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的“三不朽”看高校教师的师德培养
2019-03-04王世立
王世立
(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校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教书育人是高校首要的责任。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对科研及社会服务功能愈加强调,而育人功能逐渐淡化,人文精神不断式微。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校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职业规划也出现了较大偏差,甚至出现很多有违教师身份的行为,近年频发的高校师德师风事件便是缩影。那么,高校教师如何培养高尚师德?如何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立德树人?这显然成为每位高校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将结合个人在高校从教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 “立德”的当代内涵及高尚师德的政治前提
要想培养高尚师德,首先就要明白道德的含义及作用。从社会学角度讲,所谓道德,是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的国度,而“三不朽”便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中重要的命题。此观念最早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其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1]其中,“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可见,这三条标准代表了中国古人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判断,也是人生奋斗的方向。毫无疑问,古人将道德置于首位,立德也是“三不朽”的灵魂,也是“立功”“立言”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古人的“三不朽”标准在现代社会依然没有过时,尤其对高校教师的师德培养意义非凡。要想使古人的“三不朽”思想在当代师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最关键的就是把握立德的内涵。
那么,在当今社会,“立德”又具备怎样新的内涵及时代特色呢?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调研时的讲话很有启发意义,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很显然,作为担负着培养国家高知人才重任、引领时代文化风潮的高校教师,应该首先做道德上的表率,因为教书育人,“立德”是基础。
由于高校教师相当一大部分为中共党员,所以高校教师首先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有大局观。明大德对于高校党员教师来说就是要讲政治纪律、党性意识,要牢牢把握政治和价值观的底线。据中组部2017年底统计,目前在册的党员共有8 956.4万。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孙子兵法·谋攻》),这么大的政党,如果出现人心不齐,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反腐败与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现阶段的中心任务。高校是意识形态的核心阵地,所以高校教师更要始终做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向党看齐,向中央看齐,不散播不当言论,不做任何违反政治纪律的事情。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搞好自己专业教学和研究的同时,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大前提,大方向,是不可触碰的底线。否则,“脱离了政治理论的指导,丢掉政治方向,就无法透彻分析和解释纷繁复杂的现象,专业会成为断线的风筝和无舵的航船。”[2]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认清正确的政治方向便是明大德,维护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便是守大道。
明大德、守大道,还要求高校教师将个人利益置于民族和国家利益之后,以天下为己任。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古代士人学习,既要有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又要有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不因个人的得失产生负面情绪和价值观的扭曲,甚至把这些负面情绪传染给学生。要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一切都要以此为中心,包括学术研究。所谓学术研究无禁区,政治纪律有要求。高校教师作为国家的高级知识分子,除了个人发展之外,还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如果自身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健康的价值标准,后果将不堪设想。
近年来,高校内出现了一些价值观扭曲或者严重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一些教师以学术自由为名,将个人的情绪或负面的价值观念在课堂上向学生宣泄;还有的教师以西方价值观念为标准,否定或者肆意攻击我国现行社会制度,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根本原因还是自身缺乏过硬的道德标准及健康的价值观念。况且,如今的大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崇尚个性与自由,在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空前,文化与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价值观最易出现偏差和扭曲。因此,高校教师的责任重大,尤其是从事人文学科的教师更应该从严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做到明大道、守大道。
二 “立功”“立言”与教师公德的实践
“立德”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往往与“立功”和“立言”结合在一起,互为支撑。“所谓有所‘立’,即对国家对他人有所贡献,是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衡量人的价值,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蕴含着‘集体主义’的理念。”[3]教师职业高度的示范性与专业性决定了当代高校教师要想实现“立德”,除了在政治原则和价值标准上做明白人,坚守底线之外,还应该增强自律意识,严守公德,做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及能力的楷模。所谓守公德,即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将“立德”与“立功”“立言”相结合,实现完美统一。
