过两会聚焦中国
2019-03-04李珍辛斌青木倪浩李司坤魏辉王伟柳玉鹏
●本报驻日本、新加坡、德国特约记者 李珍 辛斌 青木 ●本报记者 倪浩 李司坤 ●魏辉 王伟 柳玉鹏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作为中国一年一度的最大政治活动,两会不仅是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的盛会,也被外界视为观察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一个绝佳窗口。今年对中国来说又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既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制定怎样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在减税、民生、脱贫等问题上会有什么新举措?中国的外交政策会有什么调整?军费预算会有多大幅度增长?……这些问题都是全球媒体关注的重点。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复杂的国际形势带来新挑战,也对代表、委员们提出新要求。香港《南华早报》3日表示,新的国际形势要求人大代表不再只关注国内问题,而要放眼世界新秩序。报道还称,两会的决定将传遍全国,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经济政策备受关注
“中国全国政协开启年度会议”,印度报业托拉斯3日下午发自北京的报道称,中国全国政协3日下午开启为期十余天的年度会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2000多名政协委员参加会议。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汪洋表示,政协2019年要为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智慧和力量。积极开展高层互访,创新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机制。
“政协报告涉台88字,强调全面贯彻一国两制、坚决反对台独”,台湾东森新闻称,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所作报告中,仅用88字表达对两岸的主张。他强调坚决反对“台独”,并表示将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文章称,特别一提的是,今年全国两会将继续开设“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有评论认为,开设“三大通道”彰显了中国开放自信的形象,体现清新有序的会风。目前已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全国两会,其中境内记者近2000人,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共1000多人。
根据两会日程,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5日开幕。新加坡《海峡时报》称,全国人大的代表人数大约3000人,人大和政协共同组成了中国的两会,这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活动。韩联社3日称,外界最关心的是全国人大开幕当天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将包括201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预定目标。“德国之声”称,按照惯例,中国政府会在3月5日起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公布本年度的经济增长目标。鉴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因素,预计北京今年设定的增长目标会低于往年。路透社认为,本年度中国的增长目标可能设定在6.0%至6.5%之间,低于2018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
2018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6.6%,虽然面临贸易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仍克服困难完成既定目标。一些外媒一面强调中国增长放缓,一面也承认中国仍有很强的政策回旋空间。“德国之声”称,分析人士预计,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宣布一系列措施来扶持中小企业,拉动内需,保障就业。一些经济学家甚至预测,中国可能会出台相当于3000亿美元规模的减税政策。
路透社称,投资者将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目标,寻找政府是否会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迹象。分析人士表示,北京需要保持6%以上的增速,以实现从2010年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香港《明报》称,2019年不但是中国经济企稳和转折之年,同时也是内地经济结构的转型之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会有什么经济新政,可谓万众瞩目。
观察中国的“最佳窗口”
两会的看点远不止经济增长目标。《西日本新闻》3日称,两会是中国国情的一次大展示,也是中国政治民主生活的一个重要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率、中国军费预算的增长率、中国产业结构的政策、中国科技发展方向、中国太空战略等,都是日本十分关注的方面。
《明报》称,每年两会既是共商国是的盛会,也是外界观察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最佳窗口。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向外界公布未来一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各项报告也会公布外界关注的军费开支、预算赤字、基建规模等数据。中美关系势将成今年两会热门议题,中美贸易谈判即使达成协议,也不等于两国关系雨过天晴,不确定性依然很多。中美在高科技、台海、南海等多个问题上的博弈,并不会随贸易协议的达成而有所减弱。因此,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商务部长钟山的记者会,预计会格外拥挤。
《日本经济新闻》3日列出该报认为的五大看点,分别是如何讨论应对经济放缓、与美国的贸易冲突、建立信心、进一步改革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文章称,两会将确定中国未来一年的方向,预计这些重大问题将会得到讨论。新加坡《联合早报》3日称,中国传媒调查显示,反腐败、依法治国、社会保障,是民众最关注的三大议题,而中国青年最关注的则是教育和就业问题。
“多领域着力响应民众期待”,香港《商报》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切实增强政策“获得感”,将成为2019年全国两会的重要关切。在近期中国官方多次强调的“六稳”工作中,“稳就业”始终居于首位。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加快推广5G网络、抓住机遇推进产业升级……无论是在《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中,还是外媒报道中,不同的人还关注到一些不同的话题。彭博社称,两会期间围绕多个议题的公开讨论为数千中外记者提供了一个难得机会,让他们听取参与管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们的意见,并与他们交流互动。
应对国际形势变化
“两会是观察中国发展和了解中国的最佳时机”,《哈萨克斯坦实业报》以此为题称,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阿纳斯塔西娅表示,随着中国快速发展,两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国专家正急切等待中国两会所发出的信号,以了解可能会带来的新机遇。
不少外媒还重点提到中国正在推进的外商投资法。“德国之声”称,外界预计,本次人大会议将正式通过新的外商投资法,其中将明文禁止强制技术转让、政府“违法干预”外企经营等行为。这也是贸易争端中,美方所一直诟病的重点。新加坡《海峡时报》援引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何墨池的话说:“在可预见的将来,这项法律将对所有在华外国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体现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全国政协委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朝晖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美贸易关系在过去的一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中国如何按照自己的节奏,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今年两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孙朝晖还表示,如果没有民主集中制,不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经济,中国很多重大问题都难以解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最适合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国际交往的加深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也对代表、委员们提出新要求。香港《南华早报》3日称,两会为观察者提供了难得契机。中国正在国际舞台上面临一些挑战,如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冲突,有的国家对中国的猜疑等。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中国努力应对这些问题,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不再只关注国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