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栏目在乡村振兴类报道中的探索
——基于《梅州新闻联播》的实践
2019-03-04魏博林
□ 魏博林
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印发,中央对统筹推进农村各项建设作出全面部署。这是继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一个关于农村的重大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在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过程中,电视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在其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台节目的骨干和主体,以时效性强、公信力强、信息符号多元等特点,成为营造乡村振兴良好舆论氛围的主力军,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乡村振兴的强大正能量。
一、乡村振兴类题材报道的类型
根据表达手法、口吻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乡村振兴类题材报道的体裁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类(如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调查报告、新闻公报等)和新闻评论类(如社论、述评等),而散文、杂文、回忆录、报告文学等附属类体裁较为罕见。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当前乡村振兴类题材的报道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是介绍各地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讲述“新农人”的创业故事,讴歌扶贫攻坚积极分子、奋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群众;宣传企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先进典型,让人们认识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曝光乱拆乱建、破坏生态、坑农伤农的典型案例等。
二、电视新闻在乡村振兴类题材报道中的主要问题
(一)记者编辑未能准确理解乡村振兴的要义造成报道方向偏差
记者编辑在策划主题报道之前,需要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上了解被报道的主题、对象的全貌和本质。在策划乡村振兴类题材的新闻报道前,不少编辑记者未能对乡村振兴的要义进行深入学习、抓住主旨,而片面关注“表面功夫”,将一些地方在乡村建设中粉刷喷涂墙面、大搞标志性建筑建设、开垦破坏耕地林地搞开发等“通病”冠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行动,让新闻报道不但只重“表面”不重“里子”,而且在客观上容易造成广大受众对乡村振兴的误解与偏差。
(二)“点赞”的多,“拍砖”的少,未能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舆论监督作用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一些地方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走偏,需要包括媒体在内的各方对其纠偏。电视新闻尤其是时政新闻栏目由于存在“以正面报道为主”的选题取向,不少记者编辑片面充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喜鹊”,对乡村振兴中的所有行动都只唱赞歌、只报成效,不敢担当“啄木鸟”,不敢叼出“虫子”,帮其找出“病灶”,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三)新闻表现形式单一,让乡村振兴的地方经验“入眼”“入耳”的多,“入脑”“入心”的少
乡村是最接地气、群众语言最丰富的采访场景之一,但不少新闻记者编辑难以摆脱“官性”,在乡村振兴类题材报道中习惯于通篇描述宏观意义,官话、文言连篇,记者采访时习惯于用俯视的眼光去观察,满足于“千人一面”的“模板式”人物故事,缺乏有个性、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角度。同时,拍摄时多为半身站立的采访构图,如采访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时让其暂停劳作,站好采访,镜头缺乏平等感和现场感。这些采访报道手法不免造成新闻最终呈现出来时“乡味”不足、“官味”有余,难以让受众对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奔康的故事“入脑”“入心”。
三、《梅州新闻联播》对乡村振兴类题材采访报道的探索
《梅州新闻联播》栏目是广东省梅州市广播电视台主要的时政新闻栏目。梅州是广东的生态功能区,是农业大市,也是广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梅州绿色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自栏目开播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类题材成为《梅州新闻联播》栏目关注的重点题材,并在策划此类题材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鲜明的选题指导思想让记者下乡有了“顶层设计”
编辑记者以往对“三农”类题材的报道,主要的着眼点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落脚点在于农村的发展,选题较为空泛,立意较为模糊;而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浓缩了对乡村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建立美丽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为《梅州新闻联播》在报道乡村振兴战略时提供了明确的选题指导思想,为编辑记者实施好策划和采访报道任务统一了思想基础。在新闻播出后,记者、编辑利用编委会、编后会等场合总结采访经验,不断修正和完善选题报道思路。