首先,在社会公德方面,每位教师就是一面旗帜。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使得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到人们对教师队伍的整体评价,尤其是当今传媒与资讯发达,一点点不良行为都会被放大,从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符合普通公民的道德要求,更要做普通公民的表率。孔子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就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就像一阵清风,所到之处,人们都会被他的道德感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与人为善,就一定能树立高校教师良好的形象。
其次,在职业道德和能力方面,高校教师要做社会的楷模。在当今社会,笔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是:献身教育,甘为人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精通业务,学而不厌。前三点说的是师德师风,或者说是职业态度,最后一点是讲教师的业务能力。职业态度方面,教师首先要用无私奉献之心对待学生。以个人经历为例,记得大学期间一次写课程论文时,教这门课的教师认真批阅笔者的论文,并指出文中一处引证材料不可靠。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的一个周末,笔者去图书馆偶然碰到了这位教师,原来他专门来图书馆为笔者查找资料,核对引文。这件事让笔者非常感动,也感受到了什么是高尚的师德,什么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如今,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也是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业务能力方面,高校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与科研这两大主线,始终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学养赢得学生认可。正如《孙子兵法》里所说,一个优秀的将领应该具备“智、信、仁、勇、严”五个素质(《孙子兵法·始计篇》),“智”就是谋略,就是个人才华,是成为优秀将领的首要前提。如果把教师比喻为课堂上的统帅,那么过硬的教学水平,深厚的学养便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基础。
与其它职业不同的是,高校教师的“立功”与“立言”是统一的。表现在具体工作中,便是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其实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教学是为了培育人才,用知识和学问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于教师而言,这便是“立功”,而科研是为了将新的学术观点及思想传达给学生,这便是古人所说的“立言”。所以从本质上讲,二者应该是合二为一。如果这两者都能做得很好,便体现了一个教师的价值,也是师德的表现。因此,从职业素养方面讲,高校教师的师德标准便是做“真学者、好老师”。
三 “三不朽”在重塑师道尊严中的重大意义
古人的“三不朽”思想与我们当今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仍能发挥积极的指导意义。“三不朽”中,“立德”是灵魂,“立功”“立言”是“德”的实践,从本质上说,高度体现了古人知行合一的处世原则。而我们当今的高等教育,也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要求自我道德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如何用自我高尚品德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省意识,严守私德,做到以德服人、以诚化人,也是师德的关键所在。所谓私德,即指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与起点。教师要在学生面前以身示范,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感化学生,从而重塑师道尊严。
(一)以完美的道德人格感染学生,言传身教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经说过:“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4]教师人格力量的熏陶是育人之本,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中国魏晋时期的嵇康,嵇康因为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在临刑前,洛阳三千太学生集体自发请愿,希望免除嵇康一死,并愿意拜他为师。而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因为得罪雅典的民主派而被逼受极刑,他本有机会逃跑但最后选择了就义,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真理和他自己高尚的人格。嵇康与苏格拉底之所以被他们的学生和及世人如此尊重,关键在于他们强大的人格感召力。
师德重在实践。要树立良好师德,必须做到言传身教。师德影响学生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还要在生活中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对他们进行熏陶。这种熏陶不是进行家长式的说教,而是通过平时的一言一行感化学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孔子就曾完美地诠释了“言传身教”。据《论语》记载,孔子曾经当着学生面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可见他的谦虚。在生活中,孔子也没有掩饰他的“无知”。他曾经遇到一位老农,被这位老农问得哑口无言,但他毫无保留地把这件事公开向学生讲述,并告诉他们应对的方法,他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孔子的这种做法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高度赞誉。现在很多高校教师把主要精力花在课堂教学和科研上,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殊不知健全的人格和心智是成才的关键。
从教十三年中,笔者深深感觉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记得刚走上大学讲台时,个人对教学的认识比较粗浅,认为只要把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成为一名好老师,因此把主要精力花在课堂教学上,课下很少与学生交流,经常是上完课就直接走人。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兴趣不浓,这让笔者有了很强的失落感。通过后来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很多学生认为笔者亲和力不够,很难让他们接近,有一种畏惧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笔者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不再一味强调知识的重要,而是将自己变成一个有个性有情感的老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多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多与学生在课后交流,主动关心他们的课外生活和人生规划。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和笔者成为朋友,主动探讨学习和生活问题,他们尤其感兴趣的是笔者当年如何走出高考失利阴影并取得成功的经历,而这也是平时经常在课上课下与他们分享的内容。西方教育家称这样的教学方式为“教学中的自传隐喻”,即课堂教学中要经常透露自己看似和教学无关的那些生活侧面。“要随时准备提到你教师角色以外的那些引起你热情、激情和关心的事。当你透露你作为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时,这就会给学生一个感觉,即他们是在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打交道。”[5]个人的主动改变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每学期的评教中,被评价最多的是笔者身上谦虚、勤奋、永不放弃等个性品质。这让笔者深切地体会到,教书并不是大学老师的最终使命,育人才是根本,而要育人首先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师德,并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另外,作为一名文科教师,笔者平时也有意识地通过细节对学生进行人格修养方面的引导。比如曾经在一个班级第一次上课时,见黑板没有擦,笔者没有像有的教师强行要求学生擦,也没有自己马上去擦,而是先沉默几秒钟,然后自己将黑板擦干净。事后证明这个行为让学生感到羞愧,后来再上课时,他们都会主动去擦黑板,这就是言传身教。
(二)重塑师道尊严,弘扬高尚师德
按照“三不朽”的标准,道德在古人眼里是一切价值之本。而人们对师德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个没有高尚道德的人是没有资格为人师的。因此,人们非常注重维护师者的道德形象,并将这种形象作为传承道德与文明的重要的手段。所谓“天地君亲师”,就非常明确地突显教师的地位。然而当今社会,随着商品经济浪潮席卷,拜金主义、知识无用论等严重腐蚀了人们的心灵,教师在很多人眼中变得与其它行业从业者无异,甚至遭受戏谑与攻击。当知识不再变得崇高和神圣,师道尊严就必然脆弱。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很多教师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道德方面的完善,甚至自甘堕落。“由于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天然趋利性,无形中,人们都把个人的成败和得失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这些消极因素也强烈地冲击着高校教师群体,一些教师从社会视角来观察自己和他人,并以新的价值标准来衡量相关利益分配,把自己的工作当成谋取私利的手段,改变了原有的职业价值取向。”[6]从这个角度而言,重塑师道尊严,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社会氛围迫在眉睫,也是形成良好师德的社会基础。那如如何在当代重塑师尊严,培养良好师德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学校、社会、学生、教师四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高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尊严与社会属性,推行既符合高校教师身份,又人性化的政策和管理方式。应该把教师当成一个普通人,不要把教师职业过于神圣化和完美化。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谈到这个问题时就认为:“我们虽然承认‘士’作为‘社会的良心’,不但理论上必须而且实际上可能超越个人的或集体的私利之上,但这并不是说‘士’作为一个具体的‘社会人’可以清高到完全没有社会属性的程度。”[7]由此可知,即便是在追究“三不朽”的古代,也并没有道德上的完人。古代士大夫虽然非常讲修身和自律,但依然是有七情六欲的自然人,更何况在充满着各种诱惑和巨大竞争压力的当今社会,让教师一心奉献,不顾个人利益是不现实也是不符合人性的。“建设高校师德过于强调教师的自律因素而忽视外在的他律因素,效果必然不佳,并会激起教师对师德建设的冷漠与反感。相应地,重视师德建设的他律,建章立制,发挥他律的教育、引导与规范作用,必能内外互助,切实提高教师师德水平。”[8]可见,师德建设还需长期稳定的制度,如师德考评、教育、监督、激励等作为保障,才能助推良好的师德形成。而这些制度应该是务实的,而不是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不然就会流于形式。“人们往往理想化地从对教师职业的固有观念出发来对高校师德提出要求,脱离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生活的实际和特点,从而使部分高校的师德规范因过于理想化而缺乏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9]这是目前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也是我们最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次,高尚师德的培养需举全社会之力。比如,新闻媒体在报道校园师德师风问题时,能否做到客观公允,而不是以偏概全,以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为目的,将高校教师妖魔化?大众能否在面对一些负面报道时,理性思考,不人云亦云,对教师多一份理解与包容?教育管理部门在要求教师提升师德的同时,是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德,为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诸如此类假设,都是我们应该在师德建设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再次,师德和“学德”是分不开的,单方面强调师德而忽略对学生“学德”的培养,效果不会太佳。这当然不是否定教师道德上的自律,但是师德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古代之所以能够产生孔子、孟子、韩愈等伟大的教育家,除了这些名师有高尚师德之外,还在于古代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学生有着崇尚知识、敬畏师长的良好学德。师道尊严的存在使得为师者道德自律极强,因此名师辈出。试问而今校园中,当教师成了服务生,学生成了上帝,甚至连擦黑板都成了教师的义务时,我们还能够体验到多少知识被尊重、教师被敬畏的感觉?没有学德的提升,没有整个社会尊重知识氛围的形成,一味强调教师道德自律要么会让伪师德滋生,要么会使正直之师成为精神上的孤独者,都不利于师德建设。
最后,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除了寄希望于教育管理水平和学风,以及整个社会教育环境的改善之外,教师个人的自律与修炼才是关键,可谓任重道远。蔡元培先生曾强调“砥砺德行”,指出德行的完善有一个反复磨练的过程。这其中,难免要遭遇各种诱惑与压力、误解与嘲讽,但追求自我完善的信念与决心是保障。古代士大夫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语)的高远胸襟与博大情怀,21世纪的高校教师更需要这种胸怀和担当。只有心中永远保持对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心怀天下,育人为本,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综上所述,“三不朽”这一古代士大夫所信奉的价值原则对当代高校师德的培养仍然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真正让“三不朽”思想在当今师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教师要准确理解新时代道德的内涵,严格自律,以“立德”为基,爱岗敬业,以育人为本,在“立功”与“立言”中实践师德。同时,政府和高校管理部门要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立足现实,尊重教师人格,打造良好的学风,改善社会教育环境,建设长期稳定有效的教师考评和师德建设机制,才能重塑师道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