(二)用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乡村振兴故事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认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在《梅州新闻联播》报道乡村振兴类题材的新闻过程中,记者采用了大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力求新闻的故事化。如记者在采访《田园展画卷乡村变“香村”》时,以一位“80后”返乡创业开办“农家乐”的过程中与家人的矛盾为明线,以其所在的大埔县实施“一村一品”战略为暗线,从小人物的故事看到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大变化,记录乡村产业兴旺的地方成功实践,让新闻既具有故事性,又给人以启迪;又如记者在采访《学院建在乡野之中,课堂开在田间地头》时,记者通过跟拍的形式记录了某县组织基层干部到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学习的全过程,在节目中还原现场教学和师生对话情况,在行进中采访学员体会,拍下学员学习细节,生动展示了当地培养优秀“三农”人才的经验做法,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此外,采编过程中还大量采用了无人机航拍、记者出镜报道等电视手法展现乡村振兴的现场,用动态图表等形式表现乡村振兴成果数据、记者手记,并在新媒体端以图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丰富表现形式,充分发挥电视的视觉和听觉优势,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在广大农村地区“正在进行时”的喜人景象。
(三)新闻策划走“两条路”,殊途同归
《梅州新闻联播》在乡村振兴类题材宣传报道中,专门策划了“乡村振兴在行动”和“乡村振兴梅州纪事”两个系列报道,关注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新举措、新经验。两个系列报道均设计了片花、演播室背景图、挂角标识图案等节目包装元素,但报道定位各有不同。其中,“乡村振兴在行动”系列报道侧重于“新”,关注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新政策、新举措,如《梅州被列为广东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内完成综合改革》《五华潭下:以“桃”为媒,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强调动态性和时新性,内容较为概括,篇幅较短;“乡村振兴梅州纪事”系列报道则侧重于“事”,通过记者蹲点采访记录具体的人和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带出乡村振兴新近出现的经验做法,篇幅较长,包装更精致,如《漳溪河边的“文化艺术部落”》《潭坑村:软弱涣散落后村蝶变乡村振兴“排头兵”》,强调对“样本”最新的归纳、总结和思考。两个策划在尊重新闻真实性、时新性的同时,在体裁和表达方式上的“气质”各有不同,各有侧重,相得益彰,为受众带来了不同层次的思想深度和视听体验。
(四)有“赞”有“弹”,发挥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舆论监督作用
在及时报道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新举措、新经验的同时,《梅州新闻联播》还在报道中关注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在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召开之际,《梅州新闻联播》聚焦一些地方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或者照搬城市模式,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等突出问题,连续播出《美丽乡村建设十大“通病”应避免》《留住青山绿水乡愁勿进乡村建设误区》等多篇报道,集中曝光当前乡村建设中的“通病”,通过梳理“病情”分析原因,引起党委政府重视,让受众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通过反面案例汲取经验教训,反思自身问题。通过媒体舆论监督的积极“拍砖”,让负面报道产生正面效应,促进当前工作的开展。
(五)搭建话语场,让观点成为乡村振兴推动力
在新闻题材同质化及媒体融合加深、加快的今天,传统媒体在发挥其固有的权威性优势的过程中,观点显得越来越重要。《梅州新闻联播》在报道乡村振兴类题材中,注重各方话语场的搭建。如乡村振兴现场会时,除动态消息外,专门集纳了参会人员的感受和思考;邀请党校、高校学者或产经领域专家专门对乡村振兴实施中某种经验做法给予评介;一线记者在采访过后从媒体的角度撰写“记者手记”等。通过对一系列观点的提取,不仅有了让观众过耳不忘的点睛之语,更能以小见大,通过表象发出有见地、有高度的声音,进而引发人们思考,让观点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产力。
四、结语
《梅州新闻联播》对乡村振兴类题材的宣传报道实践经验表明,广大农村地区是新闻选题策划的“富矿”,广电媒体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大有可为。把握好乡村振兴宣传的时度效,找准宣传切入点和着力点,秉持媒体立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宣传的策划、内容、形式、手段和方式方法创新,就能在服务中心工作的同时提升亲和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搭建政府和群众的沟通桥梁,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